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博客频道 >> 焦点博文 >> 正文
莫让浮云遮望眼!
2009-7-30 10:14:15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虽然不太认同你的观点,然仍可推荐给他人借鉴!但愿网络文学与什么“草根文学”各放异彩!

  有人将网络文学和草根文学等同起来,我觉得这话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细说起来其实也不尽然。

  说他有道理,是因为,网络文学和草根文学在某些本质方面是相同的,甚至可以说是共通的。首先是写作主体对写作态度上是相同的,“日常时间每每利用工作之间隙,空余之闲暇,倏忽之瞬间,不断将自己人生之历炼,世事之纷扰,生命之体悟”;其次是写作主体的写作意图是明确的,那就是都是没有功利心态的,很随心的文字,记录下很随性的感想和感悟,以及生活中的点滴而已,或为淡泊明志的一种方法而已吧。

  说他没有道理,也不是没有理由,当然,两者的区别不是很显著。草根文学,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称之为“文学”,而网络上的写作称之为文学则有些牵强了。草根文学的写作者,大都是从心里热爱“文学”,并且是把写文章当成“文学”来做的,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是真正的为“文学”努力和发展的;但是网络则不尽然,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说网络还只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平台,在网上写文章也是出于一种“好玩”的心态,不计文章质量优劣,不在乎是否像平面报刊杂志书籍一样退稿,很少没有人能把网络上的文章纳入“文学”文章来看、来写的。这也是网络文学一直被人们嗤之以鼻的原因。

  当然,“很少”并不是说没有,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上各大文学网站里,总是有很多爱好写文字并以此为乐趣的优秀的写手。或许他们的写作动机不是为名为利,但是他们是抱着对文学的热爱、用自己真诚的心来写作的。这或许是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一个标志吧,毕竟有了这些人,有了这些优秀的文章,文学网站红火起来了,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在纸质媒体上不能展露锋芒的爱好写文章的人来网络上写作,以此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辨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但是同时也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越来越多的人把文学出路的目光定格在网络上,因此有了大量的文章在网络上发表和传播,这无疑是一种很可喜的现象,或者可以说,如果说中国的文学有朝一日会趋向暗淡的话,那么,网络文学则会成为中国文学的“星星之火”。但是同时,大量的稿子中并不是都很优秀,期间也夹杂着一些质量很差的文章。其中表现的问题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大到文章章法,小到字词标点的使用,不一而足。

  但是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不管是优秀的文章,还是差一点的文章,作者都希望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一是想借别人的关注来衡量自己的写作水平,或者是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悟感受和心情;有这种想法的大概就是文章水平还有待提高的人群。二是想以此为平台,提高自己声望,如果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这也许就是有些写作功底和水平的写手的想法。有这些想法不足为奇,也无可厚非。

  对网络上的写作究竟持怎么样的观点,就要看作者本人了。名利心重了,当然会对网络文学耿耿于怀,就会“掉进了网络的陷阱里,而且还感觉自己是清醒的。因为那里有很多的陷阱,因为那陷阱了本来就有很多的掌声很多的鲜花,因为那陷阱本来就是让人与外面世界隔离的。”不看中名利,自然是每天都能有一个安然的心态和幸福的生活。当然了,事无绝对,一个人知识水平的高低也能决定一个人的对网络的观念。有些人说网络文学好,而有的人则反对,说网络文学是“丑角儿”,大概原因于此。

  网络写作者的写作水平和素质有高低,网络上的文章的优劣自然是泾渭分明。由于每个人所抱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所以“漠视”和“嫉妒”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勾心斗角和明争暗斗的代名词。有些人是因为自己的水平明显不如别人,但是又不服气别人经常写的文章是推荐或者优秀,所以明里暗里说些打击或攻击别人的语言。其实这样做完全是没有必要的,诚如烟雨编辑奔月说的:“在这虚无缥缈间,我们互相既不知名,又不谋利,更未谋面,犯得着去对着空气生气计较吗?在这网络上我们玩的是一种心情的舒畅,一种高雅的文字心情之游戏。”其实真的是这样,在网络上写作,很多情况下是抒发心情的一种途径而已,自己觉得高兴了,觉得自己还有两把刷子,就写两笔,不高兴了转移阵地就行,何必和自己生气呢?何况,别人的好那是别人的好,不管自己再怎么忌妒,再怎么去打击别人,别人要进步终会进步的,不会因为你的个人反感别人就退步的。所以,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当然还有一种人就是属于“正直”的人了,应该说,这种人是值得敬佩的。不能不说,现代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只要有熟悉的人,什么事都能做到。同样的,作为网站的编辑,他们也是人,也有个三亲四故的,所以审稿的时候“因人看稿”也是常有的事情,网络人情风盛行,因此也是必然、也是必须的。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就会有些有真才实学的人退居二线,只是看看,不会再来投稿的。其实他们也有一颗正直的心,他们不愿意看到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只是不想说出心中的不满,毕竟网络上很多东西都是虚幻的,没有真实性的,可以说没有必要对一些人情风导致的不公平现象说三道四。他们的沉默,其实就是对这种现象最有力的反感和反对。记忆中,历史上有名的嵇康等辈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来对抗当时社会的。相信时间会很公平,久而久之,会做出一个很公平的裁决的。

  其实,大家争论的焦点也就是文章的精华问题。按照很多网站的标准,精华文章就是在所有投稿中质量最好的。其实据我了解,所谓的“质量最好”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按理说,精华文章当为优点占百分之九十的地方都是胜出其他文章的,很多地方都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实际上不是如此(这也许是一般人小觑网络文学的原因吧),其实真正的“精华”,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精华,这里所说的“精华”,其实只是针对文章的一小部分可以视作精华的地方而设置的精华,或者是文笔特别好,或者是观点特别新颖,或者是文章内容很具可读性,等等,要想找一个毫无“破绽”的精华文章,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

  鉴于此,所以很多作者会对所谓的精华文章产生质疑,甚至公然“抨击”,理由是不能精华的文章都是精华,而且被编辑吹嘘的精彩绝伦。其实,很明显,所谓的精华,很大程度上是人情风在作祟,很多作者对这类作品产生疑惑是很正常的,但是话又说回来,作为一般的会员也就只有发发牢骚的份,起不了什么决定性的作用的,你再说这个精华的文章怎么不好,但是文章的生杀大权始终在编辑和主编手中,你就是喊破了喉咙,嫉妒的心跑到嗓子眼了也是无济于事的。

  在我从事过和正在从事编辑的几个网站中,红袖的这种情况或许是有,但是我还没发现;原创力量呢?我觉得对于精华的文章虽然把得没有红袖严,但是鉴于会员投稿量少,为了吸引作者而将有些严格来说不能精华的文章设为了精华也是合情合理的;至于烟雨红尘,我觉得就有点乌烟瘴气了,虽然都是些年轻的编辑,和我一样并没有真正的才学,但是我并不怀疑他们的能力,因为他们已经尽力了,但是烟雨的人情风严重到了可怕的地步了。记得一次我推荐一个作者的比较好的精华诗词时,主编说太短,即使曲高和寡也没什么意思,但是后来呢,有个水编的诗词,即使是一首律诗也是照样精华不误。我虽然很气愤,但是毕竟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编辑,没有太多的权限,只好算了。主编都如果这样出尔反尔,相信会民心向背的,古语有云:“得道多助,亲戚助之;失道寡助,亲戚叛之。”很有道理的。

  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绝对的道理的。不管看惯看不惯网络中很多的不合理和不公平的现象,相信时间都会给我们很合理的解释的。所以不要去嫉妒,不要去伤害别人,要相信自己才是真的。

  很多文学网站都对文章的质量有一个一定标准的验收,像红袖分为ABC三个级别,原创力量分为通过、优秀、精华和藏经阁四个标准,烟雨红尘则分为通过、推荐和精华三个部分,可能其他网站会有不同的分法。不管怎么分,总的来说是很好的,既是对作者的负责,也是对作者水平的负责。但是事实上,这只是给编辑和作者给了一个大的框架而已,在这个框架里面,文章的水平还是不能放在同一个标准线上的。这很大程度上是保护了一部分水平稍微弱些的作者的积极性,但是同时也说明了审核中的主观性的重要性和偏差性,具体操作起来多以审稿者主观而臆定,不管是哪一种划分标准,很多时候在审稿者面前是苍白无力的。很多时候明明是通过的文章,由于编辑个人心头一热,随即以优秀或者推荐通过;也有很多时候,明明是可以精华的文章,由于编辑对该作者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意见,所以又以推荐或优秀通过。正因为是编辑的主观性的原因,所以导致出现了“优而非优,精而非精”的情况。这就告诉广大读者,精华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是通过的也不一定是最差的,文章究竟是好是坏,自己心中也应该有一个标准才是。

  由于喜欢写作,所以走上了网络写作的道路,一步一步的也相继在烟雨红尘、原创力量和红袖做了编辑。虽然有人说“网络编辑无意义,只会浪费人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我不认为,只要能在其中得到乐趣并学到一点点的东西,浪费点时间和精力又何妨呢?以前只觉得作为编辑的无上的荣耀,做了编辑才知道编辑的辛苦,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做了编辑,才知道编辑是怎么一回事。

  做了编辑,知道了怎么样去审核文章;做了编辑,也尝到了做编辑的酸辛;做了编辑,也被比自己水平高的人骂了个够。第一次被骂是在烟雨红尘,第一次骂别人也是在烟雨红尘。都说编辑是最有素质的,其实这话也是因地而异的。在烟雨红尘这样的网站中,要说不骂人简直是不可能,你不骂别人,别人也会把你骂个够。其实编辑都是甘愿为会员服务的,没有一分钱的报酬,但是有些会员就会仗着自己水平高,大放厥词。时间久了,编辑也会心理失衡,对于文章的审核自然就会产生偏差,这也难怪会出现“优而非优,精而非精”的现象;这虽然与编辑本身的涵养有很直接的关系,但是主观臆断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后来,因为时间和精力关系,辞掉了烟雨的编辑一职,之前虽然对烟雨的几个编辑也不是很又好感,但是自打退出后我也释然了,这俗话且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况是编辑呢?我们没有理由苛求他们,即使自己的文章不是精华,或者编辑的点评不是很到位,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文章是给人看的,不管是优秀还是精华,只要有人关注,那就已经足够了。因为我们不为名不为利,更不敢奢想以此为成为作家的途径。

  不管怎么说,不管对网络文学看的是如何的重要,我想自己心里都应该有个度。毕竟,出了烟雨,出了原创,甚至出了很有名气的文学网站,这个世界时很广阔的,还有很多网络中没有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等着我们去开垦。网络中的虚名点点,不过是过眼烟雨而已……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