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瘸一拐的身影,前行在人生的路上。自强自立,养活自己,从不自爱自怜,坚强的面对生活。善于帮助乡亲,一副热心肠。多么浓郁的乡土乡情啊,多好的乡亲啊,那般纯朴,清新,感动人的心怀。那个略有残疾的身躯,却是那般高大,伟岸,有一种让人仰望的高度。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给这个小小的村庄披上金灿灿的遐衣时,他就早早的起床了。伴着一声声清脆的鸡鸣犬叫,他一瘸一拐的身影便会忙碌在三十平米大的院子里,清扫、喂鸡、拾柴、生火、做饭。当别人伸着懒腰还哈欠连天的时候,他就已经收拾完毕,带着他修鞋用的所有家当骑着那个陪伴了他将近二十余年的破旧自行车赶往邻村的集市,继续他的修鞋生涯。除非遇到雨雪天气或是村里谁家有事需要他帮忙的时候他才安分的待在村子里。
从我记事起,他走路就是一瘸一拐的,可是在他的脸上却总是挂着微笑,寻不到一丝忧愁的影子。听爸说他是天生的跛脚,父母为了给他找条谋生的道路十几岁起就让他学习修鞋的手艺,而他也肯于吃苦、勤劳乐观,没有辜负父母的心意。在农村一般都是上午赶集,卖家会早早起来先到集市上准备好要卖的东西,吃过早饭集市上就热闹了起来,到了中午人们该买的也买了,所以下午两点来钟集市上就都人去影散了。这时在村庄里便会见到他一瘸一拐的身影,如果街上有人在闲聊,他也会去凑热闹,看谁家有忙不过来的活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去帮忙。无论什么时候他脸上总是乐呵呵的,现在想起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张有几颗麻星的脸上总是挂着浅浅的微笑,伴着那一深一浅的脚印,在夕阳的余晖下,格外耀眼。
那时他跟年老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哥哥远在新疆工作,一年也回不了一次家,姐姐也都远嫁他乡。为了多赚些零花钱,他几乎每天都要去集市出摊。农村里不像城市天天都有固定的市场,一般都是今天这个村赶集,明天那个村再赶,通常一个村要经过五天的轮回才能赶一次集。所以他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奔赴不同的地点,或远或近,严寒酷暑,却从来没间断过。父母年老行动不便,他上午赶集,下午就操持着家里田里大小的事情,还要奔波在村里的人情世故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生活始终千篇一律,他的脸上也始终挂着不变的微笑……
村子里谁家要有个红白喜事,大大小小的场合总少不了他跑前跑后一瘸一拐的身影,而且极为卖力,从不脱尖撒滑。那时幼小的我总在纳闷,凭着他一副好手艺,再加上一副热心肠,还有不错的长相,怎么就寻不到一个聪明贤惠的媳妇呢?关键是一直连给他说媒的都没有。现在才明白,现实的无情终究抵不过跛脚残酷的命运,尽管他勤奋努力,尽管当时农村的思想有些落伍,可是人们还在顾虑遗传的问题。无可厚非这样的顾虑也就造就了跛脚一生孤苦的命运。
那时村里谁家的日子揭不开锅了,便都会去向他借钱。(因为他勤劳节俭有副好手艺,父母的花销都是在外上班的哥哥来供应,相比那些养着几个孩子的人来说没有太多负担。)而每次他都会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有多多帮,无多少帮。记得有一次村里一个总爱拖欠人家债务的人借了他二百元钱,回来就有人议论说,你还敢借给他呀,看吧,看他什么时候能把钱还你!那个借钱的人也开玩笑似的明目张胆的扬言,什么时候等他娶媳妇了我就把钱还给他!他听了则脸红脖子粗,什么话也不说,只是腼腆的微笑着。晚霞映红了半边天,他的容颜宛若田野里那一朵羞涩的花魇。
有时候村里谁的鞋子坏了就拿到他那儿去修,就算是当时他在大街上聊天也总会拿着你坏的鞋子远离街道的喧闹,回到家里摆上地摊仔细认真的去修理。修完之后,当人们给他钱的时候,他就会强力推辞:“这点忙不算什么的,不用给钱了!”人们都理解地说干什么指什么,不要钱哪行啊!继而就会把钱给他扔到院子里。
虽然他只比我年长十几岁,可是在我的记忆里他的身影是如此高大,他的身上散发着无尽的活力和动力,感染着我脆弱的心灵。是他让年幼的我懂得什么叫坚强,什么叫微笑!所以我从小就无比敬重他。不光是我,当时村里所有的小孩都没有歧视他的意思,他也不像别的大人一样不把我们小孩子当回事,总是远远的见了面就微笑着打招呼!将近四十年了,他从未离开那个偏僻的小村庄,在村里更没有听到任何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当年低矮的小土屋现在在他勤劳的双手下也已被三间红砖青瓦、宽敞明亮的大瓦房所代替。狭窄的土路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笔直宽敞的油漆路。一条条笔直的道路延伸村外的四面八方,仿佛可见他一瘸一拐孤独的身影……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就这样他一直带着满脸的微笑,过着凄苦、忙碌、周而复始的生活。直到近几年他的老母、老父先后离开人世,诺大的房子里就只剩下他孤独的身影。黑夜里,他甚至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窗外月光洒落庭院一地的温柔,带给他的却是心中无限的凄凉。尽管如此,转天的清晨,他一样会迎着充满朝气的阳光,微笑着奔波在他单调的修鞋生涯。
再见他时,他已明显老了许多,虽然刚刚年近四十,脸上却布满了无数道岁月留下的印痕。不过见到我,他依然会带着热情的笑容远远的跟我打招呼:“静,什么时候回来的?”而我也会在他依旧一瘸一拐行走的背影中驻足、沉思、泪流…… (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