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论药家鑫案起初动怒了多少民众的愤慨,最后又获得了多少网友的怜悯。
单就“在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之后,已对药家鑫执行死刑”这一结局而言,所有为张妙驳正过的良知算是得到了最佳形式的答复。一切喧哗理应归于平静。
药家鑫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当悲剧发生的刹那,就注定要催发一整个残局。
也许用不了多久,“药家鑫”这个名字就会从大家的脑海淡去无痕。张的无辜,药的代价,阴情阳债皆已划清,从此背道而驰,两不相欠。
在药家鑫生命迟暮之际,已流下痛彻肺腑的悔泪。他的可鄙,可恨,和王辉的“药不死,妻不葬”形成了一种赤裸而鲜明的对垒。如果把药家鑫案比作一场凄惨的战役,药家鑫被执死刑,除了两败俱伤,余存下来的悲哀就绝不仅仅是悼祭与流离。
人生的三大悲事,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分别笼罩在两个家庭中,宿命也好,意外也罢,告慰和救赎以它最得体的方式各就各位。“民意”的声讨,无非是为逝去的张妙打抱不平,对残忍的药家鑫切齿痛恨,而法律所承载的也无非是对人类凌驾于道德之上最底线的约束和制裁,与罪情遥相对应,无可厚非。
所有沦陷后的侥幸,猖狂过的丑恶,都别试图获得意外的宽恕。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药家鑫一死,将彼此的不幸浓缩到一个点。愈发警示我们珍惜生命,珍惜当下,珍惜每一种熟悉与陌生。
没有无缘无故的慈悲,就像尼采所言,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更像斯托夫人所言,最痛苦的泪水从坟墓里流出,为了还没有说出口的话和还没有做完的事。
用死刑坚定不移地送走一位“才华横溢”本应前途无量的青年,毕竟不是这个社会的本意,药之死,响彻全国,药之父母,眼睁睁地望着其儿因冲动,无知,愚蠢,丧失理性而在他们面前陨落成灾。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离弃,也是一扇值得家庭,教育,和社会沉重反思的闸门。避免太重视“技能崇拜”,心理发展意识太弱化的武断做法。粗暴管理,强权家长,是最具破坏性“温床”和“障碍”,而并非美其名曰的“爱”。
纵观药家鑫案的林林总总,从专家的“激情杀人论”到5位教授联名上书“刀下留人”从西安音乐学院学生集体为药家鑫请愿到院方拥护法院判决的声明,到一些知识分子建议以药家鑫案开始废除死刑到药家鑫之父开微博向全国人民道歉,事关该案的每一次或大或小的反对声,都触动着社会各方的敏感神经,声声入耳。大家害怕的仅仅是这个社会真的被丛林法则主宰,弱者彻底丧失法律的庇吗?非也。
美剧《越狱》里,主角之一林肯被判蓄意谋杀副总统的弟弟,在被施行电刑之前,监狱长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说,无论如何,今天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并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这是中国式悲剧的一座完美丰碑,不因为它触动了亿万国民的心,不因为里面的角色和剧情多么曲折,热闹。只因为它以悲剧应有的方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