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自由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变态男”的邪典列车
2013-3-19 11:09:54    来源:瘦竹的博客    我要评论(
  因为表面上的相似性(吸毒、滥交、玩世不恭等),人们往往把欧文·威尔士的《猜火车》与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相提并论。《在路上》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但其实所谓“垮掉的一代”并未彻底垮掉,在他们的身上还多少有些理想主义的色彩,他们还在多多少少寻找着生命的意义,在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之后的另外一本小说《达摩流浪者》中,曾经东游西逛的那群人,终于静下心来,在古老的东方禅意中,寻找生命的顿悟。
  
  与他们的前辈不同,《猜火车》中的“瑞顿们”,从一开始就放弃了生命意义的寻找,他们仿佛坐上了一列疯狂驶上地狱的列车,义无返顾地等待着与死亡的拥抱(他们中的一些人确实也最终如愿了)。如果你是一个已经不再年青的人,而且没有吸毒的经历,你很难一开始就喜欢上《猜火车》这样一本堕落、迷乱、反叛而又重口味的小说,可就是这样一本让“俗人”们倒尽胃口的小说,也许象《在路上》那样发出了“时代的声音”,从而成为了经典。
  
  没有太多的铺垫,几乎就在小说的一开始,欧文·威尔士再带领读者进入“瑞顿们”迷乱的世界:上个世纪80年代,在苏格兰的小城镇雷斯,瑞顿和他的朋友们整日无所事事,他们所做事就是吸毒、滥交、酗酒、打架,别人不知他们为什么活着,其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这样一本极度“迷幻”的小说,你很能期望它能有什么像样的故事情节或者它所隐含着什么意义,你看到的只能是故事的碎片,“事情”确实是在不断地发生,但前后你很难找出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
  
  在小说里,读者们看到的只是从吸毒到吸毒,从滥交到滥交,从酗酒到酗酒,从打架到打架,如果有人想从中找出真善美来,那他当然是会失望的。他们能做的事都大同小异,读者大概都可以想像到,不同的只是故事主角的不停的变换,叙述角色的不停的变换,但就是通过这些碎片,我们依稀可以勾勒出“瑞顿们”的迷乱生活,同时在“瑞顿们”的迷幻生活中,除了那些我们一辈子也不可能知道的毒品的名字,以及毒品给他们带来的极度快感,我们还知道了那么么多的英伦球队,数不清的摇滚乐队,维护了英国人荣誉的马尔维纳斯之战、并不讨人喜欢的英国工党、撒切尔夫人等。
  
  你很难说这些对“瑞顿们”就没有影响。有人说《猜火车》是一本毒品大全,从它反映的时代风貌,说它是一本上个世纪80年代英伦社会百科全书其实也并不为过。就是在这些看似冷冰冰“零观点”叙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欧文·威尔士作为一个了不起的小说家驾御小说的才能。如今人们对所谓的“邪典小说”已经屡见不鲜,如果细细算来,《猜火车》无论如何也算得上“邪典小说”的先驱之一。
  
  再回到《猜火车》小说本身,虽然一样的无所事事,与他的朋友们不同,作为主人公的瑞顿虽然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瘾君子但偶尔还会进行一些哲学思辩,比如他面对面试的考官还能对存在主义的先哲发表一番并非幼稚的看法。
  
  《猜火车》中瑞顿的一段独白,简直就是他们“反生命”的宣言书:
  
  “这个社会发明了一套扭曲的逻辑,用来招安那些主流之外的人士。想想吧,我知道吸毒的好处和坏处,也知道自己不会长命,这些种种后果我非常清楚,可是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去吸毒,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他们却不允许你这样做。不让你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你的行为意味着他们的失败。实际上,你只要需要他们提供给你的一切就行了:社会生活、期付款、洗衣机,汽车、坐在沙发上看毫无内涵的综艺节目,还有满嘴的垃圾食品、腐烂到底、在家拉屎撒尿,在自己生出来的崽子面前丢人现眼——这就是生活。”
  
  对待毒品“瑞顿们”如此,对待性,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吸毒的狂欢聚会上,欧文·威尔士借瑞顿的朋友雷米之口,表明了“瑞顿们”对待性的态度:“带上你的套子跟着我的韵律/宝贝摇一摇啊宝贝摇一摇/我们前搞后搞搞翻天/我们都是行尸走肉。”,性只不过是他们的另外一种毒品,除是极度的快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看得出来,无论是吸毒、滥交、打架还是酗酒,其实他们过的是一种无根的生活,唯一能让他们不感到痛苦、空虚和无聊的,就是他们不能停下来。除了生活能带给他们的极度快感,他们什么也不想要,他们反抗的其实是生活的本身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具体地说,象所有年少轻狂的小子一样,不管他们意还是无意,他们都在反抗这个社会或者他们的父母强加给他们的东西,他们不想象他们的父母或者社会上的大多数一样过着循轨蹈矩的生活,不想成为生活的奴隶,但他们不知,或者故意不想知道,其实他们是另外一种奴隶,甚至比他们的父母更彻底。
  
  在《猜火车》瑞顿独吞了哥们儿的毒资,企图开始新的生活,无论从情谊上讲这道德不道德,我们看到了一个略为光明的结局,但上了点年纪人都知道,每个人其实逃不出的是自己的心魔,而与他在什么地方没有太大的关系。最好的结果是他摆脱了毒瘾以前那些瘾君子朋友,过上他的父母也就是社会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社会生活、分期付款、洗衣机,汽车、坐在沙发上看毫无内涵的综艺节目,还有满嘴的垃圾食品、腐烂到底、在家拉屎撒尿,在自己生出来的崽子面前丢人现眼。”,从生活的角度来说,当然这样更好,但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比平庸而又乏味的生活更反艺术的了。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