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博客频道 >> 焦点博文 >> 正文
虎门大桥礼赞
2009-7-4 9:37:32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虎门大桥的修建反应了科学与经济的发展,彰显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拥有广袤的土地,这里的肥田沃野,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可是,让我们感到不满的也是这片土地,因为高耸的大山,纵横的河流,常常阻碍和束缚我们的自由。我们不能不依赖这片土地,但又在想方设法改造这片土地,因此,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曾经留下过许许多多的杰作,我在这里叙说的横跨珠江口的虎门大桥,就是其中之一。

  在全国四大江河之中,珠江,没有长江的浩澣,没有黄河的凶险,也没有雅藏布江的漫长,它属于性格温顺的江,特别是流入到珠江三角洲时,由于海拔极低,因此便众水归集,河床愈来愈宽,到了最下游,便形成一个喇叭口与太平洋汇合。这里风高浪大潮起潮落,自古以来,只见舟楫竟渡,险象环生,人们只有做梦时才敢说在这里建一座桥,清醒时候每个人都会不住摇头的。有一次,我从深圳去南沙,到了虎门,便转乘快艇,还得穿上救生衣,破浪疾驰了足足十分钟才到岸,这次来番禺,车到江边,迎面一座拉索大桥,有如巨大的长虹横跨在江波之上,我终于见到名震遐迩的虎门大桥了,真有意思,想不到多年前我在江上浪遏飞舟,此次却是坐着大巴在空中漫游。

  上了大桥,朝窗外极目而望,只见珠江出口处汪洋一片,远岸、岛屿已经分不清,在水天相接处正在慢慢移动的物体,无疑就是正在航行着的轮船,离不远的地方,是码头上林立的吊臂和高矗的烟窗,这里工业和航运都非常发达,似乎处处都能感觉得到。车到桥中,往下一看,一幅海市蜃楼的奇景映入眼簾,江中一座景色优美的小岛出现了,浓荫覆盖中隐隐露出一片黄墙碧瓦,一条小径环岛而绕,几个红男绿女正在悠闲地散步,好一个没有人间烟火的地方,这不是海上仙山是什么?在惊奇中我仔细地再一次察看,好象还有动物园和游乐场,后来,还是那江上穿梭不停的一艘艘船只提醒我,这是珠江,不是蓬莱仙境。眼前的景致是真实的,呵,只怪自已无知,差点误将江心小岛当作虚无缥缈的仙界了。

  我紧紧盯着愈来愈近的南沙新城,又恋恋不舍地时不时回首虎门风姿,我真不情愿很快过完这座桥,尽管前面许多的事物在诱惑我,但此岸到彼岸的过程实在太精彩了,我明白这是桥,是不可以停留的,既然上了桥就必须过去,越想多看一眼,越是觉得车速特别的快,好象只有一晃之间,眼看着将要过完桥了,我只能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声赞叹与惊奇,此时此刻,我多么想再看一眼雄伟的大桥,我多么想再亲一回可爱的珠江呵。我乘坐的大巴渐渐地走远了,可我的思绪却久久不愿离去,一会珠江一会大桥,一会大桥一会又珠江,就这样,一幅又一幅神奇美丽的图画不断在我的脑海中更迭着。

  珠江喇叭口的形成,我认为与不停地反冲过来的浪涛有直接的关系,亿万年前,珠江也许并不特别宽阔,是年复一年的潮汐把这口子越撕越大,人类在自然威力的迫使下,不得不选择向后退却。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万物之灵,是因为有思想,能创造各种技能,能制造各式工具,虽然大自然是不可战胜的,但总可以改造吧,造桥,就是人们付诸实施的一种改造方式,从独木桥到铁吊桥,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是愚昧到文明的一种探索过程,也是人类科学与智慧的结晶,如今,我久久地望着神话般雄伟壮丽的虎门大桥,直到在我的眼前渐渐消失……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