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自由区首页 >> 论坛 >> 正文
中国作家的“死穴”
2012-2-15 11:16:31    来源:文化杂谈    我要评论(

作者:黄麟

 

    出席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德国著名汉学家、诗人顾彬最近在接受中国新闻网记者专访时谈到了当代中国作家责任担当的问题,说得非常精彩生动,很容易让真正有良知的文化人产生共鸣。
    谈到中国当代新锐作家韩寒时,顾彬说:他们写的书不是给我们写的,他们的书是给年轻人写的。如果我说,他们用的中文是“娃娃中文”、“孩子式的中文”,他们觉得我一定过时了。我代表一个时代,他们是一个时代,对我表示的批评,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可能会觉得他们是对的,但是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也有我的道理。
    顾彬还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具备三种精神:1、语言美;2、思想深邃;3中国古代、中世纪、近代的文人。他们不怕什么,他们随时准备牺牲自己,因为他们觉得如果他们不牺牲自己,老百姓就会受苦。中国当代的文人缺乏这种精神。
    说实话,顾彬批评韩寒的文字是“娃娃中文”、“孩子式的中文”,这位洋老头说得比较委婉含蓄,给了80后作家一点薄面,与陈文茜批评韩寒“说话象放屁一样轻松”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语气比较婉转而已。如果你仔细读几篇韩寒的文字,你也许会得出顾彬先生同样的结论。韩寒的文字,东锤西砸,不但形式俚俗,而且思想肤浅,甚至不能称之为“文章”。这种逞一时口舌之快的“娃娃中文”,俨然三国的祢衡,信口雌黄,一切以我为中心,天下唯我独尊,什么都不行,就是老子行。——结果怎么样呢?三国时代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80后作家,把自己的生命都搭上了,依然扯着自己的头发腾云驾雾,飘飘俗仙。可以想象,一个连自己生命都保障不了的人,如何保民生保增长?保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人做“意见领袖”,不是开国际玩笑嘛。
    顾彬点中韩寒的软肋是“敢说但不会说”。体制内的作家和韩寒恰恰相反,“会说但不敢说”。余秋雨算是中国的一位主流作家了吧?他的作品,基本上具备了“语言美”,思想虽算不上深邃但也不能说是一片空白。关健是第三条:“中国古代、中世纪、近代的文人。他们不怕什么,他们随时准备牺牲自己,因为他们觉得如果他们不牺牲自己,老百姓就会受苦。”象余秋雨这样的中国当代作家,最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神。大家可以玩“文化”,可以玩“文学”,但千万不能动我一根毫毛。
    舍生取义是道德的最高层次;明哲保身是第二种层次;献媚是第三种层次。中国作家之中,具备第一种境界者,打灯笼也难找。借舍生取义的招牌行营私之实者有,真正为民“取义”而“舍生”者,实在难以举出实例。明哲保身是当代作家的“主旋律”。如果没有涉及到切身利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是最佳的选择。你看方舟子遇袭事件,事情都那样“水落锤出”了,迄今为止,你读到过某个中国作家或某位教授学者声援方舟子文字吗?这些人大概担心到头来肖传国会给自己一锤,所以不敢哼声。岂不知,正是这样的心态,让邪恶理直气壮,变本加厉有恃无恐。
    献媚是第三种层次。“文化大师”余秋雨同志就达到了此种境界。前年汶川地震,余秋雨一个 “含泪劝告”,“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无处是神州”。大家都觉得生活在共产主义,没有“阶级差别”了。谁家死了孩子,基本差不多,都应当化悲痛为力量,以“大局为重”,“和谐为重”。天公如果有眼,余家的孩子要是被豆腐渣工程压住,善后工作不好做,叫文化大师出来“含泪劝告”一番,肯定能化干戈为肉饼,孩子九泉安宁,维稳成本只降不升。
    文化或文学,本来是一种道义担当或精神负载,但到了当代中国作家那里,不担当也就罢了,却成了谋取名利的道具或招牌。文学包装水平如此拙劣,媚态毕露,丑态百出,连外国老头也看出来了,这样的文人生态,还想拿诺奖?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