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古井,情殇
2011-1-22 10:49:15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两口古井,一口深邃,一口浮浅,犹如她心中无法理解的父亲的两面。
  
  这关于父亲的文字,更多的是女儿的情感纠结。她对自己说:我不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是个冤家。——题记
  
  一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种感觉,随着父母一天天的衰老变得越来越强烈了。而且,每次回家,看到高龄的父亲时清醒时糊涂,心中就觉得悲苦,觉得懊悔不已。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难免家长里短。不知怎么就谈到了父亲,谈到了父亲前半生的传奇。朋友说:这么丰富的人生经历,你当为父亲做传才是。她说:其实,有这想法很久了,也想专门找一个时间听父亲讲他过去的事情,听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并把那些记录下来。
  
  没有时间吗?
  
  不是。
  
  关于父亲,理智和情感争战了十年,终于还是败下阵来——潜意识里,她始终在抗拒着和父亲的亲近。她可以回去看他,可以为他做任何事情,物质上什么样的付出她都不会吝啬,可是就是拒绝和父亲有更多的交流。好多时候,她会暗自叹息:什么是冷暴力啊,世间有你这么冷酷不孝的女儿吗?然而,骂完了自己,却一如继往。
  
  她知道,自己不是个宽容的人。
  
  如今,已然糊涂了的父亲还是认得她的,不管她多久没有回去,父亲见到她从没有不认识过,不过老人家会反复地问她:什么时候回来的。听着,不由地心酸不已。她恨死了自己,而今她想听父亲诉说,父亲却不能了。父亲的生平,父亲的过去,注定会如同村中那两口被冷落了的古井,在缄默中渐渐老去,无声无息。
  
  二
  
  一条小河,清浅和缓,蜿蜒南去。
  
  小河西面是村庄,东面是田野,田野里有一个很大的菜园子,种着供全村人食用的菜疏。对菜园子的记忆,很凌乱,很模糊。没有红的辣椒绿的大葱的记忆,却记得分菜时的喜悦,一杆秤称出每家应得的那一份,堆成一小堆儿放着,等人来领。再有就是一帮顽皮的男孩子偷摘黄瓜的有趣片断。那一帮调皮的孩子等到那个四川籍的看园子的阿婶回家吃饭了,就跑到园子里摘那顶花带刺的黄瓜吃,阿婶的家在村边,端着饭碗站在村旁瞭望,菜园子里的动静便一览无余。而那一帮小子并不着急,待到阿婶下到河滩的当儿,一哄而散。于是,常会看到阿婶一个人呜哩哇啦不知所云地大叫。
  
  菜园子里,有一口水井,一口浅浅的水井——也许那水井很深,谁知道呢。那水井自然是用来浇灌菜地用的,石砌的井台长满了杂草,井口并不光滑,井水也并不清澈,常常会漂浮着枯草败叶。
  
  这井样子既然很沧桑,当是如老人一样,见证过许多的岁月变迁,阅读过许多人间恩怨的了。
  
  记忆中和这古井有关的一件事,父亲是当然的主角,是最重要的角色,而父亲却并未在那画面中出现过。
  
  那一日适逢她放寒假。她雀跃着回到家中,却看到母亲伤心欲绝的哭泣,邻居家和蔼的奶奶在一旁不停地规劝着,安慰着。她手中拿着散学典礼上领取的奖状,笑容凝结在脸上,惶然地站在母亲身旁。——原本,每一个学期结束,她照例会送给母亲一份预期中的喜悦,而此刻,面对哭泣中的母亲,她不知所措。终于,懵懂的她从母亲的诉说中知晓了原委。她似乎看到她青春而帅气的正在学中医的哥哥落寞地躺在菜园子里距那口古井不远的的茅屋里,地上,放着一瓶农村常见的剧毒农药。
  
  那个冬日,当是没有阳光、寒风凛冽的吧。记忆也因此而冷嗖嗖的,想彼时,那口浅浅的井一如平日地缄默着,像一位冷漠的阴谋家。
  
  生活,真的如同一出戏。那样的情节,那样的出乎意料枝节横生平地波澜,让人恍然有看戏的感觉。没有预想中母亲的笑脸和夸奖,她面对的却是一个不太懂的灰色的生活片断。
  
  还好,悲剧并没有发生。
  
  所以,她对父亲限制哥哥求学的行为虽然感到茫然,却并没有太多的怨恨。那时的她认为,父亲的理由似乎也很充足,家中是缺少挣工分的人呢。而那心高气傲的哥哥所受的打击是巨大的,既然理想的翅膀断了不能再展翅飞翔,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最苦的当是母亲了,母亲的哭泣和诉说中,有着深深的怨忧和恐惧。
  
  从此,那个菜园子,那菜园子里的茅草屋以及那口古井,成了根植于她生命中的一个阴冷的片断。
  
  村子里也有一口井,有辘轳,有井绳。那口井很深很深,青石铺就的井台光可鉴人。平时汲水的活多是各家男人的事情,看他们熟练地虚扶着辘轳“咣啷啷”快速地放下水桶,然后很轻松地“吱嘎吱嘎”地摇上来,的确是很愉快的享受,很具韵律美感的劳动让人百看不厌。那口井位于村子的东南角,是专供全村人生活饮水的,所以,那是个很热闹的所在。从清晨到黄昏,前来汲水的人络绎不绝,那动听的“吱嘎”声也就不绝于耳,直到炊烟散尽,夜幕降临。
  
  井水极清凉,极甘甜。尤其是夏日炎炎,喝上两口刚汲上来的井水,顿觉身心俱爽。
  
  曾经她也去挑过水的。不过通常是乡亲们替她打上来一桶水,然后分倒在两只水桶里。好奇之时,她顶多也不过是小心翼翼地扶着辘轳快速地朝井里看一眼,通常也只是看到深深处幽暗中那镜面一样闪烁的粼粼波光。
  
  其实,于她而言,劳动之美是只适合用来欣赏的。比如汲水。比如挑水。通常,二三百米的距离她要歇上好几气才能摇摇晃晃到家的。
  
  她喜欢那村子。她喜欢那乡亲。她喜欢那小河。她也喜欢那水井。内心深处,她更喜欢村井的幽雅,总觉得那井象一位睿智而深邃的哲人,不管岁月多么悠长,他就那么沉默不语,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他的智慧的思想,让人如饮甘霖。而园子里那古井总让她隐隐怀有一丝遗憾:那井方便却略显浑浊,若能清澈些就好了。
  
  三
  
  纠结无处不在。譬如年少的生活,清苦也快乐;譬如记忆中的乡亲,粗朴却可亲;譬如那两口古井,那么的形象迥异,犹如她心中无法理解的父亲。
  
  对于父亲,始终是有怨怼的,这感觉让她觉得惶恐不安。年少时的茫然随着一天天的长大而悄然发生着变化。她固然不了解父亲当初对哥哥的态度,但是以她如今为人之母的心理揣度,总认为做父母的无论如何的艰难,都应该选择自己承担才无愧于父母的责任。她也想过,曾经的那些故事,也许不是她能够理解的,毕竟,父母待她不薄——而这正是她纠结的原因所在啊,她不明白在当时的农村,父母可以无视“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的陋习,可以不理会“女孩子上学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要嫁人”这样的普遍的似乎深入人心的观念,不遗余力地供她和姐姐上学,会什么就会断送了哥哥的前程呢?
  
  父母,真的待她不薄。
  
  朋友说:想你父母真的不容易,怎么就放心你嫁这么远呢?
  
  她知道,朋友的话自是对她的怜惜,而更多的人或许会认为不是她太倔就是父母的爱太浅。倔是自然的,而父母对她的疼爱她也是一直知道的。当她还是一个懵懂的小丫头时,她曾听到过父亲叮嘱母亲说,将来两个闺女的事情不能干涉,全凭她们自己做主。父母也许以为她是小孩子不懂事,所以说话并不避着她,而她却依稀明白了父母话中深意。
  
  她对朋友说:那不是不爱,当是一种大爱啊,那样的生活环境下,那样的一种世俗的氛围中,我没有看到过有谁的父母像他们那样开明而达观。父亲,那时你就想过,关于婚姻,一定不要自己的女儿因为父母的干涉而心生委屈吗?
  
  所以,父亲,怎么去理解你才是对的呢?为什么你深邃的思想总是深藏不露,而给人看到的,总是漂浮着枯草菜叶子的浑浊的水面?父亲,为什么你对自己儿女的爱是不均等的呢?不是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么?
  
  然而,她却是个不知好歹的人,无论父亲对她多么好,她却始终不能原谅父亲对兄弟的态度,她认定了父亲是自私的,也认定了父亲对兄弟后来的生活好坏负有责任。
  
  我国古代的统治者曾经发明过一种叫做“腹诽”的罪名,她知道,若当今有这种罪名,她不知道会被惩罚多少次——这种微词与怨怼,自然是忤逆和犯上无疑了,所以,每当有过“腹诽”的念头,她都会赶紧祈求上帝的宽恕。
  
  然而,这情绪却总是下意识地阻止着她和父亲更多的交流。晚年的父亲似乎早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偶尔还是会怀旧的。譬如父亲回忆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岁月里的红红火火,回忆那个年代自己动手提炼酒精、制作肥皂的高超技术时,她总会不合时宜冷冷地说:为什么不把你的技术传给哥哥呢。诸如此类的情形,父亲当然是有感知的,脸上讪讪,却只是笑笑而已。此后,那种隔膜,竟成了心照不宣。
  
  父亲,原谅她的刻薄吧,骄蛮跋扈的女儿所依仗的,还不是那份父女亲情么?
  
  四
  
  她以为,她和父亲之间的情感的隔膜日久,冷漠到冷酷了,然而,当父亲手臂骨折,她托起老人家瘦骨嶙峋皮肤松驰了的胳膊缠绷带的那一刹那的心酸和温柔让她明白,什么叫血浓于水,什么叫骨肉相连。
  
  不记得有多久不曾和父亲有过肌肤之亲了。也幻想过,在漫天飞雪的晚上同父亲一起,围炉夜话,沏一壶茶,听风听雪听水沸,听父亲的故事和心曲,然后,累了,起来活动活动手脚,续上滚烫的热水,看茶叶在水中浮浮沉沉,为父亲捶捶背揉揉肩,享受人间至情。然而,纠结的情感却让她拒绝聆听,到最后忘记了聆听,她就那么漠然着自己的无情,也漠然着老人家的渴望——父亲不言,但是他一定也渴望着能有这么温馨一刻的吧。
  
  一条小河,自北向南流。
  
  河的两岸有两口荒废了的水井,孤单寂寞,如两位饱经磨难的腿脚不灵便的老人,只是遥遥相望,默守着岁月的沧桑。
  
  父亲,我是你现世的冤家,下世,我们还有父女的缘份么?
  
  那曾经的缄默,那如今的孤寂,注定将成为她心中永远的伤痛。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