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博客频道 >> 焦点博文 >> 正文
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2009-7-25 10:04:13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虽是老调重谈,然不乏新意!

  骆驼比马大这道理该是妇孺皆知的,但为啥还来一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这句话该是一种假设的语境,暗含了一种“如果瘦死了”的含义,但事实未必就是死的。那么为啥就要假设是瘦死的,而不是冻死的,或是摔死的呢?这里就有了进一步的说头了。据我猜测说这种话的语境是一种对先前的比照,所谓厚积薄发,虽说因为某事未能薄发,而且后来还凋谢了。但它毕竟是有过曾经的厚积,也就是说虽落寞了,但以前辉煌的形迹并没有完全消失。比之于马,总还有较多的储备和优势。当然了,我们所说的储备和优势也不全是物质的东西,也有精神的东西。
  
  早在秦汉之时就有关的例子,“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为啥就楚呢?原因是楚有着正统的文化,有着慷慨悲歌的传统,虽然在某一时,被秦所亡。但这并不表明它一厥不振,它文化的那种曾经拥有的辉煌,以及以后还要重振的那种历史使命还长存,并必将形成一种不灭的力量,引导一代代楚人前行!正为此才有了陈胜、吴广一把熊熊烈火,以及接踵而来的力能抗鼎的楚霸王项羽,终于灭了强秦,使得“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得到事实的验证。
  
  还有,人人熟知的司马迁,受过宫刑,任能完成号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难道他就没有这种精神的储备和有事吗?就因为他祖上就有着著史的愿望,而且按现在的时髦话说父亲、爷爷都是社科院博士,是属于国家智囊团成员的,这种优越便成为他的一种潜在负担。难怪牛顿会说我是站在巨人肩上的?有这个高度,他能不前进吗?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他们著史不就是给当时的国家主席提供历史借鉴吗?这种意义可不是一般可比啊!正因为这样,司马迁虽因为为李陵辩护获罪,而得当时最卑贱的刑罚——宫刑。弄得不男不女,何其悲哉!但他没有因悲而死,而是忍辱偷生下来了,不就是为完成祖上意愿,著成通史以死刷耻辱吗?
  
  再如中历千年而不衰、不灭,不就是我们有着这种文化继承性吗?试问在近代历史上,哪一国家经历过像中国这样的种种史无前例的浩劫?但她没有倒下,就因为她问着极强的存在欲,有一代代的文化传承。从这里看,中国不正是一匹比之于“马”的“骆驼”吗?难道她的大仅仅存在于形体?还有悠久的文化,不灭的文化!但是,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正一步步衰亡,这不能不令国人忧虑,时下的孩子们动不动就是“他妈的”,是哪里来的?是文明中华的形象吗?中国自古就有着较强的礼仪廉耻观,但我们的少男少女们在大道边乱啃,尽如入无人之境。这难道是中国的本土文化?还有,现在的孩子对明星大碗如数家珍,可又有多数人知道真正为国计民生谋富科学家?为引领健康人性默默耕耘的文学家呢?
  
  我只希望物质不断丰富的今天,不要忘了精神,不要忘了这些承担未来中国的孩子们的教育。对我们的孩子来说“骆驼”是有了,只是缺乏的认识认识罢了!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