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自由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八月足迹
2010-8-28 16:10:42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1】
  
  迟迟拖延来上海的行程,最终拗不过将末的暑期之日,以及孩子对世博的渴望,迎着热浪还是来到了这个往返数次却依旧陌生的城市。
  
  其实,城市都是雷同相近的,所谓大城市也就是楼盖得更高,更华丽而已,千篇一律的景观摆设,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灯火璀璨的商业街道,予人窒息的车流和人海。这就是一种城市的标版,繁华与现实息息相生,与生活的欲求藤蔓盘绕,只,与我的梦想,隔着一堵砸不穿的墙壁。
  
  我对城市始终存在着一种疏离的情感,也许是习惯一种安静,也许是性情的寡淡,面对城市总是感觉到潜入的疲惫。一直拒绝融入这样的环境,我怕自己会被这汹涌的人群丢弃,就像站在地铁的一端总有不知将被载往何处的幻觉,呼啸而过的声浪触动我的耳膜,却抵达不了内心的终点。
  
  于是,就这样被动的行走在上海的天空下,让我打心底喜爱的是它的夜晚,天空幽蓝,星月璀璨,从浦江两岸吹来的风,一阵阵清凉的穿透身体,有些许海风的咸涩。这使我记起三毛的书名《温柔的夜》。
  
  也只有在这个时刻,城市才会稍许收敛她的浮躁与跋扈性情,给予我们别样一份安适的印象,那时我们随处可以闻见一种植物青葱的气息,可以在记忆里搜寻一条宁静的街巷,目睹一些温暖的情景,譬如,聚集在街边摇着蒲扇乘凉的老人,譬如,很晚还在经营的小店里飘出的香味,譬如,一些可爱的小狗跟着主人散步,它们走走停停,摇头摆尾的欢喜。譬如,举目仰望一座座高楼里,每一扇窗户里倾泻的灯光。这些细节里绽开的真切,这些零碎的生活片段,在我眼里远远灿烂于城市流金溢彩的光芒。美,不在于外表多么宏大,要有心灵的消纳,有情感的温度粘黏,生活的意义才得以显山露水。
  
  【2】
  
  当一样事物沦为上至国家媒体,下至街头巷尾人人竞相追逐,蜂拥而上的时候,它离美好也就越来越远了。
  
  世博无疑是今年夏天最热的话题,最初我对此还有些许期待,毕竟不出国门就可以博览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样的机会还是难得。但随着看世博的人气越来越高,随着每日不断增高翻新的人流和数字,我的热情也一点点消失。
  
  不喜欢扎堆,更别说在这盛夏顶着烈日去排队,那样苦苦争取来的我想一定不是快乐的感受。
  
  但孩子的世界喜欢探索新奇,喜欢触碰未知,成人眼里不以为然的事物,他们却是求之若鹜的。孩子想做的事,做大人的也只有支持和跟从的份了,于是,只好甘心随众。
  
  不想细说关于看世博的细节,起早贪黑的疲累,一天站在高温下排队等候的辛苦,各大场馆的名不副实,这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之中。而面对那些一波一波排队的长龙,世博园里摩肩擦踵的人群,我不禁佩服并感叹国人对世博的热情,其实有多少目光能够有心细赏场馆的精彩之处,相当一部分只是凑热闹而已,或者换言说赶时髦,大家都去看,不去看的人不就是落后了?,我想,这种从众的心理也是世博如此火爆的原因之一。
  
  我们买的世博护照上总共盖了九个国家的馆章,女儿兴奋的在每个到达的场馆抢着盖章,看见她一点也不觉得累的表情,我这一天的汗流浃背和腰酸脚痛,总算得到了欣慰的回报。
  
  那晚,我站在红福飘溢的中国馆上面居高眺望偌大世博园的夜景,城市就像是被黄金鎏镀一般夺目辉煌,每一处都聚拢着光的温度,夜的温馨,于此,我心的片刻有一丝悸动,我惊叹这黑暗里涌生的万家灯火,虽然她亦常常使人倍感孤寂和孱弱。
  
  此时,我想起张爱玲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她依恋繁华底下的苍凉,哪怕孤独一生,也要葱绿配大红的极致,她的冷或许就是抗衡这浮艳的世界,也是心底爱恨剥离出来的颜色,一曲海上花,一把胡琴,唱不尽人生的酸涩百味,红遍上海滩的大家闺秀,绝世才女,终究没能摆脱红颜薄凉的命运。
  
  世间的人和事,又能有几样可以尽遂人意?
  
  【3】
  
  “黎明,我常常被一种轻微的声音叫醒,一声两声,渐渐地,次第而起,那是一种什么声音呢?推开窗子时,也出现了这种声音。这种木质的带枢轴的窗子,在开启时竟然发出了常人难以听到的如此悦耳的声音。”
  
  我曾经被散文家王剑冰这篇《水墨周庄》的写意美景深深感染,这些年数次踏入一个个江南古镇,许是为了拾取心灵遗落多年的记忆,我无比热爱那些古朴,悠沉的色泽,青砖壁瓦,乌黑釉亮,断桥流水,古树苍劲,河堤环绕,乌篷划桨,咿呀弹唱,居家的日子,安详闲逸。
  
  当生活的沉重与喧杂将我推向一个个风尖浪口,心力疲惫,无处安妥之时,我的脑海里便会倒影出一幅幅安静的画面,那些景物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对应处,或许那些地点并非存在于真实的地图上,古镇只是一个名词,它在我心里的位置总归是移动的,在迫切需要的时候它自然会为你打开门庭,一道道泛着灰尘的光线和景物朦胧照映,一直往里前行觅寻是一项艰辛的旅程。活着的态度,没有不需要付出回报的喜乐,而有些代价,我一生都承担不起。
  
  今时今日,走在古镇,我的心思却飞出了石板砖墙,我一边走一边想着,当年陈逸飞的一幅绝美双桥,究竟是成全了周庄还是毁坏了周庄。
  
  现代文明的先后凌驾,物质利益的无量摄取,将这些村庄的面目整理得四零八落,非驴非马,当你坐在河道岸口面对的是浑浊的水流,它已经比不上城市公园里的清泉,当你遇见街巷里弄四处都在以古朴的名义兜售毫无个性的商品时,生活的艺术亦很难再回归简朴的本原。曾几何时,乡村的的注释已经开始挣脱单一淳朴的定义,看到那些披着炫彩华衣的店铺,冷漠的村民,我的心在一点点疼痛,物质进化论的原理适用世界上任何事物,这时光里遗落的旧地旧物,一样回不去了。
  
  但那天,走过三毛茶楼,我还是抬头久久的凝视那牌匾许久,追忆当年三毛落脚的足迹,万岁千山走遍的流浪女子,天堂里一定不会再漂泊,寂寞,因为她一定如愿千折百回自己灵魂的归宿——与荷西相聚。
  
  【4】
  
  在西塘,沿河的一家小店里,一件白色的绣花旗袍吊挂在那里,一眼就俘虏了我的视线,停驻屋内,顾盼良久还是将它放入我的背包里。
  
  刹那,那个镜子里穿白色旗袍的女子与我有一种幻影交织的虚无感,买回一件旗袍,穿上一件旗袍是随手之间很简单的事,最难的是如何唤来旗袍裹身并依然拙朴的身心,这块纯布的柔软我已好久不曾经手,或许,我从来也不曾占有……
  
  林语堂先生说,“人生的智慧就是在摒除那些不必要的东西,把哲学上的东西减化到很简单的地步。”
  
  但事实上我们却在一路上不断丢弃一些必要的东西,追求形式上的完满胜于致力抵达身心的健康和自然的澄明,我们喜欢住在高楼里想着村庄,喜欢接受现代却欣然怀念曾经树林和鸟鸣,但我们真正能够去做去实现的力量,依靠尘世,索取不来。
  
  只能记得,而记得,就是安好。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