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置身于瞿家湾古镇,回味洪湖赤卫队革命精神,叹观洪湖风光的美景,任思绪飘向远方。文章行文流畅,文笔优美。
洪湖并不远,想去随时都有的是机会,就是当天回转也不是难事,我一直是这样想的。所以哪怕内心非常向往,也没有即刻动身前行,总盼着会有个很合适的机会,会轻轻松松的把洪湖一览无遗,谁知一盼竟是这么多年。这次局里组织到洪湖学习,正迎合了我这多年来的心愿,机会难得,欣然往之。
早上七点半,一辆大客载着我们四十多位同事准时出发,车上欢歌笑语,意气分发。组织者颇具匠心,一路上安排了多种游戏,同事们情绪高涨,气氛分外热烈。和谐和快乐在每个人的眉宇间传递着,没有做作,没有刻意,就像扑面而来的春风,清新而自然。我想,也许是主持人用这样的方式打开了我们思想中的另一扇门,让坦诚成为愉悦最灵动的交流方式;又也许是红色之旅的兴奋让我们都忘却了这现实生活中一些牵牵绊绊的烦忧。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样的短暂,谈笑间的两个多小时一晃而过,转眼就进入了洪湖辖地。直奔红色之旅第一站:瞿家湾。瞿家湾古镇的风貌及革命古迹都保存得很完好,置身于其中,又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那血雨腥风的斗争里。轻抚这内面的一草一木,一物一器,都似乎触受到了以贺龙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大手里的余温。屏息看着一些先烈的照片和简介,敬意和挽惜油然而生,这酷暑里的烦躁早就烟消云散了。踏着青石板路往里走,我们轻轻的迈步、小声的说话,是怕吵醒那些不知名长眠于此的永远的战士。我点燃几根香烟,放在几个不同的角落,让这丝丝轻烟带去我心灵深处的祭奠和仰望。这时,“洪湖赤卫队”歌剧声从这青石巷里幽远的传来,勾起我许多童年的回忆。于是远去的战火、童年的回忆和现在的思考让我的思绪飞扬起来:那些曾历经苦难的战士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难道就是像我们现在一样的生活?我们有过的童年岁月曾最期许是什么?难道就是我们如今的模样?可当这些梦想成真时,我们在这琳琅满目的生活里,为何又找不到延续快乐的理由呢?
合一个影,记住瞿家湾,记住那段岁月及岁月中的人们,也记住我们都来过,来过让我学会又一种思考!
进餐在荷塘边的一座木屋里,木制的桌椅没有一点油漆的痕迹,从土壶中倒出的茶有一股荷叶清香。菜肴都是当地特产,以鱼和野菜为主,色香味俱全,形态神兼备,鲜而不腻,细爽滑嫩,我和同事们食欲大增,都说好久没有吃过这么可口的饭菜了。咀嚼自然,回归原始又成了我们新的话题。
下午到仙洪试验区,参观学习这里新农村建设情况,虽在照片在见过多次,但现实场景更让人耳目一新,居民点、道路、渠道及水工建筑等都合理布局,与环境浑然一体,用新农村建设的标杆来评价,一点也不为过。但后来听说,这里是某个大领导的联系点,是各地建设的示范区,这些政治打造的痕迹便使个中美丽显得有些美中不足。是否有作秀之感,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一夜休整,早餐过后就向闻名遐尔洪湖进发,车行不足十分钟就换乘游船,船在引航道里行驶着,河道越来越宽,渐渐的河道边有些芦苇、荷花出现,渐成群成片,水域也辽阔了起来,回头不见了来路,远望不见边际。大多同事们都按导游的安排在湖中的岛上去参加一些节目,而我和另外四个同事看湖的兴致正高,再租快艇向湖心进发。快艇像一把刀迅速地在湖面划过,而伤口似的波浪在拍打中很快就愈合了。我站在快艇上,张开双臂迎着那带着浓浓湖水味,淡淡荷花香,青青芦苇气的风,什么也不想,只是把自已淹没在洪湖的气息里。这样的气息也许很多文人闻过,于是诗性大发;也许很多革命先辈们闻过,于是一往无前;此时我也闻过,于是再也忍耐不住,便跳进了荡漾的湖水里,轻轻的吮一口,慢慢的回味,这湖水有点甜,有浓浓的泥土味。我的童年在湖乡里长大,而那片养育我的地方早就被开垦成了一片片良田,这熟悉的味道又把我带进了那没有久远了的日子。此刻我真想就是这湖中的水草,随着自然的韵律而摆动,春夏秋冬,起起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