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景致
2010-1-21 11:02:12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轻描冬日的别样景致,淡写冬日情怀。感叹自然之变化,在风起雪舞冰天酷寒里仍保有温暖的心灵春天。问候!
四季的分明是北方人的荣耀,冬天寒冷中的景致成为一生里固定的节目单,出场的次序伴随着气候的变迁,虽无人鼓掌,但都乐于接受来自于冰凉的问候。
风
北方的风,带着一把刀,是隐含在风中的利器。魔法的力量拥着非凡的冷漠,绝不会因人而异,万千众生一律平等,只要多逗留一刻,僵硬的皮肤,吹红的脸庞,寒风咛笑后不露声色,我不禁为之精巧的技艺所折服,使人痛楚却不带伤口,真是伤人于无形,曾在武侠小说里看到过武林高手以剑气杀人,大抵也如北方的风这样怀有绝世的武功。
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它像被人驱使的马,只要有方向,就不会动摇前进的意志,虽遇阻碍,可从不退缩。
方向有四面八方,风也就有了与之匹敌的名字。方向不同,所蕴含的意义就大相径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深春锁二乔”,军事史上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借东风之狂起而成千古名役。“昨夜西风凋碧树”古圣先贤从自然的风起云涌里抒发着人生的悲欢情怨;“北风卷地百草折“凄凉的不仅是风中的景致还有如斯一样的心情。温暖的时候,习惯了微风拂面的清凉,寒冷的时候,却禁不住些许的风吹草动。抗拒不了的自然风情,依然如故的应合着时光的流逝,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
狂风呼啸,万物萧条,冬天的来临总给人缺乏生气的破败。阳光偶尔能够给予些许热量,尚不足以抵御寒冷的砺兵磨马,缺乏水分的滋润,灰尘便有了用武之地。肆虐的北风夹杂着非比寻常的暗器伤人于无形,连坚硬的石头也被束缚在淫威之下,同土行孙一样虽有神通也会被冻结在土中。
我不只一次地感受到风的强大,吹落树叶把它的生命终结;吹得云聚,把日光遮蔽;吹得沙起,飘于万里,尤其是寒冬里的风,可以使千里冰封。
雪
洁白而庄重,妩媚不失典雅,它总是圣洁的代言人。
下雪的场景让人温馨,飘飘洒洒,从天而降,天宫的仙子,用纤纤玉手,一次又一次地把白雪从手中抛离,恩赐大地,来自于琼楼玉宇的雪果然非同凡响,六个瓣,完美对称,晶莹闪亮,让人欣喜,若果不是尘世里的污浊太多,它一定会更乐于长存,而不再消体毁形。
雪是固态的水,升华在空中的水气遇冷凝结而成。自然的力量真是无与伦比,我们无法想像怎样的工厂能生产出如此的美品。凡是有生命的机体离不开水的供给,循环,是维持生命的基本运动。水在地球上的变化,是保证物种持续的必须。雨和雪承担着往来天地的通信责任,所以,它们都是天使的化身。雨,沉急而迅捷,雪,舒缓而慢柔,在万物枯败的冬天,雪的降临,平添一股柔情与感动。
文人墨客常以之为题,抒情达意。“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风骚各异的梅雪,在诗人的笔下,具有跃跃比肩的灵性。因其清爽无邪的表象,给予人间纯美、洁然的意念,不因寒冷而缺失对其的热情。常在飞雪的日子里,或在室内,放一杯热茶,听一曲柔歌,看雪舞动身姿;或在室外,让雪在指尖融化,倾听来自脚下的咯吱声响,堆一堆雪人,打一打雪仗,让心灵变得如雪一样的洁净。
我曾在雪中独行,白茫茫的天地间,分不清方向,有种迷失的幻象。或许,这未尝不是重负之下的心情释放。
冰
水的同族兄弟,却凝固了思想,禁锢了面庞,冰总是以生硬的态度冷眼对世间。
冬天的来临,室外的河水隐遁了形迹,改头换面,以光洁如镜的直板,宣告温度的下沉。大河里原来的汹涌气势,转瞬间以温柔的姿态,臣服在寒风的膝下,冰因此而诞生。
早晨起来,想看看窗外的天空,拉开窗帘,却被玻璃上的窗花阻挡了视线,那是一组美妙的图案,似树叶的支脉,纹理清晰,又似能工巧匠的手,隽刻出赏心悦目的雕塑。我禁不住用手指去轻轻抚摸,所触之处,通透的寒。在物理课上,明白了窗花形成的原因是室内的水汽在靠近玻璃处遇冷而成。我长久的凝视着,想寻找出它们最美的一处,但每一处都无泄可击,一样的完美。太阳升起来,慢慢地窗花在融化,消失殆尽,第二日清晨,一组精巧的图案又再次重现,完美的东西有时总是很短暂,如同夜晚的礼花,只为那绚烂的一瞬。
“冰冻三尺,非一日寒”,是的,浮冰下总会有流水潺潺,要想得到几尺厚的冰块,岂是一朝一夕所为。这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异曲同工之妙。“滴水成冰”常常用来形容寒冷的程度,一滴水,在下落时已然凝结成冰,降落到地上时,面目全非,夸张的效果有时超出人们的想像。人们在这样的天气里总要小心翼翼,些微的疏忽往往导致身体上的疾病。严寒封冻了室外的生命,也侵蚀了我们的肌体,但我们无法躲避,学会了适应。从几千年来的社会进程上看,自然与人相互照应着彼此,只要有相敬如宾的礼遇,永久的和平与安然,不仅仅是梦想。
走过冬天,风景颇多,虽无春夏里的和风细雨,但异样的景致别有洞天,感叹于自然界中的变化,在风起雪舞冰天酷寒里仍保有温暖的心灵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