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人口的地域分布
2012-9-17 10:40:12 来源:新社会 我要评论()
世界上的贫穷的人们都生活在哪里呢?答案显而易见:在贫穷的国家.然而,在英国发展研究协会的安迪·萨门最近发表的数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这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是错误的.他发现,在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的人中,有五分之四的人群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他们年人均收入在1,000到12,500美金之间,并不属于贫穷国家.他的发现表明,长期但分配不均的经济发展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却造成其部分国民深陷贫穷泥潭.由于这些国家包括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所以即使这部分人群比例较小,但却仍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若此事实确实,则关系重大。因为中等收入国家有能力帮助其国内贫穷人民。若大部分贫困人口生活在其境内,则国际援助对于脱贫的影响就不再那么举足轻重了。更好的脱贫政策是使中等收入国家修改国内政策,使其更倾向于“先富带动后富”/“富帮穷”。
目前,萨门先生的论断面临挑战。布鲁金斯学会浩美·卡拉斯和英国海外发展协会安德鲁·罗格森认为,到2025年,世界上最赤贫的人口会重新集中到低收入国家。他们认为随着中等收入国家持续的脱贫工作的进行,其国内贫困人口数量将会下降。然而,在“脆弱”国家内,贫困人口数量将会上升。而此类国家,依据两位学者的解释,是那些无法满足其国民需求或无法带领他们平稳度过特殊政治阶段的国家(听起来像某些欧洲国家)。他们认为,萨门先生描述的模式只是一个过渡时间段而已。
卡拉斯和罗格森两位先生计算认为在“非脆弱”国家的贫困人口总数已从从1990年的二十亿降到了如今的五亿左右,而且到2025年,这个数字会降到两亿左右。而脆弱国家的贫困人口总数则没有下降——对于增长的贫困人口、不稳定的地区及其快速增长的人口来说,都是一个确实的证明。自1990年来,这个数字一直保持在五亿基本稳定,两位学者认为,一直到2025年,此数字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最快明年就可以看到,在偶被称为FRACAS(脆弱且动荡)的国家里的贫困人口将会超过稳定国家的贫苦人口。这就有萨门先生的观点相悖了:对于脱贫,国际资助不仅不会变得无足轻重,反而会越来越重要。因为脆弱国家(不像中等收入国家)自己尚需要帮助,更无法帮助本国贫困人口。
这两组数据可以趋于一致吗?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国家既是脆弱国家,又是中等收入国家。这部分国家,经常被称为MIFFS(中等收入脆弱或失败国家),包括伊拉克,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也门——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2011年,同样来自布鲁金斯学会的杰弗瑞和劳伦斯先生计算出,每天生活不足1.25美元的贫困人口中,有接近五分之一是MIFFS的公民。所以有将近两亿的贫困人口生活在中等收入的脆弱的国家,这部分数据同时出现在了萨门先生和卡拉斯和罗格森两位先生的计算中。由于这部分数据重叠,我们可以说上述两种不同观点都有其道理,只不过是使用了不同的标签而已。
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可以解释他们的不同:萨门先生描述的是当下的状况,而卡拉斯和罗格森两位先生则是在预测2025年的情况。问题在于,萨门先生同样也做了预测,在他的预测中,2020年和2030年的状况是大相径庭的。他同意卡拉斯和罗格森两位先生的观点:随着中等收入国家使越来越多的脱贫,贫困国家的贫困人口比例将会上升。但是他所计算的上升比例要比其他两位先生计算所得数目小得多。萨门先生预测,到2020年,生活在如今的贫困国家的贫困人口将占世界总贫困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上升百分之二十。而到了2030年,生在在如今的贫困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贫困人口比例仍会保持相似。他还认为,如果如今的贫困国家到2030年发展成中等收入国家,那那时生活在所谓贫困国家的贫困人口将只会占到世界总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与之相反,卡拉斯和罗格森两位先生则认为,到2025年,世界大部分贫困人口将会生活在脆弱国家。
两种预测的差别之大也反映了两种猜想的不同。其中的有些不同需要仔细核算。卡拉斯和罗格森先生的计算用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似乎在表明,在近几年内,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国内将几近完全脱贫,而这看起来并不可能。萨门先生做出了不同的猜想,并预测到2030年世界贫困人口将降至六亿和十六亿之间,这样一个误差幅度过于巨大。“对于2030年贫困的任何预测,包括我们的预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几个大国的发展预测。所以,我对于所有预测都表示怀疑。”萨门先生的合著者之一,查尔斯·肯尼先生曾这样警告我们。
是收入问题还是政策原因?
这两组数据确实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研究贫穷的重要方式。萨门先生的方式是聚焦收入,认为大的分界线位于贫穷和中等收入国家之间。另外一种卡拉斯和罗格森先生使用的方法则更关注政策,其分界线则位于脆弱国家和稳定发展国家之间。如果卡拉斯和罗格森先生的计算是正确的,国际捐助就应该重点投入国家治理,并且试图是脆弱国家的发展趋于稳定——这将是一项令人望之却步任务。如果萨门先生的计算正确,中等收入国家的地方政府应该与国际捐助者一道,确保公共事业开支带来的收益平等的分配给最贫穷的人口,不管他们居住在何处。
目前,萨门先生的论断面临挑战。布鲁金斯学会浩美·卡拉斯和英国海外发展协会安德鲁·罗格森认为,到2025年,世界上最赤贫的人口会重新集中到低收入国家。他们认为随着中等收入国家持续的脱贫工作的进行,其国内贫困人口数量将会下降。然而,在“脆弱”国家内,贫困人口数量将会上升。而此类国家,依据两位学者的解释,是那些无法满足其国民需求或无法带领他们平稳度过特殊政治阶段的国家(听起来像某些欧洲国家)。他们认为,萨门先生描述的模式只是一个过渡时间段而已。
卡拉斯和罗格森两位先生计算认为在“非脆弱”国家的贫困人口总数已从从1990年的二十亿降到了如今的五亿左右,而且到2025年,这个数字会降到两亿左右。而脆弱国家的贫困人口总数则没有下降——对于增长的贫困人口、不稳定的地区及其快速增长的人口来说,都是一个确实的证明。自1990年来,这个数字一直保持在五亿基本稳定,两位学者认为,一直到2025年,此数字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最快明年就可以看到,在偶被称为FRACAS(脆弱且动荡)的国家里的贫困人口将会超过稳定国家的贫苦人口。这就有萨门先生的观点相悖了:对于脱贫,国际资助不仅不会变得无足轻重,反而会越来越重要。因为脆弱国家(不像中等收入国家)自己尚需要帮助,更无法帮助本国贫困人口。
这两组数据可以趋于一致吗?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国家既是脆弱国家,又是中等收入国家。这部分国家,经常被称为MIFFS(中等收入脆弱或失败国家),包括伊拉克,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也门——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2011年,同样来自布鲁金斯学会的杰弗瑞和劳伦斯先生计算出,每天生活不足1.25美元的贫困人口中,有接近五分之一是MIFFS的公民。所以有将近两亿的贫困人口生活在中等收入的脆弱的国家,这部分数据同时出现在了萨门先生和卡拉斯和罗格森两位先生的计算中。由于这部分数据重叠,我们可以说上述两种不同观点都有其道理,只不过是使用了不同的标签而已。
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可以解释他们的不同:萨门先生描述的是当下的状况,而卡拉斯和罗格森两位先生则是在预测2025年的情况。问题在于,萨门先生同样也做了预测,在他的预测中,2020年和2030年的状况是大相径庭的。他同意卡拉斯和罗格森两位先生的观点:随着中等收入国家使越来越多的脱贫,贫困国家的贫困人口比例将会上升。但是他所计算的上升比例要比其他两位先生计算所得数目小得多。萨门先生预测,到2020年,生活在如今的贫困国家的贫困人口将占世界总贫困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上升百分之二十。而到了2030年,生在在如今的贫困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贫困人口比例仍会保持相似。他还认为,如果如今的贫困国家到2030年发展成中等收入国家,那那时生活在所谓贫困国家的贫困人口将只会占到世界总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与之相反,卡拉斯和罗格森两位先生则认为,到2025年,世界大部分贫困人口将会生活在脆弱国家。
两种预测的差别之大也反映了两种猜想的不同。其中的有些不同需要仔细核算。卡拉斯和罗格森先生的计算用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似乎在表明,在近几年内,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国内将几近完全脱贫,而这看起来并不可能。萨门先生做出了不同的猜想,并预测到2030年世界贫困人口将降至六亿和十六亿之间,这样一个误差幅度过于巨大。“对于2030年贫困的任何预测,包括我们的预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几个大国的发展预测。所以,我对于所有预测都表示怀疑。”萨门先生的合著者之一,查尔斯·肯尼先生曾这样警告我们。
是收入问题还是政策原因?
这两组数据确实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研究贫穷的重要方式。萨门先生的方式是聚焦收入,认为大的分界线位于贫穷和中等收入国家之间。另外一种卡拉斯和罗格森先生使用的方法则更关注政策,其分界线则位于脆弱国家和稳定发展国家之间。如果卡拉斯和罗格森先生的计算是正确的,国际捐助就应该重点投入国家治理,并且试图是脆弱国家的发展趋于稳定——这将是一项令人望之却步任务。如果萨门先生的计算正确,中等收入国家的地方政府应该与国际捐助者一道,确保公共事业开支带来的收益平等的分配给最贫穷的人口,不管他们居住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