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头头网首页 >> 博文 >> 正文
故乡
2010-3-16 10:51:33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行文流畅,语言淡定,雅然自如,在故乡的一山一水中顿悟人生真言,亲情感悟,使人收获颇多!
  
  (一)如梦
  
  每次回家,母亲喜欢我陪着她晨练或晚饭后散步,遇着熟人的时候,别人问她:“曾姐,女儿回来啦?”这个时候,母亲总会很幸福的笑着回答:“是啊放假,特意回来看我。”于是每次回家,清晨陪母亲锻炼,晚饭后陪母亲散步,就成了必做的事情。
  
  母亲现在的家在一条小河边,晚上躺在床上,可以听见河风吹过窗棂,树叶沙沙的声音。晨曦微露的时候起床,推开门走进花园里,空气中还有晚霜湿湿的凉意。花园旁有一棵高高的槐树,晚间的风吹落一地缤纷,槐花淡淡的香味合着浓浓的栀子花香扑鼻而来。其实不知道那是不是槐花,树和叶都是槐树的样子,花也象槐花的模样,只是花却不是记忆中槐花那乳白淡黄的颜色,是深深的紫。抬头望时,晨光中,一串串在树枝间随风而动,象在林间飞舞的紫色精灵。
  
  在早晨温柔桔红的阳光里,陪母亲到北园,那里有她的几位老友,她加入他们做自编的早操,我沿着宁静的北环路慢慢的散步。路两旁的大树静静伸展着枝叶,密密的遮出一片林荫,阳光穿过树梢,在路上投下斑斓的图案,那样安静。忽然想起,也许在北欧的某个小国,那里有一座皇室的庄园,园中也有这样一条种着香樟或梧桐的林荫路,一位美丽的公主静静的走过。这个时候我会觉得很幸福,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公主,或是象我一样平凡的小女子,这样清晨的阳光,这样树下的林荫,这样安静的走在路上的幸福感觉又有什么不同呢?
  
  有时候母亲会叫我陪她爬龙岗山到望城坡的亭中锻炼。望城坡种着几棵大大的黄角树,很小的时候,它们就有那么大,树干要四、五人合抱,不知它有多大年级,在我心中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每次看到,都想起天仙配里的那棵月老树。也许这几棵树也是成精的,站在这山上,看山下吹烟缭绕的小镇,默默守护城里的人们,对他们的生老病死、前途情劫了若指掌。会为某人的幸福而喜悦,为某人的执着而叹息,因有人的悲苦而担忧,为有人前途无量而鼓舞。中学的时候,少女怀春,常喜欢一个人坐在这树下,靠在树边的青石栏杆上看下面的城,和树说话,或者静静的想心事,仿佛有一位至亲的人,陪在你的身边,分亨着你的喜怒哀乐,那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感觉。后来有一次也是在这树下看见一位云游的修女,穿着黑色长袍,戴着白色斗篷,站在树下面对着山下的城镇祈祷,金色的阳光照在她的脸上,象一幅油画一般,心中无比震撼。很长一段时间无心学习,心中念念的是要做修女,午休或晚自习后偷偷的收听香港的一个基督教广播,听一个温柔的声音讲述一个个圣经的故事,想象着那边就是一位圣洁美丽的修女。如今再回到这树下,也许老树早就知道我是脱不了红尘的俗人,可是,那时的我怀着那样的想法,我的心也是清洁如水的,可惜时光流逝,红尘中不仅丢了我的梦想,心思也没有了清亮的色彩。
  
  山谷之间,一股清清的山泉流下,在一块青石上有一个洞,象一只石碗,装满水,清泉便从碗边溢出,碗中总是装得满满的,那就是“一碗水”。据说那是天上的神水,吃了可以消灾减病,上山的人总喜欢拘一捧饮用。儿时,常常和小伙伴一起带了面包糖果来这里野炊。回想起来,那个梳着两个乌黑小辫,穿着碎花连衣裙,提着竹蓝兴至勃勃上山的少女是谁呢?那个脸上沾着泥浆,手里拿着两朵木棉、三支芦苇开开心心下山的姑娘又是谁呢?离得那么近,仿佛就在昨天,离得又那么远,依稀如在梦里。
  
  (二)如画
  
  初中以前在龙水长大,家的后面有一条小河静静流过,夏日常到河边,将脚伸进河里玩水。一次不小心将鞋掉进河里,想着回家会被大人责骂,竟急出了眼泪。不知是哪位热心的少年,扎进水里,将我的鞋捞起,记忆中他将鞋扔过来就游走了,没有看清楚他的脸,也不知道他是谁,好象一声谢谢都忘记了对他说。心中一直有点遗憾,他是个好人,唯愿好人一生平安。小学的时候,学校开始规定午休,那时没有睡午觉的习惯,中午就在校门外徘徊,有位家住学校附近的同学邀请我去她家玩,她家是二层的小木楼,临水而建,在二楼的阳台上看幽幽河水从脚下流过,仿佛变成了古时的闺阁小姐站在绣楼。喜欢上她的家,因为成绩好,她的母亲也很喜欢我,每次去都拿出糖果糕点招待。同学喜欢听我讲故事,记不得多少次,坐在她家二楼的阳台上的老藤椅里,听河水潺潺,给她讲我心中乱七八糟的神仙鬼怪,奇怪的是同学长得粗粗壮壮象个男孩儿样子,听我讲故事的时候却是安安静静、仿佛津津有味。她恐怕不知,那些故事全是我糊编的,又或者她其实早知我乱编故事给她听,她也并不是十分喜欢,只是知道我喜欢去她家,才顾着同学的情谊,每次都盛情的邀请吧。离开已经二十几年,再没有见过她,不知现在的她什么样子,一定也过着幸福的生活吧!有一次游河的经历,妈妈的单位组织职工春游,包了小船。妈妈在船中和同事玩牌,几个年青人穿着喇叭裤,提着录音机在船头跳迪斯科。那时我还小,不敢加入他们,只能羡慕的坐在船边看。一边看鱼翁撒网扑鱼,一边看河边的风景。小河弯弯,河水清澈,河边种着杨柳、桑树、青竹、黄角……许多大块的青石散落在河边,年老的伯伯给我讲青石的传说,有刚刚上岸的老龟,有河边饮水的小鹿,有跳龙门的鲤鱼。每一块都有着生命和灵气。今天修建的花园中常会摆一两块大青石点缀风景,听说那些石头很贵,那小河中的任何一块都比这些好看百倍。二十几年没有再去看过那小河,不知现在什么模样,是否河边也修了整齐的河岸,或者修了象滨江路一样的场所供人游玩呢?那河中的青石,是否也被捞起,摆在了花园里,离开水早已没有了灵气呢?唯愿我的小河还是原来清清秀秀、宁静婉转的模样,唯愿我的老龟、小鹿、鲤鱼仍在河边幸福的生活。
  
  龙水的近郊有一个湖,小时候父亲对我说它有四个杭州西湖那样大,那时没见过西湖,只在书中读到,想不出那究竟有多大。第一次看到龙水湖的时候还很小,站在大堤之上,我的一下子呆住了,湖比我想象的更大更美。无数的小岛若繁星散落水中,水雾氤氲,玉龙山上的竹海林涛、道观禅寺,若隐若现倒影入水中幽静秀美,小船从湖中穿过,鹭鸶、白鹤,苍鹰从头顶掠过,如诗如画。长大了去了许多地方,见了太湖的浩渺、西湖静怡、桂林青秀……到处都热热闹闹,游人如织,却再也没有一处有那时的龙水湖那般的宁静清婉。现在的龙水湖也热闹起来,露天音乐节、温泉度假村……但却更怀念儿时的湖,象一位慈祥的母亲。
  
  玉龙山风景秀丽,竹海青笋、松林珍果、采蘑菇、赏杜娟……每去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但记忆最深的却是一个馒头。山上原来有一个煤矿,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去那里参观,中午和矿工一起吃饭,一人一个馒头,那馒头好大,应该有如今超市的大馒头两倍那么大吧,那时我还不能吃下四分之一。一位矿工告诉我,他一顿可以吃下20个。当时大吃一惊,心想要吃下这20个馒头得花多少力气呀!感觉他就是香山的饿佛转世。现在想一想,那时矿工工作辛劳,生活艰苦,没有鱼肉,只能靠多吃几个馒头才有力气干活。不知现在山上还有没有矿工,如有大概也不用每顿吃20个馒头了,生活好起来,每餐都应有很好的饭菜!
  
  (三)有情
  
  家乡又称棠城,古有“海棠香国”之称。世人都说“海棠无香”,但家乡的海棠却素雅而馨香,花开时艳而不妖,就如林黛玉写的“偷来梨花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骄傲在绽放枝。有一个传说:古国的皇帝得了重病,邪恶的巫师称需要凡人的千手千眼做药引才能治好皇帝的病。一个叫海棠的女子为救亲人勇闯皇宫,她想劝告国王不可听小人之言残害百姓。她的勇气感动了一位公主,公主向上天祈求,愿意用自己的手眼救治父亲,以免百姓的无妄之灾。公主献出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救了百姓。上天为她的孝心善行而感动,赐她千手千眼,升天成佛,成了极乐的千手观音。海棠的勇敢也得到上天的嘉奖,得道成仙成了海棠仙子,她故乡的海棠也因此花开四季,绽放奇香。因特别喜爱海棠,大学刚刚入校不久,有一次无意发现,学校的荷花池边几株秋海棠开得正好,想摘几枝插在花瓶里装点宿舍。因为树下立了“摘花罚款5元”的牌子,和室友商量好晚上没人的时候去摘。那晚拿了手电,走近了,室友在前面打开电筒,我还没来得及上前摘几枝,她竟丢了电筒哇哇大叫着拉着我就跑。荷花池旁边就是解剖楼,当时以为她见了什么鬼怪。心惊胆颤的跑回寝室,一问原来树下有两个人。后来才知道荷花池旁的花园是情侣们谈情说爱的地方。想那一对爱人,情浓之时突然一手电射来,怕是吓傻了。一直心有歉意,但因不知他们是谁,所以不能说一声:“对不起”。希望在海棠仙子的庇佑下,他们会是美满的姻缘。中学有一首校歌:“昭华过去匆匆,莫放些儿空,乘此南屏翠容,海棠香浓……”每每唱起,便觉唇齿流香。
  
  偶然在父亲的书架上看到一本书,书名《莲荷禅韵》,一下子就被吸引,原来是荷花山庄宣传荷花与佛文化的书。其实荷花本是带有禅意的,佛祖出世后,走了七步,步步生莲,莲就是佛祖诞生的象征。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观音菩萨……或端坐莲台之上,或手执莲花、脚踏彩莲,寺庙里随处都可见莲花的图案。莲荷带了禅意让人有了敬畏,却失了亲近。我喜欢的莲是因为另一个传说。据传莲花是瑶池的玉姬下凡变化而成的。其实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只有九天的玄女才配得上。荷花开的时候,去荷花山庄小住,看池中花影玲珑,常常禁不住会想,冰清玉洁的玉姬,要一位如何温润如玉、玉树临风的公子,才可以使她放弃仙班,私下凡尘呢?玉姬化作莲花,公子是否就是莲叶呢?看莲花亭亭玉立、随风而动、俨然就是一位瑶池的仙女踏着凌波翩翩起舞。那绿叶是否正是他临风而立,驻足凝望?荷花清雅婉约,荷叶密实宽厚,花叶掩映,如此般配,生生死死,生生世世,相依相随,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四)有义
  
  初中搬来龙岗,一位弹钢琴的爷爷住在隔壁,那时他教一位姐姐唱歌,我常去旁边看他弹琴,有时会调皮的按几下琴键,他总会笑呵呵的说:秋秋也唱一支歌吧!于是我唱歌他为我伴奏。爷爷过世多年,早已记不得他的模样,但他的琴声却一直在心中回响。一位拉小提琴的叔叔常常在楼道的窗前独奏,那曲子优扬而深情,现在才知道原来那就是《梁祝》。还有琵琶、古筝、二胡……每一天都被音乐所包围。姐夫的小提琴也拉得很好,每次和姐姐谈起,她总觉得生在那样的环境没有学会演奏一样乐器是天大的遗憾,其实那个时候能听着音乐长大,学会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对我而言也已十分幸福。
  
  母亲打来电话,昌容阿姨做好了烧白给她端来,多年的邻居,虽然已搬了家,但几十年前的习惯却还不变,哪家做了好吃的,总会记着给朋友端一份,象昌容阿姨给我母亲端这碗菜来要走好几条街。“远亲不若近邻”,离家求学工作许多年,年迈的双亲在家乡全凭这些邻友照顾。父亲病重时一定要回家医治,其实最隔舍不了的就是这帮老友了。父亲能写会说,还会治病,常常帮人写个文书,开个处方,从不收人分文。他又是极讲朋友义气的人,年青时为了替朋友治病变买家当,千里迢迢去上海,那时正文化大革命,枪林弹雨随时有生命危险,他朋友提起,总是感动得流泪。父亲去逝的时候,本想一切从简,他的那帮朋友却无论如何不答应,说罗师兄这么热心肠的人,一定要走得热热闹闹的才好。结果父亲去逝后来了许多人,后事也真的办得很热闹。在那样的热闹中竟没有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仿佛父亲根本没有离开我们,只是送他远游。又或者如人所说,他只是搬了一个地方居住,从这家乡的小镇搬去了天堂,父亲还活在我的心里。只是不知道天堂的父亲是否寻得故友,可有人陪他下棋聊天?可有一个小院供他养花喂鸟?可有小河清池让他闲时垂钓?天国的父亲一定是快乐的吧!你可要记得想你的女儿!还有请你放心,你爱护一生的妻子,我会替你照顾,你的那帮老友,有空的时候我会去看望,也许会请他们到你们常去的农家乐小住,请主人做好饭菜招待,如同你在时一样。
  
  (五)悟禅
  
  第一次看大足石刻,感觉它古朴,含蓄,静雅,那一尊尊石像,竟不想石做的,眉眼温柔、唇齿含笑、体态婀娜,真象活生生的人。第一次听导游讲大足石刻。才知原来它是一本百科全书,经变、佛、菩萨、明王、天王、护法神、佛教史迹、瑞相图、道教诸神、儒家人物、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神兽、器物、山水,尽在其中,包罗万象。
  
  香山的佛湾旁有一古寺,据说那里供奉的神特别灵,四季香火不断。许多年前和妈妈一起去烧过一次香,既没有捐功德也没有许愿。心里想着,既是灵验的真神,早已看破红尘,哪里需要你捐的功德;既然是神,我的生死轮回皆在你的掌握,命中注定的事,求又能有何改变?跪在佛前的蒲团上,听老禅师敲着木鱼讼经,想着也许我这一跪可以让菩萨将他所知告知一二,使我在将来的大悲大喜之时,不至惶然无措。如今也常在夜里,一人独坐床前,闭上眼回想此景,仿佛中身旁香烟缭绕、莲花盛开,耳边清磬轻击,梵音回荡,如来佛祖手指莲花,口念法号扶我头顶。
  
  原来佛就在心中!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