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金宇澄的上海
2013-4-27 10:29:47 来源:现代书评 我要评论()
《繁花》网名《独上阁楼,最好在夜里》,源自金宇澄有一搭没一搭的网络帖。故事从沪生、阿宝、小毛三个不同家庭背景的上海少年展开,从1960年代讲到1990年代,包括他们的情欲、梦想和迷茫,都是他听来的故事。
用金宇澄的话说,用的是“苏州说书的方式”:“一件事带出另一件事,讲完张三讲李四。不说教,没主张;不美化也不补救人物形象,不提升‘有意义’的内涵;位置放得很低,常常等于记录,讲口水故事、口水人——城市的另一个夹层,那些被疏忽的群落。”
2012年8月,《收获》杂志长篇专号上,原本33万字的《上海阿宝》删掉2万字,变成《繁花》问世。几十年不发评论的《收获》破了规矩,邀请评论家程德培、西飏撰写了2万字的长篇评论,和小说一起发表。杂志脱销,只能加印。
《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说,吴语方言进入小说,过去一些上海作家进行过试验,效果都不如金宇澄。
“说到上海叙事,自有白话小说盛行以来,一直到金宇澄的《繁花》横空出世,大约有四位作家是绝对绕不过去的。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他们分别是韩邦庆、张爱玲、王安忆以及金宇澄。”茅盾奖评委、山西大学教授王春林对《繁花》做了相当高的评价。
在2013年2月26日,中国作协和上海作协牵头的《繁花》研讨会上,李敬泽、吴亮、程德培、郜元宝、汪政等全国各地的三十多位作家、评论家,大多把《繁花》、金宇澄和张爱玲、《红楼梦》相提并论。
在《收获》发表的版本基础上金宇澄又改了4次,加了20幅手绘插图。2013年3月,单行本《繁花》出版,拿下了中国小说学会的年度最佳小说榜首、华语传媒大奖年度小说提名等荣誉。
金宇澄还没习惯被拎出来示众:“等于侬吃一只茶叶蛋荷包蛋,蛋是啥地方生,啥地方鸡?毫无意义。朋友说,这可以无所谓,不对的。妙龄女子,肚皮凸出,可以大摇大摆,挺出挺进,游走妇女保健院,我这副样子,讲一句戏话,等于一个老女人忽然怀孕,感觉是难堪——步态,心情,忽然不一样,这把年纪了,不习惯,不自然。”
“西式面包很多,我就煮碗面条吧”
记者:没有网络,就不会有《繁花》。网络写作给你的新奇感和刺激在哪里?
金宇澄:在网上别人也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这些跟我帖的人是谁,写作者和读者非常近,让我的写作热情逐渐升温,这是非常新奇的事情。
过去我特别佩服1930年代在上海报纸上连载小说的那些作家,他们一天躺在鸦片榻上面,报社的人都挤在门口,鸦片抽好了,写一段交稿,报社就立刻去排版印刷,我觉得他们非常了不起。写完《繁花》,我觉得这种连载方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也可以做到。
弄堂网是一个上海方言网,我上来发帖就是闲扯,第一次用上海话写作,越写越有意思,一下去就回不来了。我和很多上海人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如果把上海比作一个女人的话,我实际上跟她分别有七八年的时间,一个长期在城市生活的人,和一个离开她七八年的你,对这个城市的想法,对这段生活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记者:相比《收获》发表的版本,单行本里增加了哪些东西?
金宇澄:说到工人阶级这块,我加了抄家的详细场景,比方说保险箱打开里边什么东西。过去的工人是什么样?我所知道的工人情况加了很多,包括他们成千上万参加青帮,工厂里边全是帮派,帮派内部又分广东帮、浙江帮、绍兴帮、苏北帮、湖北帮。当时就连共产党地下组织进去搞运动,也要先参加青帮。
上海解放的时候,上海总工会向全国总工会做了一些汇报,比如上海工人阶级的情况:某某厂多少工人有小老婆,多少工人有性病,多少工人穿西装,食堂里边怎么浪费粮食,还有人喝啤酒……农民对工人不满意:工人的疗养院,地毯比他的被子都好。
包括“文革”时候,工人师傅抄家,为什么掘地三尺找金条?这其实是农民思维,他们在土地上挖了几千年,挖土豆、红薯,房子里边也要挖。后来还办抄家日用品展览,主要增加这些有趣的细节场景。我觉得等于像画画一样,你可以把它画得更细一点。
记者:《繁花》只往人生琐碎里去,为什么要这样写?
金宇澄:我觉得好像小说不应该有政治主张,应该有一个生活主张。你把这些人的生活写出来,不要去强调什么东西。我们总觉得我们的时代特别重要,人生好像是一棵树,或者像一张树叶,一朵花,没有那么重要。实际上人是非常脆弱的。树叶一旦被风吹走,根本找不到它在哪里。你要趁它还在的时候,把它描写好就可以了。
我觉得小说的实际状态和人生状态是一样的,它有一个规律,像朵花一样,花开必定凋零,最后枯萎死掉。我20年没写小说,反过来是有好处的,如果这个题材在20年以前就写掉的话,我还没有把人生看这么清楚。
中国文学在改革开放前受苏俄文学影响,改革开放后受欧美和拉美文学影响,从小说的文体、结构到叙述语言、句式,穿的都是别人的衣服。许多小说,长得都是同样面貌。既然西式面包很多,那我给大伙做一碗面条。我给读者煮的“面条”,是传统话本,可以用橄榄油。
饭局上听来的故事
记者:你说很多故事是从饭局上听来的,你平时的饭局多吗?
金宇澄:老外讲起来,中国人见面就是吃饭。吃饭就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部分。我除了工作上的应酬,和文学圈的朋友吃吃饭,更加重要的是和底层的圈子吃饭,比如小毛这种朋友圈子。我插过队,在工厂当过工人,这样的老朋友不少。
有一次饭局,一个人说她们家小保姆回家过年的时候,老家人叫她带十双皮鞋,这种皮鞋20块钱一双,一大堆才一百多块钱,她说累死了。我觉得这个有意思:这种乡情,即使觉得重,也要带回家。
很多饭局上,每个人讲一点奇闻异事,讲讲饭吃完了,也结束了。如果你随身带着录音机,一年饭局筛选下来,肯定能够录到很多有趣的故事。
《繁花》里经常写没有任何意义的吃饭,没有任何意义是不是更加有意义?我已经60岁了,这么多年,有多少饭局,会遇到多少人。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会特别记住一些有趣的故事。好的故事你是不会忘记的。
记者:什么样的故事会被你记住?
金宇澄:有一个饭局,一个女孩子,我也不知道她干嘛的,饭桌上有几个弄堂里边的人。有人问女孩子,你什么时候结婚啊?她回答说,我阿姨跟我讲,让我先包三年,到时候再说。我当时一惊,问她阿姨做啥,她说,我阿姨给一个日本人包着。
有人事后说,弄堂里的小姑娘,如果找一个小职员结婚,之后就吵架,如果找一个高级干部,找一个优质的香港人、日本人生活三年,品位就上去了,腔调不一样了,气质也不一样了,不等于是上一个免费三年学习班吗?
我觉得奇怪,在市民阶层里边这种事情是可以公开场合谈的,我们这个圈子是不可能这样谈的。这个事情就永远不会忘记了。
巴尔扎克写两姐妹,姐姐是一个大公司小职员,每分钱都存起来,找了一个小职员平平安安过一生;妹妹一样是小职员,每个月把钱全部花完,还借钱买衣服打扮,她不愿意过姐姐的平凡生活,要打入上流社会,最后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很有钱的老男人。这个故事到现在还有意义。究竟是姐姐平淡一生有意义,还是妹妹这样起伏、折腾更有意义?我就在小说里讲一些大家疏忽的边角材料,我对这个感兴趣。
记者:但什么故事你会用到小说里?
金宇澄:《繁花》里陶陶和小芳很恩爱,他们同居了。后来小芳不小心从阳台上掉下摔死,警察拿出她的日记,里边都是小芳在骂陶陶,几月几号没交房租,几月几号在干嘛……他们两个恋爱的时候,这个女孩子特别懂事,特别好,陶陶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是这样。
这个故事是我看电视看来的,很多年前一个上海中年男人在饭店吃饭,认识一个服务员,他离婚后跟这个服务员结婚,每个月工资交给她。这个服务员原先是一个三陪小姐,男的一出差,这个女的以前的男朋友就到她家里来。男人回家里总觉得情况不对,男人深爱服务员,每次吵架都让步,服务员总把这个男的骂得狗血喷头,男人不吭气。
最后一次,男人几年积压的情绪一起爆发,一怒之下把她掐死了。男人大哭一场后,给服务员买了化妆品、文胸和里外衣服,把她放在床上化好妆后,他准备躺在她边上触电自杀。没想到电线短路跳闸,整个楼断电,他就跑到屋外去看,门没关好,结果灯突然亮了,楼道里的邻居发现不对头。因为他不会化妆,给服务员抹的口红一塌糊涂,看上去特别吓人。于是案发,他承认自己掐死了她。
法院取证,打开女服务员日记,日记里结婚三年,一个字没提男人,老是在说:我缺钱,我这个月要挣多少钱;下个月记账,我太需要钱了,太需要钱了。因为这个日记本,法官觉得这个男的太可怜了,最后法院判他15年徒刑,本来这种案子肯定判死刑。这个故事看一眼就记住了。
另外一个故事:一个中年妇女跟丈夫过得没意思,儿子读高一,她在外面跳舞和舞厅音响师有了婚外情。未婚的音响师每晚送她到弄堂门口,看她进门才离开。后来弄堂里一个小孩把此事告诉了她儿子,高中生跟踪母亲去了舞厅,次日拿了一把长刀,跑到舞厅把音响师捅死,然后跑掉了。
音响师当时还没死,他一看知道是女人的儿子,为了保护女的,对警察说凶手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安徽人。后来公安局调查出真相,儿子被抓,女人号啕大哭,老公也跟她离了婚。
这些令人震撼的故事,作家是想象不出来的,才能够收到小说里。
言情小说给你希望文学给你真相
记者:1990年代部分写了很多年轻人,你怎么了解他们的生活?
金宇澄:因为工作,我会认识不一样的人。我碰到一个女中学老师,学生跟她讲,爸爸妈妈是吃“城市低保”的,成天就在外头那种最差的地方打牌跳舞。学生说,我读什么书啊,我将来也可以吃“低保”。女老师急坏了,跑到学生家里去,一看傻眼了,爸妈跟孩子在一起看黄色录像。这种场景你能想象出来吗?
还有个朋友讲的故事。一个女职员认识了一个在加拿大留学的男生,两个人有感情,男孩子就不回加拿大,变成男女朋友。在上海同居一年多,男孩子爸妈根本不知道,还以为儿子在加国留学,平时就是发e-mail联系。
这就是时代带来的变化,在1960年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记者:时移世易,你的小说中对1960年代市民生活的描摹勾动了很多人对旧事物的缅怀。
金宇澄:老舍先生说过,写一个人,你要有一千个人做准备,得上知绸缎,下知葱蒜,什么都要准备好。《红楼梦》前8回,荣府的菜单,一大家人分别穿什么衣服,戴的什么饰物,淋漓尽致,写得特别漂亮。
我觉得这才是小说关心的事情。那些生活的风貌、场景已经过去了,那些细节逐渐被遗忘,我写这个小说,应该把它补上,把当时生活的场景还原出来,因为它代表了那个消失的时代。
小说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觉得实际上还是需要很多传统功夫,比如他是一个什么时代的人,就要讲什么话。他是一个海员,你一定要让他讲海员的话,或者说写一些航海故事和一些机器方面的知识。
这一点上,西方小说家做得更好。格拉斯有一个小说《猫与鼠》,他写几个孩子在一个二战废弃的兵舰上面玩,这个兵舰上面所有的炮、螺丝钉,都有具体的名称。
记者:物质与生活内容的新旧更迭当中,有什么是不变的吗?
金宇澄:生活中不变的东西就是生命吧,市民阶层中的一种生命力。每个时代的生命力都不一样,但这个生命力都非常顽强,它能够适应不断的变化。
打比方说上面规定下来我们要五讲四美,要怎么样,底下人就会非常灵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有些人调整不好,就完蛋了。
这个支撑点我觉得是生命力,或者说是人的欲望。在自己合适的位置上面讲话、做事情、交朋友,一辈子就这么过来了。人都是一样,我父亲告诉我,人一到70岁就准备吃苦。他的意思就是人生从此没有乐趣了,你胃口不好了,也不想吃东西,也不想买东西,也不想干嘛,什么也不想,而且要忍受病痛的折磨。
刚出生的小孩子眼睛明亮,年纪大了眼睛就非常浑浊。人必定衰老,必定死亡,从荣到衰,《红楼梦》最后就是这样。人像一朵花,花开花落,你无法抗拒,但大部分的人不喜欢悲剧。就像鲁迅先生所讲,一个孩子出生,有人说他将来要死的,结果被人家打一顿;有人说这个孩子将来做官发财,大家就喜欢。但我觉得文学,应该和言情小说不大一样,言情小说给你留一点希望,文学应该是直面人生,告诉你真相。
记者:当下和过往之间,你更享受哪一边?
金宇澄:每个人到了年纪大的时候,肯定是怀念过往的。人生最早的那个时期,实际你已经想不清楚了,那时光像一个舞台,中间隔着几层,有薄纱有大幕,朦朦胧胧,有诗意,散发着光彩。你越靠近,越发看不清楚。艺术有这个魔力,把这朵花开的时候延长时间,用一个慢镜头,留住它绽放的时光,让它仔仔细细地开在你面前。
记者:小说结尾为什么用黄安的歌词《新鸳鸯蝴蝶梦》?
金宇澄:阿宝讲,这个社会还有什么新内容呢?小毛要死的时候,他要抓住什么呢?什么也抓不住,惟一能够带走的,就是一些温柔同眠的事情。你的房子,你的钱,你的汽车,能带走吗?我经历了一些同伴们的死亡,包括那些很有钱的人,死的时候告诉我,惟一能带走的就是我过去和某某人的记忆。还是男女之间的这种感情,是能够触碰到他心灵最深处的东西,他说,我惟一能够把这个带走。
王沪生是被丑化的上海人
记者:“沪生”这个名字乍看感觉是土生土长,多想一步,恐怕是外来的人在上海生了孩子才会起的名字。
金宇澄:我为什么要用沪生?因为北京一个电视剧《渴望》,里面有个上海人王沪生,是被丑化的上海人。真正上海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真正的上海人是什么样子?北京人并不想了解,也不想知道。《繁花》里的沪生肯定和外人描写的上海人不一样,因为我懂上海人。没有什么其他意思。
记者:小毛、阿宝、沪生、蓓蒂,这些名字自然而然带出了他们的“出身”:工人阶级、资产阶级、革命子弟、知识分子……命名来自记忆,还是有意经营?
金宇澄:当然是有意经营的。取名主要是为了稍微的符合一下他们的身份。我的一个弟兄,过去工人阶级的子弟,弄堂里边他的小名叫“猫狗”,就等于像北方叫拴柱。猫狗就是好养活。当时普通老百姓给小朋友取的外号,和资产阶级家庭的孩子的外号是有区别的。
我要增加一些真实感,肯定名字也重新做过,所以和网上(版本)的名字很不一样。而且小说里有很多女人,也不能有重复,比如有芳的,最好别的女人就不要叫芳,因为怕混在一起了。
记者:阿宝、沪生、小毛的原型都是谁?
金宇澄:小毛的原型是我插队的时候,在火车上认识的,当时他就坐在我对面,我和他一起下乡。他家里就住在类似于“大自鸣钟”这块地方,插队后回到上海,就是看门、在食堂里做。我一直跟他有来往。这个人的死和小说里一样,一辈子没有结婚,死的时候,不到60岁,我们去看他,周围都是女人。
阿宝和沪生,都是由几个人捏起来的。阿宝死的情形是真实的,他妈妈问他要股票账户和密码,他当时非常悲痛,他一直以为自己不会死。他妈是没办法,他家里的房子是租赁房,要办理过户给侄子,不然他一死,国家就收掉了。问完以后,他妈妈就跑到外面抱着电线杆大哭。
记者:在《繁花》里,手绘地图和建筑示意图为什么那么重要?
金宇澄:地图是真实世界的坐标,也是故事场景的发生地,主人公们在此地出没。我写的时候,就会觉得地图会帮助读者,从视觉上增加一点情趣,帮助读者进入那个时代。
我在《上海文学》的时候,开过一个叫《城市地图》的专栏,要求每个作者就写他熟悉的街区,每个人都画一个地图。后来我发现,他们稿子都写得挺好,但画不来地图。《繁花》的单行本里,我画了20幅,16幅插图加上4幅地图,就是希望有点情趣吧。
记者:你不同意“城市无文化”的论调,为什么?
金宇澄:这是中国特色的结论吧。中国文学喜欢为城乡分类,写到城市,必然是资本主义,是阴暗、罪恶的。农村则是阳光、明亮、诗意、美好的。以往作家一写农民题材,家门口一条路,一侧是个猪圈,一侧一块菜地,房前屋后几棵大树,但不管如何歌颂赞美,还是单调。
我觉得城市里边更丰富,街上有各种各样店铺,不一样是风景吗?城市一直有炫目的生命,有好的故事。西方小说的大部分,都是书写城市的。乡土并不高出城市一等,乡土情感的发现、表达,与城市情感的途径是一样的,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写得好和不好之分。
记者:上海是最常受外人批评的城市,是否因为上海在文学中的建构远未完成?
金宇澄:上海是中国城市发展最丰富的地方,是都市的样板,上海的生活方式、市民状态,在中国很具代表性。人是城市的精神象征,要写好城市,应该深入小弄堂,看看人是怎么生活的。
我有8年时间在东北,我可能看上海比一直未离开上海的人看得更清楚些。我有时候上网看,对上海的历史很多人不了解,甚至很多人说全国人民养了上海多少年,所以我在小说里就做一些实事求是的交待,包括1949年以后,从电影厂,出版社,大学老师,翻译官,大量的机构和人才搬到北京。上海淮海路有一个非常高级的公寓,里边所有的暖气设备一解放就拆到北京去了。后来的几十年,因为备战,上海大量的工厂迁到北京、安徽等地,这些都是上海真实的经历。
所有城市知识分子相互之间沟通没问题。但这些知识分子用知识分子眼光来批判上海市民,就产生问题了。如果用市民的眼光对照市民,这样可能更加准确。
用金宇澄的话说,用的是“苏州说书的方式”:“一件事带出另一件事,讲完张三讲李四。不说教,没主张;不美化也不补救人物形象,不提升‘有意义’的内涵;位置放得很低,常常等于记录,讲口水故事、口水人——城市的另一个夹层,那些被疏忽的群落。”
2012年8月,《收获》杂志长篇专号上,原本33万字的《上海阿宝》删掉2万字,变成《繁花》问世。几十年不发评论的《收获》破了规矩,邀请评论家程德培、西飏撰写了2万字的长篇评论,和小说一起发表。杂志脱销,只能加印。
《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说,吴语方言进入小说,过去一些上海作家进行过试验,效果都不如金宇澄。
“说到上海叙事,自有白话小说盛行以来,一直到金宇澄的《繁花》横空出世,大约有四位作家是绝对绕不过去的。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他们分别是韩邦庆、张爱玲、王安忆以及金宇澄。”茅盾奖评委、山西大学教授王春林对《繁花》做了相当高的评价。
在2013年2月26日,中国作协和上海作协牵头的《繁花》研讨会上,李敬泽、吴亮、程德培、郜元宝、汪政等全国各地的三十多位作家、评论家,大多把《繁花》、金宇澄和张爱玲、《红楼梦》相提并论。
在《收获》发表的版本基础上金宇澄又改了4次,加了20幅手绘插图。2013年3月,单行本《繁花》出版,拿下了中国小说学会的年度最佳小说榜首、华语传媒大奖年度小说提名等荣誉。
金宇澄还没习惯被拎出来示众:“等于侬吃一只茶叶蛋荷包蛋,蛋是啥地方生,啥地方鸡?毫无意义。朋友说,这可以无所谓,不对的。妙龄女子,肚皮凸出,可以大摇大摆,挺出挺进,游走妇女保健院,我这副样子,讲一句戏话,等于一个老女人忽然怀孕,感觉是难堪——步态,心情,忽然不一样,这把年纪了,不习惯,不自然。”
“西式面包很多,我就煮碗面条吧”
记者:没有网络,就不会有《繁花》。网络写作给你的新奇感和刺激在哪里?
金宇澄:在网上别人也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这些跟我帖的人是谁,写作者和读者非常近,让我的写作热情逐渐升温,这是非常新奇的事情。
过去我特别佩服1930年代在上海报纸上连载小说的那些作家,他们一天躺在鸦片榻上面,报社的人都挤在门口,鸦片抽好了,写一段交稿,报社就立刻去排版印刷,我觉得他们非常了不起。写完《繁花》,我觉得这种连载方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也可以做到。
弄堂网是一个上海方言网,我上来发帖就是闲扯,第一次用上海话写作,越写越有意思,一下去就回不来了。我和很多上海人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如果把上海比作一个女人的话,我实际上跟她分别有七八年的时间,一个长期在城市生活的人,和一个离开她七八年的你,对这个城市的想法,对这段生活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记者:相比《收获》发表的版本,单行本里增加了哪些东西?
金宇澄:说到工人阶级这块,我加了抄家的详细场景,比方说保险箱打开里边什么东西。过去的工人是什么样?我所知道的工人情况加了很多,包括他们成千上万参加青帮,工厂里边全是帮派,帮派内部又分广东帮、浙江帮、绍兴帮、苏北帮、湖北帮。当时就连共产党地下组织进去搞运动,也要先参加青帮。
上海解放的时候,上海总工会向全国总工会做了一些汇报,比如上海工人阶级的情况:某某厂多少工人有小老婆,多少工人有性病,多少工人穿西装,食堂里边怎么浪费粮食,还有人喝啤酒……农民对工人不满意:工人的疗养院,地毯比他的被子都好。
包括“文革”时候,工人师傅抄家,为什么掘地三尺找金条?这其实是农民思维,他们在土地上挖了几千年,挖土豆、红薯,房子里边也要挖。后来还办抄家日用品展览,主要增加这些有趣的细节场景。我觉得等于像画画一样,你可以把它画得更细一点。
记者:《繁花》只往人生琐碎里去,为什么要这样写?
金宇澄:我觉得好像小说不应该有政治主张,应该有一个生活主张。你把这些人的生活写出来,不要去强调什么东西。我们总觉得我们的时代特别重要,人生好像是一棵树,或者像一张树叶,一朵花,没有那么重要。实际上人是非常脆弱的。树叶一旦被风吹走,根本找不到它在哪里。你要趁它还在的时候,把它描写好就可以了。
我觉得小说的实际状态和人生状态是一样的,它有一个规律,像朵花一样,花开必定凋零,最后枯萎死掉。我20年没写小说,反过来是有好处的,如果这个题材在20年以前就写掉的话,我还没有把人生看这么清楚。
中国文学在改革开放前受苏俄文学影响,改革开放后受欧美和拉美文学影响,从小说的文体、结构到叙述语言、句式,穿的都是别人的衣服。许多小说,长得都是同样面貌。既然西式面包很多,那我给大伙做一碗面条。我给读者煮的“面条”,是传统话本,可以用橄榄油。
饭局上听来的故事
记者:你说很多故事是从饭局上听来的,你平时的饭局多吗?
金宇澄:老外讲起来,中国人见面就是吃饭。吃饭就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部分。我除了工作上的应酬,和文学圈的朋友吃吃饭,更加重要的是和底层的圈子吃饭,比如小毛这种朋友圈子。我插过队,在工厂当过工人,这样的老朋友不少。
有一次饭局,一个人说她们家小保姆回家过年的时候,老家人叫她带十双皮鞋,这种皮鞋20块钱一双,一大堆才一百多块钱,她说累死了。我觉得这个有意思:这种乡情,即使觉得重,也要带回家。
很多饭局上,每个人讲一点奇闻异事,讲讲饭吃完了,也结束了。如果你随身带着录音机,一年饭局筛选下来,肯定能够录到很多有趣的故事。
《繁花》里经常写没有任何意义的吃饭,没有任何意义是不是更加有意义?我已经60岁了,这么多年,有多少饭局,会遇到多少人。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会特别记住一些有趣的故事。好的故事你是不会忘记的。
记者:什么样的故事会被你记住?
金宇澄:有一个饭局,一个女孩子,我也不知道她干嘛的,饭桌上有几个弄堂里边的人。有人问女孩子,你什么时候结婚啊?她回答说,我阿姨跟我讲,让我先包三年,到时候再说。我当时一惊,问她阿姨做啥,她说,我阿姨给一个日本人包着。
有人事后说,弄堂里的小姑娘,如果找一个小职员结婚,之后就吵架,如果找一个高级干部,找一个优质的香港人、日本人生活三年,品位就上去了,腔调不一样了,气质也不一样了,不等于是上一个免费三年学习班吗?
我觉得奇怪,在市民阶层里边这种事情是可以公开场合谈的,我们这个圈子是不可能这样谈的。这个事情就永远不会忘记了。
巴尔扎克写两姐妹,姐姐是一个大公司小职员,每分钱都存起来,找了一个小职员平平安安过一生;妹妹一样是小职员,每个月把钱全部花完,还借钱买衣服打扮,她不愿意过姐姐的平凡生活,要打入上流社会,最后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很有钱的老男人。这个故事到现在还有意义。究竟是姐姐平淡一生有意义,还是妹妹这样起伏、折腾更有意义?我就在小说里讲一些大家疏忽的边角材料,我对这个感兴趣。
记者:但什么故事你会用到小说里?
金宇澄:《繁花》里陶陶和小芳很恩爱,他们同居了。后来小芳不小心从阳台上掉下摔死,警察拿出她的日记,里边都是小芳在骂陶陶,几月几号没交房租,几月几号在干嘛……他们两个恋爱的时候,这个女孩子特别懂事,特别好,陶陶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是这样。
这个故事是我看电视看来的,很多年前一个上海中年男人在饭店吃饭,认识一个服务员,他离婚后跟这个服务员结婚,每个月工资交给她。这个服务员原先是一个三陪小姐,男的一出差,这个女的以前的男朋友就到她家里来。男人回家里总觉得情况不对,男人深爱服务员,每次吵架都让步,服务员总把这个男的骂得狗血喷头,男人不吭气。
最后一次,男人几年积压的情绪一起爆发,一怒之下把她掐死了。男人大哭一场后,给服务员买了化妆品、文胸和里外衣服,把她放在床上化好妆后,他准备躺在她边上触电自杀。没想到电线短路跳闸,整个楼断电,他就跑到屋外去看,门没关好,结果灯突然亮了,楼道里的邻居发现不对头。因为他不会化妆,给服务员抹的口红一塌糊涂,看上去特别吓人。于是案发,他承认自己掐死了她。
法院取证,打开女服务员日记,日记里结婚三年,一个字没提男人,老是在说:我缺钱,我这个月要挣多少钱;下个月记账,我太需要钱了,太需要钱了。因为这个日记本,法官觉得这个男的太可怜了,最后法院判他15年徒刑,本来这种案子肯定判死刑。这个故事看一眼就记住了。
另外一个故事:一个中年妇女跟丈夫过得没意思,儿子读高一,她在外面跳舞和舞厅音响师有了婚外情。未婚的音响师每晚送她到弄堂门口,看她进门才离开。后来弄堂里一个小孩把此事告诉了她儿子,高中生跟踪母亲去了舞厅,次日拿了一把长刀,跑到舞厅把音响师捅死,然后跑掉了。
音响师当时还没死,他一看知道是女人的儿子,为了保护女的,对警察说凶手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安徽人。后来公安局调查出真相,儿子被抓,女人号啕大哭,老公也跟她离了婚。
这些令人震撼的故事,作家是想象不出来的,才能够收到小说里。
言情小说给你希望文学给你真相
记者:1990年代部分写了很多年轻人,你怎么了解他们的生活?
金宇澄:因为工作,我会认识不一样的人。我碰到一个女中学老师,学生跟她讲,爸爸妈妈是吃“城市低保”的,成天就在外头那种最差的地方打牌跳舞。学生说,我读什么书啊,我将来也可以吃“低保”。女老师急坏了,跑到学生家里去,一看傻眼了,爸妈跟孩子在一起看黄色录像。这种场景你能想象出来吗?
还有个朋友讲的故事。一个女职员认识了一个在加拿大留学的男生,两个人有感情,男孩子就不回加拿大,变成男女朋友。在上海同居一年多,男孩子爸妈根本不知道,还以为儿子在加国留学,平时就是发e-mail联系。
这就是时代带来的变化,在1960年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记者:时移世易,你的小说中对1960年代市民生活的描摹勾动了很多人对旧事物的缅怀。
金宇澄:老舍先生说过,写一个人,你要有一千个人做准备,得上知绸缎,下知葱蒜,什么都要准备好。《红楼梦》前8回,荣府的菜单,一大家人分别穿什么衣服,戴的什么饰物,淋漓尽致,写得特别漂亮。
我觉得这才是小说关心的事情。那些生活的风貌、场景已经过去了,那些细节逐渐被遗忘,我写这个小说,应该把它补上,把当时生活的场景还原出来,因为它代表了那个消失的时代。
小说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觉得实际上还是需要很多传统功夫,比如他是一个什么时代的人,就要讲什么话。他是一个海员,你一定要让他讲海员的话,或者说写一些航海故事和一些机器方面的知识。
这一点上,西方小说家做得更好。格拉斯有一个小说《猫与鼠》,他写几个孩子在一个二战废弃的兵舰上面玩,这个兵舰上面所有的炮、螺丝钉,都有具体的名称。
记者:物质与生活内容的新旧更迭当中,有什么是不变的吗?
金宇澄:生活中不变的东西就是生命吧,市民阶层中的一种生命力。每个时代的生命力都不一样,但这个生命力都非常顽强,它能够适应不断的变化。
打比方说上面规定下来我们要五讲四美,要怎么样,底下人就会非常灵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有些人调整不好,就完蛋了。
这个支撑点我觉得是生命力,或者说是人的欲望。在自己合适的位置上面讲话、做事情、交朋友,一辈子就这么过来了。人都是一样,我父亲告诉我,人一到70岁就准备吃苦。他的意思就是人生从此没有乐趣了,你胃口不好了,也不想吃东西,也不想买东西,也不想干嘛,什么也不想,而且要忍受病痛的折磨。
刚出生的小孩子眼睛明亮,年纪大了眼睛就非常浑浊。人必定衰老,必定死亡,从荣到衰,《红楼梦》最后就是这样。人像一朵花,花开花落,你无法抗拒,但大部分的人不喜欢悲剧。就像鲁迅先生所讲,一个孩子出生,有人说他将来要死的,结果被人家打一顿;有人说这个孩子将来做官发财,大家就喜欢。但我觉得文学,应该和言情小说不大一样,言情小说给你留一点希望,文学应该是直面人生,告诉你真相。
记者:当下和过往之间,你更享受哪一边?
金宇澄:每个人到了年纪大的时候,肯定是怀念过往的。人生最早的那个时期,实际你已经想不清楚了,那时光像一个舞台,中间隔着几层,有薄纱有大幕,朦朦胧胧,有诗意,散发着光彩。你越靠近,越发看不清楚。艺术有这个魔力,把这朵花开的时候延长时间,用一个慢镜头,留住它绽放的时光,让它仔仔细细地开在你面前。
记者:小说结尾为什么用黄安的歌词《新鸳鸯蝴蝶梦》?
金宇澄:阿宝讲,这个社会还有什么新内容呢?小毛要死的时候,他要抓住什么呢?什么也抓不住,惟一能够带走的,就是一些温柔同眠的事情。你的房子,你的钱,你的汽车,能带走吗?我经历了一些同伴们的死亡,包括那些很有钱的人,死的时候告诉我,惟一能带走的就是我过去和某某人的记忆。还是男女之间的这种感情,是能够触碰到他心灵最深处的东西,他说,我惟一能够把这个带走。
王沪生是被丑化的上海人
记者:“沪生”这个名字乍看感觉是土生土长,多想一步,恐怕是外来的人在上海生了孩子才会起的名字。
金宇澄:我为什么要用沪生?因为北京一个电视剧《渴望》,里面有个上海人王沪生,是被丑化的上海人。真正上海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真正的上海人是什么样子?北京人并不想了解,也不想知道。《繁花》里的沪生肯定和外人描写的上海人不一样,因为我懂上海人。没有什么其他意思。
记者:小毛、阿宝、沪生、蓓蒂,这些名字自然而然带出了他们的“出身”:工人阶级、资产阶级、革命子弟、知识分子……命名来自记忆,还是有意经营?
金宇澄:当然是有意经营的。取名主要是为了稍微的符合一下他们的身份。我的一个弟兄,过去工人阶级的子弟,弄堂里边他的小名叫“猫狗”,就等于像北方叫拴柱。猫狗就是好养活。当时普通老百姓给小朋友取的外号,和资产阶级家庭的孩子的外号是有区别的。
我要增加一些真实感,肯定名字也重新做过,所以和网上(版本)的名字很不一样。而且小说里有很多女人,也不能有重复,比如有芳的,最好别的女人就不要叫芳,因为怕混在一起了。
记者:阿宝、沪生、小毛的原型都是谁?
金宇澄:小毛的原型是我插队的时候,在火车上认识的,当时他就坐在我对面,我和他一起下乡。他家里就住在类似于“大自鸣钟”这块地方,插队后回到上海,就是看门、在食堂里做。我一直跟他有来往。这个人的死和小说里一样,一辈子没有结婚,死的时候,不到60岁,我们去看他,周围都是女人。
阿宝和沪生,都是由几个人捏起来的。阿宝死的情形是真实的,他妈妈问他要股票账户和密码,他当时非常悲痛,他一直以为自己不会死。他妈是没办法,他家里的房子是租赁房,要办理过户给侄子,不然他一死,国家就收掉了。问完以后,他妈妈就跑到外面抱着电线杆大哭。
记者:在《繁花》里,手绘地图和建筑示意图为什么那么重要?
金宇澄:地图是真实世界的坐标,也是故事场景的发生地,主人公们在此地出没。我写的时候,就会觉得地图会帮助读者,从视觉上增加一点情趣,帮助读者进入那个时代。
我在《上海文学》的时候,开过一个叫《城市地图》的专栏,要求每个作者就写他熟悉的街区,每个人都画一个地图。后来我发现,他们稿子都写得挺好,但画不来地图。《繁花》的单行本里,我画了20幅,16幅插图加上4幅地图,就是希望有点情趣吧。
记者:你不同意“城市无文化”的论调,为什么?
金宇澄:这是中国特色的结论吧。中国文学喜欢为城乡分类,写到城市,必然是资本主义,是阴暗、罪恶的。农村则是阳光、明亮、诗意、美好的。以往作家一写农民题材,家门口一条路,一侧是个猪圈,一侧一块菜地,房前屋后几棵大树,但不管如何歌颂赞美,还是单调。
我觉得城市里边更丰富,街上有各种各样店铺,不一样是风景吗?城市一直有炫目的生命,有好的故事。西方小说的大部分,都是书写城市的。乡土并不高出城市一等,乡土情感的发现、表达,与城市情感的途径是一样的,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写得好和不好之分。
记者:上海是最常受外人批评的城市,是否因为上海在文学中的建构远未完成?
金宇澄:上海是中国城市发展最丰富的地方,是都市的样板,上海的生活方式、市民状态,在中国很具代表性。人是城市的精神象征,要写好城市,应该深入小弄堂,看看人是怎么生活的。
我有8年时间在东北,我可能看上海比一直未离开上海的人看得更清楚些。我有时候上网看,对上海的历史很多人不了解,甚至很多人说全国人民养了上海多少年,所以我在小说里就做一些实事求是的交待,包括1949年以后,从电影厂,出版社,大学老师,翻译官,大量的机构和人才搬到北京。上海淮海路有一个非常高级的公寓,里边所有的暖气设备一解放就拆到北京去了。后来的几十年,因为备战,上海大量的工厂迁到北京、安徽等地,这些都是上海真实的经历。
所有城市知识分子相互之间沟通没问题。但这些知识分子用知识分子眼光来批判上海市民,就产生问题了。如果用市民的眼光对照市民,这样可能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