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自由区首页 >> 要闻 >> 正文
这里曾是“伊甸园”
2011-8-29 13:32:27    来源:21世纪教育    我要评论(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内缓缓的流淌,两河之间的部分被称作“美索不达米亚”,有人认为,这里就是《圣经》中描述的伊甸园。在这块光辉璀璨的土地上,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明——苏美尔文明。考古学家说,这一文明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3400年左右,苏美尔人建立起12个独立的城邦国家,其中的乌鲁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苏美尔人使用着人类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书写了人类第一部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此时,苏美尔人已经普遍使用牛拉犁进行耕作,公元前1400年时,牛拉犁传入中国。遗憾的是,到了自由民主的时代,伊拉克的天空笼罩着萨达姆独裁统治的阴云,文明的进程步履维艰,让光辉灿烂的古老的文明蒙尘。
  
  2003年4月,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推翻了萨达姆领导的复兴党独裁政权,在美国的推动下,伊拉克走上国家重建之路。二战以后,美国曾先后对德国、日本、阿富汗等国进行战后重建。德、日的战后重建非常成功,特别是日本,重建后,它很快实现了政治和社会稳定,完成了民主化改造。到1973年,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成功实现了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二次远航”。伊拉克能够复兴,成为亚洲西部的日本吗?布什曾以日本的重建为例,说明伊拉克的民主化也将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伊拉克的复兴之路,的确危机重重。
  
  一、权力真空
  
  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以后,伊拉克国家机构完全瘫痪,陷入权力真空。无政府状态让伊拉克危机四伏。据美国负责伊拉克重建事务办公室前负责人加纳中将说,在萨达姆政权倒台后短短几天内,前政府21个部委中17个被抢劫一空,巴格达60个警察局绝大部分也被抢个精光。
  
  与此同时,伊拉克政治秩序重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4月10日,美国国防部建立“伊拉克重建及人道主义救援办公室”(联盟驻伊拉克临时管理当局),退役将军杰伊·加纳被任命为办公室主任,负责伊拉克的重建。5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任命保罗·布雷默为总统特使,取代杰伊·加纳成为美国驻伊最高行政长官,领导伊拉克进行战后重建,以及组建过渡政府。保罗·布雷默任命了一个由25名成员组成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暂时管理伊拉克国家事务。“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制订并签署了《伊拉克国过渡时期管理法》,又称《伊拉克过渡宪法》。该宪法为伊拉克确立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战后政治框架,并明确了伊拉克政治重建的时间表。9月1日,“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正式公布“伊拉克过渡政府”25名部长名单。隔日,“过渡政府”成员在巴格达宣誓就职。这一时期“过渡政府”的部长须接受“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向其负责。“过渡政府”结束了伊拉克的无政府状态,成为伊拉克民主制转型的起点。
  
  2004年6月1日,联合国、美、伊三方协商推选产生以阿拉维为总理的伊拉克“临时政府”。6月28日,“伊拉克重建和人道救援办公室”和“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权力后,宣布解散。2005年1月30日,伊拉克举行大选。4月6日,库尔德族的军事领袖、跟萨达姆对抗了几十年的贾拉尔·塔拉巴尼被伊拉克议会选为“过渡政府”总统。这标志着伊拉克权力真空正式结束,开始向首届正式政府过渡。2006年5月20日,经过议会批准的伊拉克首届战后政府宣誓就职,贾瓦德·马利基出任总理,伊拉克基本完成了政治重建。
  
  伊拉克国家权力经历了“伊拉克重建和人道救援办公室”、“临时政府”、“正式政府”一系列的平稳交接。伊拉克顺利完成民主制转型。有人也许会说,战争是代价最大的一种“民主转型”的方式。但独裁政权不给人民希望的时候,人民还能盼望和选择什么?
  
  二、战后安全危机
  
  旧权威崩溃,新秩序尚未建立,暂时的混乱不可避免。萨达姆的追随者及其复兴党余孽不断地对联军发动袭击。境外伊斯兰激进分子不断浸入和骚扰。一些犯罪分子还使用唾手可得的各种武器在光天化日之下为非作歹,枪击事件昼夜不断,他们非法倒卖武器、哄抢银行、洗劫商店、盗抢汽车、绑架人质、拐卖妇女,可以说是无恶不作。伊拉克面临空前严峻的安全危机。为了应对安全危机,保罗·布雷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措施之一,清除复兴社会党。5月10日,保罗·布雷默签署第一号命令《伊拉克社会的非复兴社会党化》,要求“解散复兴社会党,清除其组织结构,并把其领导人从拥有权力和责任的职位上清除掉”,同时还要求他任命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搜集复兴党的组织结构及其成员的信息。
  
  措施之二,解散前政府。5月23日,保罗·布雷默签署第二号命令《解散政府机构》,要求解散伊拉克所有涉及安全、国防、信息和情报的机构及附属组织,包括“伊拉克38.5万人正规军和共和国卫队、28.5万人警察和国内安全部队、50万人总统特别卫队”。
  
  措施之三,武器管制。5月23日,保罗·布雷默签署武器控制令,规定除联军临时占领当局监督下的伊拉克警察、安全和军事人员外,任何人不得“拥有、携带、藏匿、买卖、赠与或者交换重型武器”。为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保罗·布雷默下令暂时控制边界,限制人员流动。
  
  措施之四,组建新军队。从8月起,联军临时占领当局开始建立一支新的伊拉克军队,用以防御“伊拉克境内的土地、水源,或毗邻的领空”及用于防御目的的建筑物。9月,联军临时占领当局着手建立一支能够与联军合作的伊拉克民防部队,以有效对付“复兴社会党残余势力及恐怖分子图谋削弱伊拉克安全而发动的持续不断的袭击和破坏行为”。
  
  措施之五,增加驻军和加强执法力度。四五月间,美国国防部不断向巴格达派驻步兵和宪兵,使其驻军达到2.5万名。美军不但在加油站、市场等公共场所加强警戒、维持秩序,而且逐步把人员和车辆部署到普通居民区。为了收缴非法武器,美军增加巡逻次数,沿路设置关卡检查车辆和行人的相关证件,并频繁对各种民间市场进行突击搜查。作为一种震慑手段,美军警告将开枪制止任何偷盗和抢劫行为。
  
  措施之六,招回刑事警察。为了克服人手不足、语言不通、情况不熟等现实问题,美军又把部分伊拉克刑事警察召集起来,组成联合巡逻队,共同打击不法和犯罪活动,搜捕在逃刑事犯。这些措施既降低了美军同伊拉克人发生误会和冲突的风险,又提高了维持治安的效率。
  
  此外,美国加速恢复各政府机关的运转,动员公务员返回工作岗位并为他们提前支付工资。这一措施缓解了战后伊拉克民众失业的严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巴格达市民生活状况的持续恶化,缓解了民众不满和躁动情绪,消除了一些滋生事端的不稳定因素。在应对安全危机过程中,美军与伊拉克人建立了良好的军民关系,增进了相互间的信任。BBC在2009年2月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伊拉克人对未来有更多的憧憬。现在伊拉克人主要担心经济和工作等传统的问题。
  
  三、教派矛盾
  
  伊拉克人口约2880万(2005年),其中阿拉伯人约占76%(什叶派约占61%,逊尼派约占15%),库尔德人约占17.5%,主要为逊尼派穆斯林。他们分别聚居在伊拉克三大区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萨达姆时期,人数占劣势的逊尼派长期掌权,对人口占多数的什叶派宗教学校、出版物严加控制,并对其宗教人士进行打压。什叶派希望把伊拉克建成“伊朗式”的政教合一国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遭到萨达姆政权的严厉镇压。萨达姆倒台后,逊尼派失势,原有的宗教平衡被打破,一些什叶派激进分子也趁机报复逊尼派。尤其在2005年下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什叶派和逊尼派发生了惨烈的内斗,平民大量伤亡。2006年2月22日,伊拉克什叶派圣地阿里·哈迪清真寺发生炸弹爆炸,举世闻名的金色穹顶招致“灭顶之灾”。金顶惨案发生后,伊拉克境内近168座逊尼派清真寺在不到24小时内连遭攻击,上百名无辜者相继丧生,70万人逃亡。两个教派之间的仇恨似乎不共戴天。
  
  教派矛盾增加了政治重建的难度。2006年5月,首届伊拉克政府宣誓就职,伊拉克基本完成了政治重建。但因逊尼派抵制选举,逊尼派未能参与伊拉克政府核心。令人惊奇的是,2007年7月发生了戏剧性转变,原来互相厮杀的两派什叶派和逊尼派达成和解,联合反恐,和平很快来到伊拉克,并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
  
  这应该归功于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制度提供了无需流血,就能和平解决争端的理性方式。起初,什叶派和逊尼派都对选举持怀疑态度,人数较少的逊尼派更怀有一种“数量劣势下的恐惧心理”。随着伊拉克民主的发展,两派都清醒地意识到,抵制选举,就是将自己排除在政治棋局之外的自我边缘化。为了鼓励两派参加选举,伊拉克还修改了宪法,加强各省自治,给予各省更多的经济自主权,将国家预算的一大部分,按人口数量,分发到各省,由省长自行支配使用。此举显然获得了成功。
  
  民主选举还使得基地组织与逊尼派武装决裂。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反恐专家尼克·阿拉莫斯说,早在2006年1月,逊尼派武装组织就已经与“基地”组织决裂了。逊尼派反美武装原本欢迎国外的“基地”成员到伊拉克参与反美活动,但逊尼派改变立场,支持逊尼派民众参加2005年12月份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而“基地”对此持坚决反对的立场。这一分歧导致双方正式决裂。
  
  四、分离主义危机
  
  伊拉克教派矛盾的直接后果就是增加了伊拉克国家分裂和内战的危险。伊拉克境内约有35个部族联盟。南部多为阿拉伯什叶派穆斯林,西部是原来处于统治地位的阿拉伯逊尼派,北部是自治的库尔德人,还有基督徒、土库曼亚述族人和亚美尼亚人等,它们构成了复杂的伊拉克国家图景。
  
  库尔德人一直有着强烈的分离主义倾向。1991年以后,库尔德人取得了事实上的自治地位,但一直担心自己在阿拉伯人为主的伊拉克沦为“二等公民”。伊拉克战争后,库尔德人不仅要求保留库尔德人的地方武装,也没有放弃建立独立的库尔德斯坦的要求。2004年,伊拉克库尔德人社会团体向联合国递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就库尔德独立举行全民公决请愿书说,“库尔德斯坦是被迫并入伊拉克的,完全没有尊重库尔德人的愿望;在过去的80年里,库尔德人遭受了伊拉克政权的压迫、奴役和屠杀”。库尔德公投运动协调人阿尔迪·拉西迪甚至说:“独立是库尔德人的目标”。
  
  如何才能既保持伊拉克的独立,又最大限度的满足库尔德人的要求呢?联邦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这正是“过渡宪法”确立的政治框架。联邦制既尊重民族群体保留自身文化特色的愿望,又承认这些群体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利,同时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把这些族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瑞士、加拿大等国的历史经验来看,联邦制在包容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方面的确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这些国家不仅以和平、民主的方式平息了由于民族认同问题上的矛盾而引发的冲突,而且在较高程度上保护了其经济的繁荣和公民的个人自由。另外,联邦制可以使地方或地区性权力中心根据自身需要而不是中央政府的指令来筹集和使用资金,以发展地方或地区的各项事业。可以说,在多民族的国家实行联邦制既尊重了个人权利和自由,也淡化和抚慰了民族主义分离倾向。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伊拉克可以通过建立联邦制来实现稳定的政治前景,因为联邦制通常是保护国家统一的有效办法,它能发挥政治缓冲作用,防止控制国家中央政府的多数集团滥用职权侵犯少数群体。
  
  五、人道主义危机
  
  战争以及国内动荡会造成人道主义危机,伊拉克也不例外。伊拉克战争爆发以后的很长时间,很多伊拉克老百姓生活困难,缺乏干净的饮用水,没有充足的食物,医疗条件恶劣,盗窃、暴力冲突此起彼伏,一些人甚至因此而丧命。根据维基解密的数据,2004年至2009年的六年间,伊拉克战争共造成28.5万人死伤,其中至少有10.9万人死亡。在死亡者中,除了有3700多名驻伊美军及联军士兵、2.4万名“敌人”、1.5万名伊拉克安全部队成员,还有多达6.6万名平民。2007年4月,有联合国官员表示,伊拉克有400万人流离失所,其中,有200万伊拉克人逃离至其邻国,有200万被迫迁离往日的家园,他们都急需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供给。
  
  全世界都在关注伊拉克的人道状况。2003年5月,世界粮食组织向伊拉克运送50万吨粮食,其后两个月运送了60万吨,以保证伊拉克老百姓在战时三个月的粮食需要。与此同时,联合国取消了一部分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恢复了国际贸易和投资,包括石油出口。2008年6月,联合国向伊拉克派遣常住人员,帮助伊拉克改革公共健康体系。此外,联军在维护伊拉克的安全秩序,并帮助伊拉克进行政治重建;各国也在举行会议,帮助伊拉克恢复经济。
  
  世界粮食组织(WorldFoodProgramme)于2008年11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约有3.1%的伊拉克家庭,约93000人,生活在“食物不安全”的饥饿状态下。这与2005年调查得到的15.4%的数据相比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该组织还发现,如果没有公共分配制度每月向90%的伊拉克人分配定量食物,将有640万人处于食品不安全的处境中。
  
  六、经济重建
  
  伊拉克民主的发展有赖于经济重建的成功。早在战争期间,联军就开始保护伊拉克石油工业和基础设施免遭萨达姆邪恶势力的破坏。战争结束后,美国及其盟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交通、电力供应、民用设施,作为伊拉克经济重建基础。2003年5月22日,联合国通过第1483号决议,授权美、英进行伊拉克重建,并寻求更多国家的财政支援。该决议解除了除武器禁运以外的所有经济制裁,使伊拉克具备了经济建设的外部环境。这以后,伊拉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经济重建。
  
  1,建立自由市场经济。2003年6月8日,保罗·布雷默签署贸易自由命令,要求“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取消伊拉克进出口商品的关税、进口税、特许税及类似的商品附加税,以及其他一切限制”。此外,还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外国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命令,意在为吸引外国投资创造有利条件,进而促进伊拉克的重建。
  
  2,改革银行体制。为了维持内部市场价格稳定,建立一个稳定的、竞争性的金融制度,联盟当局对银行体制进行改革。改革后,伊拉克中央银行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信用和货币政策不再受到政治或者政府干预。2003年7月,伊拉克贸易银行成立,服务于伊拉克进出口行业,以及有效利用伊拉克发展基金,复兴伊拉克经济。
  
  3,取得各国捐助。2003年10月,联合国伊拉克重建捐助国会议在马德里召开,与会各方共向伊拉克重建认捐约330亿美元。为协调国际社会对伊援助,启动马德里伊拉克捐助国会议核准的伊重建国际捐助基金,2004年2月,伊拉克、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以及联合国、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阿盟、欧盟委员会等38个国家和国际机构在阿联酋举行了援助伊拉克重建基金国际协调机制(IRFFI)首次会议。各方共向IRFFI认捐10亿美元,其中美国、卡塔尔、瑞典、韩国、西班牙、挪威、印度、科威特、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欧盟、日本等13国成为捐助方委员会正式成员。据后来资料统计,伊拉克共花费重建资金约1200亿美元,其中美国投入537亿美元,伊拉克自己投入500多亿美元,其余170亿美元来自国际社会的捐赠。
  
  伊拉克经济重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军占领伊拉克的2003年,伊拉克经济就开始高速发展。2004年伊拉克GDP同比增长60.2%,到2004年底,伊拉克的薪资和退休金约为萨达姆时期的310倍。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伊拉克的经济仍然持续好转,逃到国外的伊拉克人大批返乡,汽车市场购销两旺,房地产业十分红火。巴格达等大城市的房价几乎每天都在上涨,2008年伊拉克的石油收入增加了55%。布鲁金斯研究机构的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1月,伊拉克有130万固定电话用户和1950万手机用户;在战前,只有83万固定电话用户,没有手机用户。目前伊拉克有160万的互联网用户,战前只有4600个用户。
  
  美国在伊拉克建立了自由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能够发展和培育民主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被看作是民主制度的经济基础。至此,伊拉克已经拥有了现代文明的两大基础设施——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这也意味着伊拉克成功实现与现代文明接轨,走上了文明复兴的历史轨道。
  
  美国为了剿灭萨达姆独裁政权,做出了巨大的牺牲:4419名美军士兵阵亡,3.2万名美军士兵受伤,7630亿美元用于军费,537亿美元用于重建伊拉克。一定有中国人会想:美国肯定时要长期侵占伊拉克的领土、掠夺伊拉克的石油资源、荼毒伊拉克的人民。但是,当自由民主之光降临伊拉克,美军作战部队在2010年8月31日之前全部撤离伊拉克。美军做了他们该做的事,就离去了,并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直以来,美国热衷于在全球推行自由和民主,乐此不疲。他们到底为了嘛呢?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曾说:“在伊拉克实行的民主将会成功……人们看到每个国家都能获得自由。在中东的心脏地带建立一个自由的新伊拉克,将成为全球民主革命中重要的转折点”。作为这个星球上最文明和先进的国家,他们相信民主将会给人类带来福祉。在民主国家之间发生矛盾时,它们更倾向于用和平,而不是武力的方式解决,但在与非民主国家之间却可能发生战争。对外扩张民主,也是美国加强其国家安全的一种途径。200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提出对可能危及美国及其人民的恐怖分子采取先发制人打击的同时,也表示美国“将对国际恐怖主义发动一场意识形态之战,以赢得这场战争”。今天,“扩张民主,作为对外政策目标之一,已越来越为国际社会的大多数所接受”。(作者:信力建)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