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自由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摄影小观
2010-11-1 13:04:58    来源:中国人事报    我要评论(
  
  今天下午本准备去上舞蹈课的,得知橘子洲头有一场国际性的摄影展,便从了同学杰B,和他们一起去见见世面,看看热闹,开开眼界,提升提升艺术欣赏水平。
  
  一路上顺风顺水,风很大,我们的热情也蛮高的,由于是星期二,所以车上人并不多,倒省得我们“站岗”了,我们一路打打闹闹,嘻嘻笑笑,同行者除杰B以外还有小准这个无敌犀利男,他一般闷声闷气,一旦说话则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本为了无辜群众们的安全,我们是不准备带他去的,但杰B说了,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管这力量是明智的还是不理性的。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出发前的那一刹那,我就决定当一个学生,俱体来说一则我一般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对于外面的路况基本上是一无所知,再看杰B和小准都是此方面的行家,几乎用脚亲吻了星城的每一寸土地;二则他们都信奉“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他们喜欢用走路去衡量他们方向的正确性,而我不是,我喜欢讨论,走路终有一天能得出一个正确理论,而无休止的争论会让一件事无限延长下去。
  
  车到站后我们开始步行,因为车站离目的地有一点距离,所以在未到展会场之前,我们不得不自娱自乐,一句句惊妙绝伦的话不断产生,我们习惯用歌声去抒发我们的情感,当时风很大,而除我之外的两人均不幸的只着两件单衣,于是杰B和小准的歌声便一个凄惨荒凉一个幽怨悲愤,我本想像牧师关心迷途的小羔羊一样关爱他们,但无奈的是现在风声正紧、冷气正强,我只好装作没看到他们含情脉脉的眼神,扭过头去让“乱风正盛迷人眼”,行至江边,水声涛涛,江风一如往常凉爽,只不过温度变了而已。用“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来形容眼前的橘子洲大桥一点不为过,其雄伟壮观之盛让人每见一次都生出不同的情愫,更令人佩服的是它的实用作用,方便了两岸人民的交往(多么希望内陆和台湾之间也有这么一座桥),看着桥上川流不息的人民,心里很高兴,待登上桥后,“一览众山小”,心中生出当年王勃“爽赖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也不过如此的狂妄,子曰:君子登高必赋,苦于自己的文学水平有限,达不到马德保的著作等身,更做不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只好将满腔的才情抑郁于心,仅供五腑之间作个交流,平时极度闷骚的小准开始爆发,他用凌厉的眼神扫了一下四周,最终将目光停留在一座高楼大厦上,轻声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接踵而至的是杰B,本来他也是准备说这句诗的,可是被小准抢了个先,他只好咬牙切齿的念着和桥丝毫不相干的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还是比较体谅他的,便提醒了他秦观的《鹊桥仙》,他如获至宝,更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的念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大有此诗一出,杰B便对他心悦诚服之势,我看着他们两个人叹了一声:可怜的两个娃!导致的结果是:他们两个迅速结成法西斯同盟,对我进行讨伐,但“幸甚至哉”,展馆出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溜到了前面,逃脱了他俩的魔爪。
  
  展馆按字母分了区,好像是从A到I区,我们是1点多出发的,到后一看表2点多了,只好抓紧时间把AB展区看完,随着人数增多,人群流动加快,展区的工作人员如临大敌一般(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在害怕什么),我们初来乍到,像无头的苍蝇般乱闯,最终被人拒之门外,乖乖的领了门票之后,小心翼翼的蹑手蹑脚的进了展馆,我们是从进门的右手边开始看,大抵金奖作品都能一窥其主题,倒是有些入选作品,看了让人摸不着头脑,也许是他们的主题太晦涩,其中有一幅我印象深刻:以一堵纯白的墙作为背景,而后在白墙的右下方有一小堵蓝色的门,大约占画面高度的三分之一。画面很整洁,也许败就败于此。画面太简单,主题模糊,但也许它内中也是有亮点的,因而得以展出。我看到的第一幅画名为“山寨夜色”,画面是以夜幕为背景,但恰到好处的是天空保持了一点光亮,所以大家都没开灯,但路灯已微亮,整幅画被整齐有致的房屋所充满,房屋大抵是白色粉刷,在夜色将临的时候更显突出,更妙的是中间一条光带贯穿整幅画,又将星罗棋布的房屋分成两部分,可谓“泾渭分明”,倒有点像传说中的对角线构图。作者的匠心独运可见非同一般。
  
  第二幅应是“云海金门桥”,那应该是夏天的早晨吧,七月流星的季节,雾像跳动的精灵一般缠绕着加利福尼亚,但雾似乎对金门大桥青睐有加,浓郁的薄雾将金门大桥一半裹得严严实实,像是最亲密的情人之间的亲热,桥的另一半却在雾中若隐若现,像欲说还休的带着面纱的女子,又像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卖艺清伶,一派云蒸雾蔚的景象,让人仿如降临仙界般陶醉,无法自拔呢!
  
  接着便是《月夜赶路》,我深以为作者对中国文化有独到的理解,画面:一个牧羊人手中挥舞着长鞭,羊群遍地奔跑,身后一轮圆月高高挂起,散漫的月光倾洒在他的肩头,这倒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话:阳光沥肩头,仿佛自由人。自古以来,月亮便是中国人抒发思乡怀亲之情的最好寄托,作者的作名恰好与主题相呼应,一看到作品便能让人浮想联翩,看着照片中的男子,我会想起:是否在远方有这么一位惹人怜爱、娇艳欲滴的女子倚门等他归?以至于他要趁着月色赶路,如期赴佳人约;又是否在家乡的老母亲已煮好晚饭正等着他回来呢?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兴许是他没按时回家,怕引起父母的担忧以致于心急如焚的赶路,不顾路途的崎岖不平、荆棘遍布。
  
  《遮盖的乐趣》,应该是反讽吧?画面:一个貌美如花的中东女子面无表情,带着厚重的纱巾,遮住了鼻子以下部位,但从她一汪深如泉的眸、飘洒神逸的秀发不难想像她那惊为天人的美,整个画面的点睛之笔应是少女的眸,将呆板呆滞的画面激活了,我暂且来曲解一下:作者拍摄这幅画应该是突出一个反传统的主题,众所周知在穆斯林国家,女子外出必须包裹头巾,中东沙漠广布,气温较高,但降水极少,较为干热,试想在这样的天气,外出裹着厚重的头巾,乐趣从何而来?再者这也束缚了女子的权利,给女子从政、经商造成了不便,所以作者想借此能唤起人们对妇女的认同和理解,光明正大的出去好些,还是不敢以真面目示人的乐趣大些呢?大家心中自有论断。
  
  《音符》:一群农民工在建筑高楼大厦,刚打好地基,建起了第一层,正建第二层,四周用那种绿色的塑网包围着,楼上四处屹立着钢筋,钢筋千奇百态,有斜着的,有扭曲的,有正直的,楼上楼下一组合便构成了绝妙的五线谱,也正映衬了主题,俗话说:拍得好不如拍得巧,这话一点没错,看到这幅画时,感触良多,仔细想想:鸟巢、水立方,但凡国家大大小小的建筑都少不了可爱的农民工的身影,他们巨大付出换来了微薄的收入,却推动了这个国家飞速的发展,城市的进步并不单单体现在经济上,更应体现在人性上,就是这样一群伟大的农民工,辛勤的为城市工作,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的高度完善,但他们的权利仍得不到承认,他们仍面临着正当权利被侵害的局面、他们的孩子仍徘徊在失学的边缘。古士大夫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崇高信念,试看今人,农民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干什么?推动国家的发展,而达人呢?要么离国定居,要么贪图享乐,仅此而已!
  
  总结:正如房龙在《宽容》中所说:一切的定义都是武断的。我写此文只是抒发心中所想,我手写我心,正是我此时想做的。关于农民工问题我也只是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并不是胸有成竹的想就此做些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在特定的阶段还是成立的,但可别小看书生哦,想想历史上的“李斯、诸葛亮、张良、刘伯温、”你就不会有轻视的想法了,而且余秋雨先生也说了:世上的问题大都鸿蒙难解,过于清晰的回答只不过是一种逻辑安慰。孔子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我所写能给人带来启发最好不过,如果不能我也不会丧气,写作这东西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陈年累月的煎熬及经年的沉淀,既然我已经出发,还怕到不了终点么?偶然看到一同学的QQ签名:人的愚昧,在于不知道自己的愚昧。我在想:是否当我在评论别人、鉴赏别人的同时,已经陷入了这么一个怪圈。
  
  这次出游收获不小,既开了眼界、又提高了艺术欣赏能力(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挺不错的,用一句话来结个尾吧: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