富士康连环跳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2010-5-28 10:41:09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5月26日晚11时20分,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发生第12起员工跳楼事件,死者是C2宿舍一位男性。富士康媒体办向记者证实,富士康当晚确有一名员工坠楼身亡。
很多人在悲叹生命逝去的同时,已经觉得非常不可理解,为什么一个公司会有这么高频度的自杀事件?这段时间来,一再被曝光的富士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究竟会给员工的内心造成怎样的影响,会不会就是这些年轻人自杀的重要诱因?媒体在此事件中有没有责任?许多问题耐人深思。
自杀是种传染病
1774年,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社会上有不少青年效仿小说主人公维特饮弹自尽,“维特效应”从此被定为引发自杀模仿行为的学术名词。自杀就像一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就以富士康为例,2009年7月以来其厂区内接连发生的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其中有5起密集地发生于2010年3月11日至4月7日的短短28天中。自此,富士康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中,“维特效应”也随着引发核放大。
有学者认为,就富士康跳楼事件而言,“在媒体的报道下,悲观情绪被放大了。”他也认为,过度渲染有可能引起自杀率增加,但在他看来,这不应该被称作“示范效应”,而应该叫做“情绪传染”。
但富士康跳楼事件中,学者们并不满意国内媒体的表现。他们认为,将这些事件视为灵异事件,将自杀原因神秘化,视之为“魔咒”、风水问题,并不利于减少轻生的悲剧发生,甚至还有媒体采取煽情、渲染的报道方式,“让人感觉有点幸灾乐祸的意味在里面,这绝不应该”。
还有学者认为,“暗示、模仿、传染”是造成富士康工厂跳楼事件不断发生的行为链条,“如果不打破这个行为链,悲剧还有可能会发生”。他建议,富士康应尽快聘请有资质的、高水平的心理专家进入,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扭转员工心态,打破这条行为链。
降低劳动强度,建立群体归属感
很多人在看到富士康工作压力大,老板压迫剥削员工的报道,但是似乎却忽视了它奇特的另一面,比如打工者不愿在同事中交朋友,即使住一个寝室,互相不知道名字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富士康曾开展过这样的节目,只要有工人能说全自己室友的名字,便奖励现金,但是,绝大部分人答不出来。这里的打工者被认为处于“原子状态”,相互之间非常疏离。
研究表明,个体的社会关系越是孤立和疏离,就越容易发生自杀行为。《自杀论》作者涂尔干说,“集体的力量,是最能遏制自杀的障碍之一。”
这种疏离化甚至让性格开朗者陷入迷途,被广泛报道的自杀员工卢新,就曾经报名参加过“快乐男声”比赛,唱歌、跳舞、旅游样样喜欢。
或许富士康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建立群体归属感,让打工者摆脱机械人和原子人的状态。与此同时
富士康还应该缩短劳动时间。通过减轻工作强度降低员工的心理压力,组织集体活动的重要性,正是富士康面临的最大问题。
自杀的核心的原因就在于自杀者对未来失去了希望,他们觉得活着没有乐趣,也没有意义。“在我们看起来,好像觉得如果干不下去了可以辞职啊,可以离开啊,干嘛非要自杀呢,但是他们已经想不了这么多了。他们长期站于流水线上,长期孤独,他们变得绝望,觉得根本没有出路,摆脱不了厄运,到哪里都是一样。这种心理特别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