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推荐 >> 论坛 >> 列表 >> 正文
日本处理地震核泄漏事故中的五大失误
2011-3-16 10:55:29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近日,日本大地震牵动着全世界人们敏感的神经,尤其是身为日本近邻的中国人,对于日本此次千年不遇的大地震更是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媒体与网络上关于日本人面对强震的淡定与秩序的报道不绝于缕,对日本面对突发能力的国民素质更是给予广泛的赞誉。不过,从这四天日本人应对危机的表现与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来说,也反映出日本在面对危机尤其是核泄漏过程中的某些失误,尽管事态朝着最坏方面进展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其危害性却不可小觑,有必要引起全世界那些正在利用核能或正准备开发核能的国家和政府的警惕和反思。
  
  第一大失误:日本利用核电方面的一流技术令日本国民普遍对核电站的安全性过于自信。
  
  众所周知,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因为它有可能对周围的空气与人群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巨大伤害依然是笼罩在人类上空无法排遣的阴影。日本核电站众多,核电技术也相当成熟,安全性能在全球也几乎是最高,长期的安全运行让日本政府与国民对核电站的安全有着极其强烈的自信心。如果不是此次核泄漏,几乎没有一个日本人会认为自己的核电站会受到核泄漏的威胁。
  
  第二大失误:对福岛核电站的设备设施与安全性能缺乏充分的重视。
  
  据报道,此次发生核泄漏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是60年代设计、1971年建成的老式核电站,其安全理念和防护措施介于切尔诺贝利和中国核电站的压水堆之间。由于缺乏外部厚实安全壳,只有内部钢安全壳,让其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防护措施仍存在一定问题。由于日本的核电技术世界一流,也由于日本从未发生过核泄漏事故,日本政府与相关专家对于福岛核电站的设备设施过于乐观,没有采取非常紧急有效的措施。
  
  第三大失误:对地震引发核电站安全的危害性估计不足。
  
  据日本官方说,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核电站会自动停止工作,当人们都乐观地估计此次大地震对核电站不会造成多大损失时,却接二连三地发生机组爆炸,不仅发生了核泄漏,而且事态正朝着难以控制的方向发展。按正常情况,核电站停止工作后,需要对堆芯进行冷却,因为核燃料有自衰变余热,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冷却,会使得堆芯达到上千度的温度,导致核燃料棒融化,然后是烧穿外层保护的钢壳、混凝土结构等,造成核泄漏。在这次强烈地震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的外电网全部瘫痪了,自身的应急柴油发电机在运行一小时后,也因为海啸的袭击而全部丧失,这就导致失去所有外部电源供应,堆芯失去强迫冷却手段。从此次福岛核电站的机组爆炸与核泄漏来看,至少暴露出日本在强震对核电站的破坏性存在严重不足,缺乏应对重大危机的预判能力。
  
  第四大失误:日本领导人的综合应对能力不足。
  
  大地震发生后,当国外媒体纷纷询问核电设施的安全问题时,日本首相菅直人非常乐观,认为对核电站不会有什么影响。而当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后,面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关切和主动协助时,菅直人却力称没泄漏辐射证据,婉拒了美国的帮助,最终酿成核电站机组的持结爆炸。截止15日,已经有190人遭到核泄辐射,导致太平洋沿海各国恐慌。核电站事故的不断升级,核泄漏的不断扩散,应该说跟以菅直人为首的日本政府的大意与失职有重要的关系。
  
  第五大失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面对核泄漏时缺乏统一协调的步调与措施。
  
  这主要表现为:1,自卫队救援迟缓,对地震的危害性意识不足。地震发生当天,日本自卫队才派出8000人参与救灾,虽然两天后增加到100000人,但却已错过最佳救援时间,直接导致3300多人罹难与4700人失踪的巨大灾难。2,东京电力公司的危机处理能力值得怀疑。面对危机,先是过于乐观,其后当爆炸发生后,又不能在第一时间内上报相关信息。面对第一、二、四号机组的先后爆炸,东电公司态度前后矛盾,其低劣的应对能力受到首相菅直人的怒斥。3,地方官员面对危机的表态口径不一,令人怀疑政府官员的公信力与诚信度。核电站爆炸发生后,15日下午13时发表的核辐射监测报告说,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核物质已经飘至东京,东京地区的放射线量已经超过了往常的20倍,而且继续处于上升的趋势。但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表谈话说,目前的这些核辐射量不会对健康构成危险。但随后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却宣布,幅射量已达危害人体标准。面对危机,同为政府高官的石原与官枝却发表相佐的意见,令日本国民无所适从。
  
  就在本文写作前,东京电力公司15日10点发布消息称,无法向福岛第一核电站4号机组的核废料存储池注水,也没能掌握水温和水位。这不免让人们本已紧张的神经绷得更紧。虽然目前还无法判断此次核泄漏事故最后以何种结局收场,但我们不得不面对最坏的心理预期:一旦福岛核电站难以控制,核电站周围广泛地区在未来数十年将不适宜人类居住,而且有可能会导致“数万人因患癌症而死”。但愿这样的结果不要发生!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