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恒久远
2012-2-10 10:04:51 来源:桔子论坛 我要评论()
好多年前,天神头目宙斯凭栏眺望人间的特洛伊城,看到貌美如花的王子伽倪墨得斯裸泳,倾慕不已。爱是自私的,神的爱更自私,他化作苍鹰,含情脉脉地把伽伽叼上去了。宙斯真是性爱大全,姐弟恋,哥弟恋都搞;而且这可是赤裸裸的绑架。话说伽伽到了天庭,不仅上了宙斯的床,还得了侍酒童的美差,可以和众神寻欢作乐。一般情况下,宙斯诱骗美女的绝招是让她们怀孕,然后抛弃之;可伽伽无法怀孕,宙斯便许诺他长生不老,就是天上永恒的水瓶座。可怜老父亲还在地上以泪洗面,殊不知儿子名字早有隐喻,其中蕴含了“使欢愉”和“男性外生殖器”双重含义。名字怎么起的……
希腊神话往往是为了让人间习俗合理化,相传克里特(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北部,是希腊的第一大岛)确有偷小美男子进山,让他体验成人欢愉,过一阵再送还的传统。看来同性相恋在古代还曾更加堂而皇之过。实际上在如今的人间,男性中2%-5%的人是纯粹的同性恋,女性也有1%-2%,算上有倾向或自己没意识到的,就更多了。
“天”生同性恋
不仅人,类人猿也有同性爱抚行为,这不稀奇,后面再说。然而亲缘关系同我们很远的果蝇都有男男相好。科学家已经在这个物种的近乎袖珍的基因组中发现了不止一个性取向相关基因。在同性恋现象较少发生的黑腹果蝇里有个基因叫“斯芬克斯”,若把它去掉,尽管男还是会喜欢女,但它们也开始喜欢男了!把一帮雄果蝇放在一起,和谐的NP现象出现了!
用昆虫举例的原因不光在于不用打码,而是你不可能随随便便把一帮人基因敲除。当然要解释人的同性恋也有人的办法。科学家分析过同样性别的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性取向,要知道同卵双胞胎即使微观层次也几乎完全一样,而异卵双胞胎平均来说只有50%的基因相同。结果同卵双胞胎双双同性恋的概率高于异卵双胞胎双双同性恋的概率——基因更相同的人性取向越容易相同,能体会到基因的作用吧。
别忙着点头,也有人不同意上面的推理方式,他们说,同卵双胞胎还不是因为从小性格喜好相似,一直选择相似的生活方式,才更容易性取向相同么?于是他们用了好多时间,先询问,再给愿意参与的双胞胎们发放问卷。性取向终究是隐私问题,有人一口回绝,有人中途反悔,有的一个同意另一个不同意,这是“有双胞胎特色”的问题。好在还有半数完成了问卷,总数上千。
问题大致是,你小时候喜欢玩女孩游戏还是男孩游戏呢,你小时候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男是女呢。统计结果一出来,科学家发现,可遗传的(别忘了这是双胞胎实验)童年性别转换是症结所在(统计的意思就是……不要套用自己然后告诉我不一致):基因决定的那部分性格和喜好,决定孩子更喜欢玩男孩还是女孩的游戏,有的男孩永远选择和女孩一起玩,这样,当其他男孩接近他,他反而觉得是异性了。如此这般循环往复,长大之后,他的性取向、职业、爱好就可能都和真正的同性不一样。
上面两种双胞胎实验,诠释不同,归根结底都在说,除了发育过程中的激素作用、成长经历、文化等人们时常探讨的非基因的因素,基因对性取向的作用也不可小视。
这些基因还真有人找到,大部分给定位在X染色体,另外的研究结果七七八八散落在若干染色体上。通俗点说,有人是X染色体同性恋,有人是第7号染色体同性恋,有人是第8号染色体同性恋,有人是很多染色体加起来的同性恋……
天“生”同性恋
除了基因作用之外,几个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匪夷所思却特别确凿的规律,:同性恋男子比异性恋男子亲哥哥数多,弟弟妹妹就无所谓啦。他们猜,晚出现的弟弟有更大的可能和哥哥们发生性接触。不过这次心理学家似乎得输给生物学家,因为这是胡扯的,已经被人证伪了。
生物学家也猜,可能和妈妈的免疫反应有关。妈妈怀孕时的免疫反应会针对男胎脑细胞上的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非常关键,于是妈妈的免疫反应就会改变胎儿的大脑功能。如果这种蛋白质恰好是Y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的,免疫反应就会随着怀男孩次数增加而变得强,也就解释了后出生的孩子同性恋概率大。现在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一些Y染色体编码的、能引起怀孕妈妈免疫反应的蛋白质,只是这些蛋白质和性取向之间还没建立起必然联系。如今还处在假说阶段,可免疫反应听起来可比乱伦的性骚扰靠谱多了。
天生同性恋必有用
生物学家要问的问题,除了How(分子机制),还有Why(演化机制)。如果达尔文他老人家在世,也一定会为这个问题大伤脑筋。只在男性统计,同性恋产生后代仅为异性恋的20%,明显这个性状降低了生殖力,那同性恋基因(们)为什么没有被残酷的自然选择所淘汰呢?它看来违背了达老的金科玉律,“自然选择,其实就是选那些能生的”嘛。
最早的猜测是亲缘选择(kinselection)。而最早提出亲缘选择的又是达老。他说,某些情况下自然选择选的不是个人,而是彼此有亲缘关系的群体。如今信息时代,连生物都信息化了,就更容易理解,生物由基因编码,个体在照顾亲人的同时,其实是在照顾和自己一样的基因,也算“间接”产生下一代了。为了丰富这个观点,有人说,同性恋也可以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嘛,捕个猎啦,做牧师拯救亲人精神世界啦;有人抓住“出生顺序关乎性取向”的现象,说前面出生的哥哥反正已经把家里资源瓜分完毕,那么小儿子不生育也不会造成多大的额外损失;还有人说,同性恋男子一般做事更为他人着想,然而别忘了,胸怀天下不顶事,只有对自己亲戚好才有演化意义。后来有人认真做了一把实验,结果发现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冷酷无情,非但没给家里更多钱,对照顾兄弟姐妹的小孩也没太迫切的兴趣(他们也有个人私生活啊),往往和家庭还有那么一点点疏远……
既然同性恋自己并没有特意照顾自己的基因好好传递,那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同性恋基因传递下去是权宜之计:在纯合的极端状况下降低生殖能力;但如果适度,比如当这个基因杂合时,或者当携带一系列同性恋基因中的几个时,反而能提高基因携带者的生殖力(和镰状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效果似的,纯和会影响供血,然而杂合却能帮人对抗疟疾)。于是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同性恋基因(们)对传宗接代起的坏作用就被好作用抵消了。生物学上确实有这样的概念来描述这个现象,那就是平衡多态现象。
还是始于观察,接着是一通问卷统计,当然问卷是在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国家发的,最后发现同性恋的母系那边通常是大家庭,也就是说生育力旺盛(这个现象和前面说的同性恋关键基因定位在X染色体是相符合的。X和Y是性染色体,XX组合是女性,XY是男性,父系的男子和主人公有共同的Y染色体,X染色体却不同,于是就和这个故事不搭嘎了),相比来说,异性恋的母系那边就逊多了。于是科学家推测,X染色体上的同性恋基因(们)导致男性同性恋,但它在女性基因组中是杂合的,可能反而让她们更有生育力,不管是因为更能生,还是因为这些携带了同性恋基因的女性更诱人。如此这般,同性恋基因影响了某些人生育,但利于另一些人生育后代,总的效果在人群中得到平衡,基因就可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源远流长了。
有人发现了另一种“平衡”方式。不管是男是女,同性恋基因携带者一生中性伴侣数目较多。比如,双胞胎中一个是同性恋而另一个是异性恋的情况,同双胞胎中俩都是异性恋的情况相比,前面一对(异-同)里异性恋的这位,就比后面一对(异-异)里的异性恋更讨异性欢迎。只是这种平衡方式也还有待商榷,至少异-同组合下,家里肯定会给这位异施加更多压力,让他传宗接代……
那为什么同性恋基因携带者可能更讨人喜欢呢?有人给出了试探性的猜测,如果男性携带同性恋基因,不到同性恋的程度,却带有一些同性恋男人的优点,比如细心、敏感、温柔、不那么强势。他们可能不是一个床上功夫和丛林战斗力了得的猛男,却是一个好丈夫——毕竟天下大多数孩子肯定是这样的爸爸照顾出来的。而且有调查表明,超级阳刚的脸孔其实并不是最吸引一般女性的,受欢迎的往往是带点女人味儿的。于是在女人的选择下,同性恋基因(们)就传递下去了。相反,自然界中的雌性往往要独自承担哺育后代的责任,稍微有点强势的就比较有生殖优势了。
想象一下,有点娘的男生,或者有点帅的女生,是不是更招人喜欢?
那最开始呢?
前面的假说都只解释了流传,却没有回答“肇始”。类人猿能帮我们回溯历史,它们的群体里并不少见同性恋现象,这是一个特别明智的举动。有人推测,这些动物野性难驯,群体内部的同性之间都大打出手。这可不好。此时恰好突变出一个同性恋基因,于是就化干戈为玉帛了。离我们最近的倭黑猩猩,各个都是亲善标兵,从不打架,没事就爱抚一下,你高兴我高兴,什么都好说。而那些因为携带了同性恋基因而变得温柔的雄性,可比凶猛的杀婴雄性可爱多了……于是,在自然界中,并不是谁最凶谁笑到最后;于是,温柔的同性恋基因就诞生和被选择下来了。
结语
世人多疑,尤其喜欢栽赃科学家,说他们研究同性恋基因就是为了让同性恋合理化;说要再这么研究下去,总有一天人能随便改变性取向。其实管好科学家还不如管好自己。科学才不管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研究有什么,为什么。
还是那句话,真的爱情,不分贫富贵贱、年龄差距、性别组合,都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