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卷土重来带来什么
2012-12-18 10:21:49 来源:天下 我要评论()
作者:黄文炜
在12月16日的众议院选举中,日本自民党大获全胜,这就意味着那位五年前喊肚子疼的人又回来了,他就是安倍晋三,今天他卷土重来,自民党也卷土重来。安倍将给日本带来什么,又将给中日关系带来什么呢?
现在的安倍看起来比虽然比五年前老态了些,但是明显健康了些。安倍与自民党能够回归政权的首要原因自然是民主党执政三年多,当初的承诺都抛到九霄云外了,三年多三位首相登场,其结果都可称狼狈败退,野田还算有些男子汉味道,显得壮烈些,最终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突然宣布解散众议院。
于是安倍又得到了一次历史性的机会。六年前,安倍当选首相时,首先访问北京,促成了破冰之旅的美谈,为中日恢复高层来往做出了贡献。而今天安倍的风向转换了,据说上台伊始就要访美,展示重视美日同盟的姿态,他可能会派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同期访问中国,以示一种外交平衡,但是中方可能不会买他的帐。
安倍多年前就一再表态,参拜靖国神社是理所当然的事,在上次首相在任期间,他虽然他忍住了,不曾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但是一直坚持必须参拜靖国神社的立场。这点让人担心他会进一步激怒中国,让先前因钓鱼岛问题而陷于冰点的中日关系再度挂霜。不过不妨乐观地看问题,反正中日关系已经坏到极点了,说不定会出现“负负得正”的奇迹。中日之间最大的纽带就是经济,在9·16大规模反日游行中,中国各地的日系商场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现在都已经奇迹般地恢复营业了,像以往一样顾客盈门,让世人怀疑中国人实在多变忘性。对于日方来说,无论如何中国这个市场是不忍放弃的,在中国尝到了众多甜头的既得利益者更是不愿意放弃多年辛苦打下的地盘,而选择继续在中国求生存和发展。安倍新政权不得不顾及日本经济界在中国的既得利益。
关于日本国内情势,安倍上台后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修改宪法,关于这点在日本国内是极有争论的,包括美国媒体在内,都发出日本走向右倾化的告诫之声。自民党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将是把自卫队改建成“国防军”,如此一来,日本真要走上“正常国家”的轨道了。另外一点可以预见的是,在亚洲地域,安倍政权将加强和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有争端的菲律宾,与中国有经济竞争关系的印度等国的合作关系,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日本敢于贸然攻击中国,只是出于对中国的过多的戒备以及自卫心理而采取的对策。
六年前,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日本人为何选择安倍晋三》,分析安倍上台的一个重要因素——迎合了日本人的从众心理和集团心理,自觉软弱的日本民众渴望另一个强势政治首脑的出现,想找一个强硬的领路人,而安倍就是这样一个合适的人选。可以说,今天安倍重新上台,还是这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自从小泉纯一郎之后,日本没有出现过强势领导者,而安倍对外强硬,比起这三年民主党的三位首相,安倍符合渴望出现一个“强有力日本领导者”的民众的心理需求。
那么日本的“右倾化”,是否意味着一种危险?其实,也不尽然,战后六十多年,日本一直是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在外交上处于被动的地位,一直是单腿走路的状态。与其说日本要成为一个军事强国,不如说日本首先是在争取一种国际地位。日本的军事能力也许是过硬的,但是在情报收集等方面过于依赖美国,也可以说并没有多少的主见。在对付朝鲜的发射导弹问题上可见一斑。12月12日早上朝鲜发射导弹,日本是在发射后的两分钟才得到美国方面传来的消息,完全是被朝鲜耍了,导弹发射前,朝鲜放出的情报烟幕弹完全是牵着日本的鼻子走的。
就算安倍和自民党很“右”,可以断定的是,日本走军国主义老路的担心是多余的。对于日本来说,更多的内政问题等待新政权来处理,消费税、是否加入PTT、核电站问题等。眼下中日关系由于存在领土争端陷于严峻的境地。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以来,中日总是有夸大对方的敌意的倾向,双方自卫心理严重,对对手过于戒备,使得中日关系异常脆弱,难以沟通。从乐观的角度看问题,中国无需担忧“日本威胁”,在安倍新政权下,中日两国也许可以先吵架、后协商。
在12月16日的众议院选举中,日本自民党大获全胜,这就意味着那位五年前喊肚子疼的人又回来了,他就是安倍晋三,今天他卷土重来,自民党也卷土重来。安倍将给日本带来什么,又将给中日关系带来什么呢?
现在的安倍看起来比虽然比五年前老态了些,但是明显健康了些。安倍与自民党能够回归政权的首要原因自然是民主党执政三年多,当初的承诺都抛到九霄云外了,三年多三位首相登场,其结果都可称狼狈败退,野田还算有些男子汉味道,显得壮烈些,最终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突然宣布解散众议院。
于是安倍又得到了一次历史性的机会。六年前,安倍当选首相时,首先访问北京,促成了破冰之旅的美谈,为中日恢复高层来往做出了贡献。而今天安倍的风向转换了,据说上台伊始就要访美,展示重视美日同盟的姿态,他可能会派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同期访问中国,以示一种外交平衡,但是中方可能不会买他的帐。
安倍多年前就一再表态,参拜靖国神社是理所当然的事,在上次首相在任期间,他虽然他忍住了,不曾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但是一直坚持必须参拜靖国神社的立场。这点让人担心他会进一步激怒中国,让先前因钓鱼岛问题而陷于冰点的中日关系再度挂霜。不过不妨乐观地看问题,反正中日关系已经坏到极点了,说不定会出现“负负得正”的奇迹。中日之间最大的纽带就是经济,在9·16大规模反日游行中,中国各地的日系商场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现在都已经奇迹般地恢复营业了,像以往一样顾客盈门,让世人怀疑中国人实在多变忘性。对于日方来说,无论如何中国这个市场是不忍放弃的,在中国尝到了众多甜头的既得利益者更是不愿意放弃多年辛苦打下的地盘,而选择继续在中国求生存和发展。安倍新政权不得不顾及日本经济界在中国的既得利益。
关于日本国内情势,安倍上台后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修改宪法,关于这点在日本国内是极有争论的,包括美国媒体在内,都发出日本走向右倾化的告诫之声。自民党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将是把自卫队改建成“国防军”,如此一来,日本真要走上“正常国家”的轨道了。另外一点可以预见的是,在亚洲地域,安倍政权将加强和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有争端的菲律宾,与中国有经济竞争关系的印度等国的合作关系,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日本敢于贸然攻击中国,只是出于对中国的过多的戒备以及自卫心理而采取的对策。
六年前,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日本人为何选择安倍晋三》,分析安倍上台的一个重要因素——迎合了日本人的从众心理和集团心理,自觉软弱的日本民众渴望另一个强势政治首脑的出现,想找一个强硬的领路人,而安倍就是这样一个合适的人选。可以说,今天安倍重新上台,还是这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自从小泉纯一郎之后,日本没有出现过强势领导者,而安倍对外强硬,比起这三年民主党的三位首相,安倍符合渴望出现一个“强有力日本领导者”的民众的心理需求。
那么日本的“右倾化”,是否意味着一种危险?其实,也不尽然,战后六十多年,日本一直是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在外交上处于被动的地位,一直是单腿走路的状态。与其说日本要成为一个军事强国,不如说日本首先是在争取一种国际地位。日本的军事能力也许是过硬的,但是在情报收集等方面过于依赖美国,也可以说并没有多少的主见。在对付朝鲜的发射导弹问题上可见一斑。12月12日早上朝鲜发射导弹,日本是在发射后的两分钟才得到美国方面传来的消息,完全是被朝鲜耍了,导弹发射前,朝鲜放出的情报烟幕弹完全是牵着日本的鼻子走的。
就算安倍和自民党很“右”,可以断定的是,日本走军国主义老路的担心是多余的。对于日本来说,更多的内政问题等待新政权来处理,消费税、是否加入PTT、核电站问题等。眼下中日关系由于存在领土争端陷于严峻的境地。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以来,中日总是有夸大对方的敌意的倾向,双方自卫心理严重,对对手过于戒备,使得中日关系异常脆弱,难以沟通。从乐观的角度看问题,中国无需担忧“日本威胁”,在安倍新政权下,中日两国也许可以先吵架、后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