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
2009-9-17 10:34:55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一架秋千一台戏,戏戏都是欢乐剧,男女老少皆欢喜,嘻嘻呵呵乐中趣!
隐约记得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在院子里大杏树上,挂上牛车车套绳索,下端捆上洗衣板,洗衣板光面朝上,一架秋千就扎成了,在大人的扶持下,歪歪扭扭地坐上去,再也不愿下来,大人一只手荡着秋千,一面缓缓地诵着:“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揪住尾巴摔下来……”,那份悠然自得,那份温馨真是难得。扎秋千的时节多半是春暖花开的日子,杏花开得早,秋千一荡一荡,枝头一晃一晃,不时有粉粉旦旦的花骨朵洒下来。邻家孩子来串门,看见秋千,眼红得不行,盼着小主人礼让赏赐,稍大点的孩子等不及了,动起手来,大人尽管用尽心思调停,但还是你推我搡吵吵闹闹,房檐下的麻雀叽叽喳喳,杏树枝头的蜜蜂嗡嗡叫着,一院的喧嚣,一院的花香,一院的春光。
清明节到了,天还不大亮,母亲已煮好了鸡蛋,鸡蛋从鸡窝里刚捡出来,选红皮的与荠菜、野蒿用新井水泡一会,洗净,用老枣树枝慢火煮,煮熟的鸡蛋蛋壳略红、微绿,磕开的蛋清雪白如玉,蛋黄鲜黄鲜黄,咬上一口鸡蛋的醇香伴着荠菜和野蒿的清香十分诱人,母亲说趁太阳未出吃下,一年不害眼,不长眼病。
清明节的秋千,元宵节的灯,最受庄稼人的喜爱,那时候百姓虽穷,但穷得欢乐,穷欢乐,穷欢乐,无穷的欢乐。我们家在村子东头,门口有两棵两搂粗的国槐,村子里的人习惯称这里“东门”,秋千就扎在我们家门口,这里宽敞,风水好。扎秋千属于公事,公事公办,有人的出人,有物的出物,村上“热心人”领上十来个青壮年汉子,知道谁家有笔直挺拔三几丈长的粗壮木头,是不必商量的,说声扎秋千,两人一使劲,扛上便走。捆秋千的麻绳一律用四股新菁麻绳,最吃劲的两根吊绳,用掏大井的牛皮绳,牛皮绳弹性好,韧性大,结实。秋千扎完后,村上德高望重的老把式前后左右仔细巡视,检查立架可稳,瞅瞅横梁可平,看看捆扎有否松动,踏上秋千荡板试试,处处满意后把“太公到此,上梁大吉”的大红楹联贴在秋千横梁上,把挂在秋千架上的鞭炮点燃,在劈啪声中,二奶奶在秋千架前,供上热气腾腾的饺子,焚纸,上香,在场的人跟着二奶奶一齐跪下,二奶奶半闭着眼念叨着,以求“太公”保佑,以祈全村老幼平安。秋千架下热闹起来,五六岁、七八岁的孩子一拥而上,供品一扫而光,孩子们围着秋千,你拉我扯,爱不释手,看看与自己差不多高的秋千荡板又束手无策,抹着鼻涕打闹了半天,早已成了“土驴”,大姑娘、小媳妇打扮得花花绿绿,小伙子,壮年汉子收拾得齐齐整整,老大爷套上了新马甲,坐了马扎在北墙根晒着太阳抽旱烟,老太太的头发梳得油亮,拄个拐杖一面看热闹,一面打量着一个个小伙和姑娘,看有无中意的未来的女婿或儿媳,太阳已上三竿,秋千架下的人越来越多,这时,一壮年汉子穿一件青布夹袄,蹬一双千层底布鞋,裤脚早已扎紧,走上去,气定神闲,抓起秋千的吊绳,分别向秋千大梁的两端撇过去,稳住绳,一耸身,一只脚踏在秋千踏板上,另一脚连连点地,秋千荡了起来,少顷,两脚一起踏上踏板,双手握紧荡绳,身子一面荡,一面前揖后躬,秋千飞过房檐,在人们的惊呼声中,秋千快速荡着,霎时,壮汉的身子早已高过秋千的横梁就要到大槐树的树梢了,老太太坐不住了,有的大声喊着汉子的乳名,用拐棍“戳戳”的点着地,大声吆喝着:“矮点,矮点”,汉子并不理会,老太太走上前去,边喊边挥舞拐杖,汉子不情愿地在踏板上直起身子,静静地站着,不再发力,秋千逐渐缓下来,矮下来,没等完全停下李家染房二姑娘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二姑娘是秋千高手,人长得漂亮,又大方泼辣,二姑娘踏上踏板,递一个眼神给筢头街王家小伙子,小伙子疾步向前,与二姑娘面对面一起站在踏板上,人群中同时飞出两条人影,分别抓住秋千踏板两端,奋力向前助跑,把秋千高高送了出去,秋千迅即荡了起来,两人在秋千上借力发力,合着秋千来回荡着的节律,你挺我收,你掬我弓,你张我驰相得益彰,真是男女一搭配,累也不觉累,小伙子腰间的束带飘了起来,二姑娘发辫上的大红彩绸飞了起来。小伙子向二姑娘略一点头,二姑娘在秋千架上坐了下来,待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伙子使一个“扬簸箕”,二姑娘身子朝下倾斜,似要从秋千上摔下来,二姑娘两只胳膊抱紧了小伙子的腿,闭起眼睛,任由小伙子带着飞翔,一会儿二姑娘又站了起来,小伙子再坐下去,秋千在荡,秋千架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人们在赞叹,在喝彩,在欢度自己的节日。邻家三舅三舅妈坐着马扎在看秋千,正巧三舅昔日的情人也来了,三舅一面与旧情人亲亲热热说着什么,一面吩咐三舅妈回家给情人拿马扎,三舅妈正在吃醋,磨磨蹭蹭哪肯遵命,三舅再催,三舅妈顶了句:“看秋千,看秋千,拿马扎干啥?”,在众人面前男人的权威打了折扣,三舅火冒三丈,举起手中的拐杖打了过来,秋千架上比翼双飞,秋千架下骂骂咧咧,一架秋千一台大戏,一架秋千红火着大半个村子。
小时候农村还有种转秋千,把马车车轴竖在土台子上,秋千绳捆在马车车轮上,车轴上有推动秋千转动的铁杆,推动铁杆,车轴带动车轮飞转,坐在秋千上的人随着车轮一起旋转,惯性与离心力使秋千越转越快,好像随时要挣脱秋千大绳飞出去,秋千一旦停下,失重感使荡秋千的人只觉得天旋地转,站也站不稳,不知航天员训练是否有此一法。
近年城乡园林多起来,园林不乏各式铁架铁索秋千,闲暇时携妻儿,带上相机拍了一张张荡着秋千的笑脸,看着这一张张笑脸,更加怀念儿时的乡村秋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