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要闻 >> 热点新闻 >> 头条 >> 正文
“三公”公开又如何
2011-7-22 13:54:06    来源:自由谈    我要评论(

    [导读:今年3月,国务院明令要求98个中央部门公开“三公”数据,截至昨天已有61家端出了自己的账本,进程接近2/3。在唯恐成为最后一名的担心和舆论压力之下,想必接下来会呈加速度状态,本周内完成可期。 但已经公开的并不能让民众满意,而要真正借此监督政府花钱,仅仅公开还不够。]

 

    “三公消费”不得不公开

 

    “三公消费”,并非政府财政预算决算中的某个特定项目,而是“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总称。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如贪污受贿、贪赃枉法那么危害深重,但“三公消费”却更普遍。

 

    一、“三公消费”变“三公私用”现象由来已久。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三公消费”,政府要运转、要运行,肯定有一些相关的运行费用,包括职务运行费用。但是这个费用在世界各国是严格限制的,比如说像公车,发达国家几乎没有一般的公务用车,在欧洲很多国家,连部长、司长都没有专车,完全是开着自家车上下班,在公务活动中有一些自己用的公务用车,但数量很少。

 

    但在中国则不然。在媒体报道中,有的乡政府前几年每天平均公款吃喝一、两桌,花不到千元;如今平均每天要吃五、六桌花四、五千元;原来乡上最多只有一辆破吉普,现在拥有四、五辆中高级越野;原来领导干部最多到县城开个会游一游,如今带着家属、情人天南海北到处跑,美其名曰学习考察。一个小小的乡政府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县政府、市政府了。

 

    二、不仅民众不知,连官方也拿不出真实数据。

 

    但到底“三公消费”有多少,却没人说得清。早在前年坊间曾流传过全国每年“三公经费”高达9000亿元天文数字,虽然后来相关人士出来申明,查无实据属于以讹传讹,但老百姓质疑之声一直未曾消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连官方也拿不出一个实实在在的数据,至今仍是一笔糊涂账。

 

    3月,北京市财政局公布全市公车数量。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有数为62026辆。此举再次引发民众对公车消费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公车消费每年高达3000亿元,超过全国每年的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的总和,甚至超过军费开支。

 

    三、公民意识觉醒,政府没法再像以前一样躲在暗处花钱。

 

    要求公开三公消费,其实源于公民意识的觉醒。公共财政开支的公开透明,是一种大势。社会发展有这个时代要求,公众关切有这个知情需要,舆论监督有这个着力点。公众所以如此关注三公消费,正是因为这笔开支源于纳税人的血汗钱。公众深知血汗钱来之不易,也明白“开门七件事”,政府也有正常开销,只是希望能够把不该花的留下来,把能节省的钱省下来。

 

    离真正的公开还存在距离

 

    千呼万唤,“三公经费”数据总算公之于众了,但赢得的不是公众的理解,而是更多的猜测和质疑,这可能令有关部委始料未及。

 

    一、问责缺位:“清水衙门”先公开,“富裕”部门不公开怎么办?

 

    国务院三令五申,中央部门要把“三公”经费在6月份向社会公开。遗憾的是过了6月,除科技部外,其他中央单位还没有主动公开自己的“三公”经费。迟滞、笼统地公开,无疑会架空“三公”经费公开的社会意义。如果有些部门再拖上几个月公开,那么,今年的“三公”经费也都花得差不多了。

 

    “三公”经费公开究竟卡在哪里?现在看来,首先是对公开的时间缺乏问责等硬性约束机制,也就是说“三公”经费公开虽然定在6月份,但如果有些部门不及时公开,上级部门也难以处理。这也让更多的部门心存侥幸,要等等看其他部门怎么公开。这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往往是中国工程院这样的“清水衙门”率先公开“三公”支出,而那些“富裕”的部门则要观察风向,避免一上来就成为众矢之的。

 

    二、标准模糊:哪些算“三公消费”由各部门自己说了算?

 

    住建部18日公布“三公经费”账单。在公务接待费方面,去年决算和今年预算分别仅为26.07万元和13.95万元。而中科院去年公务接待费为9995万元,平均每天接待费为27万元,比住建部全年还多1万元。民众当然希望看到更低的数字,问题是这可信吗?一个乡镇的接待费一年恐怕都不止13万。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住建部的“三公经费”和中科院的不是一个概念。

 

    这种情况在7月1日财政部公布的“三公”经费中也有。财政部公布2010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这个数字公众觉得低了,因为要注意这里的一个前提———“中央机关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言外之意是“非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不在其中。在这样一个狭小而模糊的“三公”标准之下,中央机关就不得不发挥聪明才智,自己去理解“三公”的标准,于是出现了畸高畸低的数字。

 

    三、细则不清:老百姓看不懂数字笼统的“模糊账”怎么办?

 

    从中央部门已公布的“三公经费”看,除审计署细化到每辆公车的平均费用外,大多数部门只是交代几个简单数据。由于目前还缺乏相对客观的比较标准,尤其是各部门对“三公消费”的解释惜墨如金,语焉不详,公众既看不出这些花费是否真实,也难以判断这些花费是否合理。

 

    公开“三公经费”,自然不是为了让民众看个热闹,而是要让民众看清“门道”,进而监督政府部门的花钱行为。所以,当前有关部门需要做的是,多做一些解读、解释,让民众充分地看懂这些已公布的数据,不能让好不容易呼吁来的公开,在民众的一头雾水中结束。

 

    公开不应成为形象工程

 

    公开“三公经费”当然是有意义的,越详细越有意义。但这仅是跨出了第一步,还须更多制度变革和配套措施的完善,不然就会成为又一形象工程。

 

    一、如果公开之后有问题也不处理,公开的意义何在?

 

    就算公布了具体详实的“三公”账单,也不等同于实现有效监督。应该说,公开只是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有了知情权并不等于有了监督权,更不等于有了制约权。只有后续的审计、问责等配套措施立即跟进,才能实现公开“三公”支出的初衷。

 

    “三公消费”数字报完以后,如果查出来有些部门胡报乱报数字,却没有任何部门的领导干部受到惩处,对部门的权力职位也没什么影响,这样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所以说,惩处制度至关重要,要整治“三公消费”必须下决心建立一整套配套制度,如果不公开、假公开,公开数字不真实,部门就要负责,特别是主管领导要负责,这样对“三公消费”蔓延的这种现象有一种警示作用,使这些人不敢再在“三公消费”数字公开方面弄虚作假。

 

    二、如今公开只因上级指令,没有第三方监督无法长久

 

    目前公开公布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上级的(国务院),而人大在目前的运作中,实际上也只是“批准”的职能,似乎并没有起到监督的效果。要真正遏制“三公消费”现象,监督是重要的,不能只通过政府部门自身监督,而是必须引入第三方监督。

 

    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各个部门的“三公消费”的预算、决算,必须通过人大常委会审批,必须在以后的制作安排过程中让人大做一个财政预算,特别是在“三公消费”方面有一个主要的监督机构。二是每年坚决公开“三公消费”的一些预算的注资,进行社会舆论监督、媒体监督和公众监督。

 

    三、建立透明的财政预算制度,从源头管住花钱的手

 

    “三公消费”的数字由各部委报上之后,如果能在审批环节就控制住,也就没有过度“三公消费”的条件了。要保证这点得解决几个问题:由谁来审批,谁对审批进行审查,如果审查不实,应如何追究?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之策还要摈除财政预算的不公开不透明。作为影响最广泛的公共事务,财政预算不仅是简单分配政府资源的工作,还是民众参与政治的一个实际步骤,某种程度就是民主的试金石。唯有扩大公民与人大代表们的话语权,让他们有机会参与编制和审议政府预算,才能真正使涉及到公众切身利益的财政开支不会成为一笔胡涂帐。

 

    目前来看,公众除了大声呼吁,能做的事情也许并不多。但这种呼吁在任何一个有责任感和廉耻感的公职人员耳里,应该自有其分量。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