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博客频道 >> 焦点博文 >> 正文
井冈山,中国革命胜利的源头
2011-3-4 10:40:54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久仰井冈山。不是它自然风景秀丽在吸引,只因这里是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始发地,有着许多值得探询的革命足迹。尤其是去延安参观后,进一步追寻中国革命成功的根源、始发阶段的历史事件,感悟中国革命成功的“秘诀”,成为思想感情上迫切的需要。
  
  前年11月下旬,我们在圣地踏寻三天。此前疑问,如“毛泽东怎样正确选择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是什么?”、“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与实质是什么?”虽然书上早已明确地告诉了答案,但那是书上的。实地感悟的得知不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置身此地所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是任何途径得不到的。
  
  毛泽东正确思想的由来
  
  站在黄洋界上俯瞰,山势险峻,易守难攻。然而上井冈山并非“逃跑主义”或一时的随机应变,而是毛泽东有其正确思想。
  
  (一)对中国社会的深刻了解。早在北伐战争进行中,他已认识到农民、农村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1927年春,针对种种诬蔑和责难,他深入湖南五县农村实地调查,发表了《湖南农村运动考察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广大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中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中国的社会主要由农民组成。在这样的国家里,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首要意义的是解决农民问题。诚如他后来指出的:所谓人民大众,最主要的部分是农民。所谓人民战争就是农民战争,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民主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马克思主义的书读得很多,但是要注意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中国革命说到底是解放农民。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与研究加上他在家乡农村生活17年的特殊经历,使他对中国农民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有最真切的直感,这为他实现理论认识上的飞跃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面对敌人的大屠杀和追缴,最好的办法是到敌人力量最薄弱的山区开辟一片天地,保存革命实力。“枪杆子里边出政权”,但现在不是去和敌人硬拼,不是去和敌人争夺城市。“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渐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毛泽东“上山”思想早在秋收起义之前已经产生。
  
  (三)毛泽东具有超乎常人的战略眼光。他认为革命虽艰苦、漫长,但坚持就会成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领导的虽然只是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但他时刻关心着全国革命形势与湘鄂赣三省的斗争。暴动后他决定取消攻打长沙的计划,向罗宵山中段转移,也正是考虑了斗争的全局、长远的要求。这个决定,无论是政治上,或是军事上,都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在朱德率南昌起义军上井冈山后,庆祝两军会师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大会上,作为党代表的毛泽东向大家讲话:我们的军队不光要打仗,还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现在我们的部队虽然在数量上、装备上不如敌人,但是我们有马列主义,有群众的支持,不怕打不败敌人。敌人并没有孙悟空的本事,即使有,我们也有办法对付他们。因为我们有如来佛的本事,他们总是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我们要善于找敌人的弱点,然后集中兵力专打这一部分。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敌人也是有弱有强。我们抓住敌人的弱点,狠狠打一顿,打胜了,立刻分散,躲到敌人背后去“捉迷藏”。毛泽东通俗而又精辟的分析,说得大家心花怒放,信心倍增。
  
  井冈山的斗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思想。他在井冈山时期所写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这一思想。正是这一思想,奠定了中国革命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石,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胜利的方向,成为中国革命成功的源头。
  
  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及中国革命的特点结合起来,最鲜明地体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精神,在理论上作出了新突破和新创造。
  
  井冈山斗争创造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新鲜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从1928年到1935年7月全国各地凡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偏远的农村,逐步建立起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1928年)、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928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29年)赣南中央革命根据地(1932年)川陕(1932年)、陕甘(1932年)、鄂豫陕(1935年)等20多个闪闪燃烧的火举,遍布祖国大地。毛泽东是这样赞扬革命根据地的:“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三湾改编”是毛泽东总结秋收起义受挫的深刻教训,深感军队中党组织的力量和党的领导的薄弱,而下决心进行的。这就是“党支部建在连上”的决定。为了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改编时即开始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班排有小组,连有党支部,营、团建立党委,并在连以上各级还设置了党代表。连队的党支部书记都是由连党代表担任。这是红军初创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创造,是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对新型的人民军队有着深刻的影响,“党指挥枪”的原则沿用至今。全国解放后,“三湾改编”的亲历者,已是共和国元帅、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在回顾改编的历史功绩和重要意义时,曾满怀深情地写道: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定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当时,如果不是毛泽东同志英明地解决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那么,这支部队便不会有政治灵魂,不会有明确的行动纲领,旧式军队的习气,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都不可能得到改造,其结果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消灭,也只能变成流寇。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是革命军队建设的又一个重要原则。1927年10月上山之初,毛泽东向部队宣布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筹款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上山后,1928年1月,毛泽东又向部队提出了遵守群众纪律的“六项注意”。3月,重新向部队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重新颁布时,确定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毛泽东在井冈山宣布了革命军队的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政权。自古以来,人们总认为军队的任务就是打仗,提出军队不仅要打仗,而且要做群众工作,这是毛泽东对人民军队学说的巨大贡献。
  
  根据地政权建设以及党和部队里的民主建设,都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积累的宝贵经验,这些都成为革命发展和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
  
  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成的。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井冈山时期,是党和红军艰难创业的起始阶段,一切都从困难中起步,敌人在军事上“围剿”,经济上封锁,斗争激烈而残酷。正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斗争下,形成了光照万世的井冈山精神。其内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井冈山精神的特征首先是坚定的理想、不渝的信念,支撑他们夺取革命的胜利;其次是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大将之风,当时面临俄国夺取城市道路胜利的先例,中国共产党人具体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走上了与之相反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全国的胜利,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第三,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而斗争。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地上揭竿起义、改朝换代。惟有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三湾改编”时,毛泽东说:“我毛泽东干革命,一不图升官,二不图发财,三不图养家糊口,只图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革命的目的是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颁布,体现了新型人民军队区别于旧军队的显著特点。最后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红军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共度难关。“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草鞋、扁担、补丁衣,艰苦的环境不但没有消融革命的意志,更加增强了革命胜利的决心。正是无数革命前辈用血与火的拼搏,用生命和鲜血凝聚成了井冈山精神。
  
  党的十七大报告向我们提出了四个一定要:“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团结,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
  
  井冈山精神至今仍光芒四射。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