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自由区首页 >> 论坛 >> 正文
张謇密会袁世凯
2011-11-11 11:25:22    来源:辛亥逸史    我要评论(
  
  辛亥四月初,清廷成立“皇族内阁”,舆论大哗,各省谘议局与朝廷的对立达到极其尖锐的程度。张謇到上海邀集江、浙谘议局头面人物汤寿潜、赵凤昌、沈曾植等人,联名向摄政王载沣上书,劝他危途知返,改组内阁,重用汉大臣中有学问阅历者(暗指袁世凯)。湖北省谘议局议长汤化龙派两名代表到南通访问张謇,请他进京摸清摄政王对立宪的真实态度,以决定各省谘议局如何采取联合行动。
  
  状元进京
  
  张謇电邀江苏谘议局议员雷奋和杨廷栋到南通,与湖北代表会商。另有上海、广东、汉口、天津商会,因上年南京开博览会时美国商会组团前来参观,曾邀请华商组团赴美考察,四商会拟筹组代表团访问美国,因有与外务部、农工商部接洽办理护照及安排出访等事,公推张謇进京办理。雷、杨与湖北代表会谈终了,认为张謇有必要借这两件事进京,一则办事,二则会见君臣权要,考察君主立宪有无实现的可能。张謇起初无意进京,被他们反复劝说,渐渐动心,恰在这时,南通大生公司租用汉口纱、布、麻、丝四厂的谈判有了结果,汉口方面邀请张謇亲自出席承租合同的签字仪式,于是,张謇决定先去汉口,再取道京汉铁路进京。
  
  张謇的得力助手、大生公司经理刘厚生建议他过彰德时,顺便访问袁世凯,交换对于未来时局的意见。张謇因与袁世凯在朝鲜时稍有芥蒂,不想见袁,刘厚生遂与雷奋商量,雷奋极表赞成,他说:“我亦早有此意,可在途中慢慢商量。”
  
  四月二十七日,张謇一行乘“江裕”轮赴鄂。
  
  在船上,雷奋开始劝说张謇访袁。张謇说:“我只是谘议局议长,袁慰亭是个罢官的人,我们都无职无权,有什么好谈的?”雷奋说:“不错,您只是谘议局议长,与督抚相比,个人并无势力,但您的言论,您的奏疏,足以引起清廷的重视,您在东南各省比两江、两广、湖广总督的影响力要大得多,您有在社会上一呼百应的声望,足以领导各省谘议局对抗清廷。袁世凯虽隐居彰德,但他在直隶总督和军机大臣任上提拔的官员极多,真可谓门生故吏满天下,他虽去职,这些人还身居要职,而他亲手所练的北洋六镇,仍归旧部掌握,等于间接掌握在他的手里,因此,他的实力并未因革职而受到多大的削弱,他隐居彰德,犹如猛虎踞山,时机一到,随时都会扑出来的。你们俩,一位是民意领袖,一位是有可能重新出山掌握朝政的权要,推心置腹,交换意见,为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局早作安排,于国于民,岂无益乎?”
  
  张謇承认雷奋的分析的确有理,但他认为见袁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他在官场历练了几十年,已老于世故,我们见面,他不会和我说心里话的。”雷奋分析时局,一针见血地指出:“朝廷早已失去民心,断无不倒之理,上月底广州暴动虽然失败,孙、黄还会举事的,他们终究是要推翻朝廷的,等到他们事成那一天,您和袁世凯都必须在君主与共和之间作选择。”雷奋据理力争,激情中带着恳切,他用两个黄昏的时间说服张謇接受了访袁的建议。
  
  五月初二,张謇抵达汉口,初八签约。五月初十,张謇搭乘京汉铁路南段总经理施省之的专车离开汉口,在驻马店住了一夜,十一日晨北上。
  
  双雄会
  
  在火车上,刘厚生等人与张謇讨论会晤袁世凯时如何措词,如何与袁交换意见,如何说明时局的危机,如何商量安定时局的办法。下午五点车到彰德,因事先给袁拍了电报,站台上早有副官和轿子恭候。
  
  “午后五时至彰德,访袁慰亭于洹上村,道故论时,觉其意度视廿八年前大进,远在碌碌诸公之上。其论淮水事,谓不自治,则人将以是为问罪之词。又云,此等事乃国家应做之事,不当论有利无利,人民能安业,即国家之利。尤令人心目一开。夜十二时回车宿。”(《张謇全集》第六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p650)
  
  此事张謇虽在日记和自编年谱里都有记载,但除了治淮一事,他与袁世凯交谈的其他话题,只字未提。
  
  “我们同车的一觉醒来,见张謇登车含笑对我们说:‘慰亭毕竟不错,不枉老夫此行也。’”(刘厚生:《张謇传记》,上海书店1985,p180)刘厚生为张謇作传时,对这场双雄会评价甚高,称其“决定清廷之命运”,作为当时仅存的知情者,他也未披露密谈的内容,但从字里行间,不难窥其大略:“当謇初晤世凯时,世凯对张謇的来意不明,谈吐之间,一味闪避,专打官话。后来见謇坦白的态度,诚恳的语言,已完全明了謇的本心,不由得不把自己的意见略略吐露。”(《张謇传记》,P181)
  
  张謇与袁世凯谈了什么?如何打动城府极深的袁世凯,令其“略略吐露”意见?袁究竟吐露了什么意见?这些秘密都被二人带进了棺材里。
  
  世凯于送张謇出门时,很恳切地对张謇说:“有朝一日,蒙皇上天恩,命世凯出山,我一切当遵从民意而行。也就是说,遵从您的意恉而行。但我要求您,必须在各方面,把我诚意,告诉他们,并且要求您同我合作。”(刘厚生:《张謇传记》,P181-182)
  
  双雄会的政治果实
  
  这次密谈影响了袁世凯在武昌起义后的政治态度和策略,他看出立宪派对君主立宪已不抱希望,对革命党也不抱好感,大乱一起,清室必亡,共和政体是惟一的选择,而以张謇为代表的立宪派是倾心于他的,他们代表了士绅阶层的利益,必须与他们联手,才能在政治上压倒革命党。因此,他出山之后即通过特殊渠道与张謇保持联系,兑现洹上密谈时的承诺。
  
  刘厚生认为袁还是信守诺言的,这表现在:“一、他把汉口、汉阳攻破之后,若要攻取武昌,易如反掌,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二、当张勋在南京受攻时,他若派清江的军队,徐州的军队,两路过江援救张勋,至少可以守住南京,但他也没有这样做;三、派唐绍仪到南方议和时,他很秘密地叮嘱绍仪,到上海后,必须想法先与张謇见面,你得告诉张謇,我必尊重他的意见而行事。唐绍仪先到汉口与黎元洪晤谈一次,不得要领。遂到上海,另派蔡廷幹在汉口与黎元洪接洽。绍仪到上海之后,首先访问赵凤昌,要求凤昌密约张謇在凤昌宅中见面。绍仪先述世凯诚意,但已吐露南方须举世凯为总统之要求。后来黄兴、孙文,先后到沪,亦即在凤昌宅中会谈,甚至革命军方面全权代表伍廷芳亦每晚到赵宅晤面,至于双方代表之公开会议,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刘厚生:《张謇传记》,P182)
  
  这次密谈也影响到了张謇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态度。张謇在南北议和期间明显为袁出力,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命他为实业总长,他婉拒再三,亦不到任,汉冶萍抵押贷款一事披露后,他立即辞职,批孙不遗余力。袁任临时大总统后,张謇进京,一月之内六谒“洹上”(《张謇全集》第六卷,pp670-671)。民国2年9月,袁世凯特任张謇为熊希龄内阁的工商兼农林总长,10月,袁当选正式大总统后,派军舰“飞鹰”号到南通迎张北上就职,礼遇之隆,举国无二。时值宋案过后,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亡命日本,张却衔命入阁,风光十足,其与袁、孙之亲疏,可见一斑。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