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嫁歌
2010-6-26 10:38:44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现在,已很少有人知道白马湖边的南闸还有一种古老的乡土民歌叫“哭嫁歌”。尽管我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也上了几岁年纪,却并不了解家乡过去还有哭嫁这个奇异的习俗。因为,婚嫁与喜庆是一对孪生姐妹,姑娘们出嫁做新娘是件美事儿,为什么不高高兴兴?我不明白这新娘子干吗非要悲伤地哭嫁呢?
说来也凑巧,偶然中遇到必然。直到前几年在拉网式普查传统乡土民歌时才知道家乡有这种名堂。原来我小时候家乡就盛行这种哭嫁的习俗,那时候我们还是小孩子家,不深究大人们的事,只知道哪家儿子带媳妇姑娘出嫁,就跑去看看热闹,光看到光明的一面,未看到黑暗悲苦的一面。再说那哭嫁的场合根本不允许小朋友在旁边观看,所以我一直是家乡这种习俗的文盲。
那是几年前,我请白马湖渔村民歌手李老太太回忆家乡的老民歌,她就哼唱了几段“哭嫁歌”,开头几句歌词是这样的:“亲妈妈亲丫丫(爸爸的地方称谓),你们这么狠心把我给人家,把出门的闺女泼出门的水,今后的日子怎么过法啊。”第二段是哭给哥哥嫂嫂听的,“亲哥哥亲嫂子啊,娘家有你们遮风雨,到了婆家奴家难掩身,受苦受罪难得有升腾,妹妹有个三长与两短,但请兄嫂竖根旗竿把冤伸。”接下来的顺序是,叔伯婶娘,舅舅姑姨,临出嫁的姑娘要哭唱给他们每人听一段,数长道短,离别愁肠。唱词尽管通俗平淡,没有多少文学色彩,但毕竟动了真情真格,倒也感情细腻,还有原来姑嫂不和者,姑娘故意指桑骂槐乘机泄私愤的,当然也有风风傻傻的女子在哭嫁时没有眼泪,为了应付还会被他人引了笑起来。不受屈于规矩风俗也不奇怪,你要知道这些傻丫头们还不知道多春情欲动,狠不得早点飞到婆家呢。
唱《哭嫁歌》的时间往往是姑娘出嫁临上轿的时候,轿夫把花轿抬到新娘子娘家大门口,大门关着,室内就举行着仪式。程序是这样的,一开始是陪娘姑帮新娘绞脸,把脸上汗毛用丝线缠掉,再包轿,用今天的话说叫化妆。然后是哭嫁,新娘的父母兄嫂舅叔伯姑姨等直系亲属在堂屋里正面依次就坐,姑娘就面对他们逐一哭唱一段。接受哭唱的人在听过哭嫁歌之后向新娘子赠送礼物,有红纸封的,有首饰小件,也有衣服布料绣鞋,不一。这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总之不会让新娘子空手。哭唱结束新娘子把礼物用红布包好随轿带走。接着就是蒙上盖头开门跨过芦柴把,在众亲眷的簇拥下迈着莲花步钻进了花轿,开始了成熟成家的生命旅程。
常规一个女人一辈子只唱一次哭嫁歌,尽管这种歌谣旋律简单,但姑娘们不是天生就会,有些女子早在出嫁之前就偷偷拜师学艺,多是先请教家里的嫂嫂。嫂嫂是过来之人,通常对小姑子是不会保守的,小姑子记在心里,有时候还在背地里反复练唱,预防到时拿不出打不响,在众亲戚面前丢面子。要给娘家留下好印象,以后还要勤走娘家路呢。
我这个人总喜爱刨根问底,这时我就追问民歌李老太师哭嫁歌是什么时代就有这种习俗的?老太师说得很自然:“自古流传呗。”她告诉我这种哭嫁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据说女子在结婚时哭嫁,以后生孩子就不会是哑巴。第二层是报答养育之恩。这种说法既有几分神奇,还有很强的哲理性。女儿是父母的骨血,躯体离开了父母,临走时应该把一种灵机(可能是一种精神吧)还给父母,灵机就是眼泪。怪不得一位诗人诗兴大发说女儿的眼泪是母亲心灵之海的溪流。实质上父母的恩德做儿女的是一辈子也报答不完。不过流行这种哭嫁仪式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安慰。唱哭嫁歌也许是一种情感的对接吧。
也有一些姑娘的哭嫁出于内心,在家娇惯什么事也不会做,害怕到婆家受不了那份苦,那个年代毕竟男尊女卑,凶恶的丈夫公婆多的是。还有一种是未出阁的闺女对性知识一片茫然,有“落红”的恐惧感,结婚的初夜如同开赴生离死别的刑场。能不悲哀吗?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毛泽东的“破四旧”把农村的一些习俗给统统一律取缔,不允许姑娘出嫁坐花轿,要移风易俗破旧立新,没有政治喧染的哭嫁歌也自然被禁止了,几十年来一直未有再兴。似乎被人们已彻底淡忘。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青歌大奖赛的一场节目,其中就有一位内蒙古歌手唱了原生态的哭嫁歌,给人感受到一种大自然原始淳朴野味的美。我才想起我的家乡也有哭嫁歌,也许只是家乡的哭嫁歌没经过一种艺术的包装吧,我在当时聆听时却没有太深的感受,可能是没有生活经历、没有进入角色的缘故。一时找不到兴奋的感觉。
我现在想来这种哭嫁歌退出农村历史舞台也好,因为它毕竟渲染了一种落后的愚昧和无知,显得有点腐朽,不值得蔓延和传承。新的生活还是应该放飞希望,新潮与时尚将随着日益富足的生活而降临。今天谁还愿意听那啼啼号号的哭嫁歌,热恋奔放神驰那种近乎仙境的感觉早就物我俱忘,嘻嘻,“快乐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