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自由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图书馆印象
2011-1-8 10:59:00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一
  
  最近,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爱去图书馆了。
  
  也许是那座小型的图书馆与我相距不过百余米,略略举步就到了的缘故。又或者,是喜欢上了那份心存敬畏在整齐划一的书格前做一次次倾心地徘徊或留驻的感觉?归根结底,我想应该是那一脉脉泛着水墨清香神秘幽雅的气息,能与我内心深处某个尘封的角落遥相呼应。
  
  当我立定于厚薄深浅颜色字体不一的书册前,总觉得那一个个跨越时空却又永不消弭的名字背后,仿佛都有一个宽袍舒袖长发飘飘影影绰绰的身形。有的凝眉浅笑,有的郁郁寡欢;有的形容枯槁,有的潇洒风流。随手一笔,就把那些年代久远的故事,那方浩如烟海的历史的天空凝滞于这小小的斗室方寸内。于是,思绪伴着时光疏忽远去,唯有岁月的流景站在落满烟尘的扉页上,与我默然相对。恍惚间,竟不知道身处何处,今夕何夕了。
  
  二
  
  图书馆最初给我的印象是神秘,而这神秘大半源自于我的父亲。记得那时候,我总是充满敬畏和好奇:父亲娓娓讲述的那些层出不穷千奇百怪的童话故事和幽默诙谐的经典传奇,究竟从何而来?他的脑子里为何会长出那么多人所不知的事情?以至于我常常会疑惑着去摸他的头,甚至揭开头发来仔细看那些故事究竟是藏在哪一处。父亲只是宽容地笑笑,等我能够抱着字典一一对照认字以后,便将我带去了他所在学校的图书馆。
  
  跟现在气派敞亮豪华的图书馆相较,也许那算不得什么。毕竟那时候的办学条件跟配套设施并不是很完善,充其量那也就是空出来的一间教室,里面平摆了一排又一排整齐的长桌和条形的柜子,上面码放着一本本大小厚薄不一的书而已。但对于小小的我来说,突然之间置身于那样一个干干净净的书的世界,里面除了书还是书,除了安静还是安静,已经是一种发乎内心的强烈震慑了。再加上那些书名大多字体繁复,极难辨认,比我家书柜里的多得多,新得多,也丰富得多,更是让我目不暇接。
  
  父亲指着那些书说:“你看,我所知道的东西都是它们教我的,你也可以。”小小的心呵,立刻便半是欣喜半是懵懂的讶异。于是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在那些书架前穿行,只能怀着敬畏和憧憬,将目光从一本书挪移到另一本书上,然后用小手轻轻地、轻轻地摩挲那些散发着水墨清香的扉页。还记得父亲拍拍我的头,用手指将藏书间画了一个圈,微笑着说:“等你看完这些书,你知道的,也许比爸爸还多。”是么?我兴奋起来,继而又有些颓然:“这么多,我怎么看得完?”父亲抽出一本带插图的安徒生童话选,温和地说:“一本一本看,慢慢来。先从简单的看起,不懂就问,或者按我教你的方法查字典。”
  
  我捧着那本故事书,如获至宝,回到家就逐字逐句地品阅起来。根据彩图,连猜带蒙居然被我一口气就囫囵吞了个大概。所有的视线和心绪立刻便被书中生动精彩的描述深深吸引,继而开始迷醉于那个新奇瑰丽,丰富斑斓的精神世界。我是那么同情善良美丽的小公主,憎恨那些恶毒凶狠的巫婆和坏人;喜欢勇敢聪明的王子和英雄,爱极了那些幸福圆满的结局。关于人世间的美丑善恶以及纯粹的爱与恨,基本都是从那些单纯唯美的童话故事开始的。
  
  也许连安徒生本人也没有想到,他会对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会受到如此久远的爱戴。是的,历史记住了他,以至于今天他都能从容淡定地站在我们面前,微笑着讲述那些至纯至性的童话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还会一代代延续着讲下去,历久弥香。
  
  一个外国人尚且如此,那么中华上下几千年星河浩瀚的历史文明,该是由多少个这样的安徒生,锲而不舍,怀着对泱泱华夏这个古老国度的热爱和憧憬,用一笔笔饱满赤诚的浓墨重彩拓下源远流长的星云岁月,方汇成一条璀璨夺目的河流,傲立于世,奔流不息?
  
  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最先从记忆里跳出来的就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这些千古风雅的沧海明珠,我自小就在父亲的指点下呀呀成诵。而父亲绘声绘色为我讲述的那些风雅奇趣的名人轶事,更让我耳濡目染。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历史文化名人就像一个个含笑走过眼前的长者,温煦儒雅,安静地看我慢慢成长。那时候,小小的我虽还远不明了历史文明的传承究竟是怎么回事,但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那古朴含蓄凝重悠远的意蕴就像一条引线,将我一步步带往博雅深幽的文学世界。从此,我执着于徜徉在他们端砚泼墨的辞笔中,小心揣摩他们浪漫豪放或婉约优柔的诗怀,领略那潇洒不羁、心怀天下的抱负和永不褪色的绝伦风采。
  
  那时我记忆力极好,但凡看过听过,基本能将内容复述个大概。于是,常常有一大帮年岁相仿的孩子围聚在我身边,带着仰慕和欣赏,带着讶异和折服,甘心为我驱使,只为我懂得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往往随口就能说出几个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人名或书名,也能为他们解答一些困扰好久的难题。比如一首诗的作者和年代,比如他曾经在何处有何政绩或是奇闻轶事,听得他们一愣一愣地。由此赚得不少小孩子气的可笑虚荣,而书,更是成了我更加挚爱的源泉动力。
  
  当然,我所看的书毕竟有限,所知道与懂得的也毕竟有限。一个孩子,真正能够了解透彻的事情又有多少呢?好在我有足够的好奇心和耐心。而图书馆,也自然成了年少的我最爱去的地方。节假日,作业完成的课外时间,我都可以长时间的泡在里面,抱一本心仪的书,不管不顾耐心地啃,直到管理员催着关门。有时夜深了,怕父母责恼,躲在被子里用小电筒偷偷地看,只为不舍得放弃里面哪怕任何一个章节。现在想来,很是佩服那时的恒心和毅力,若依然恒持,则我的修为远不止目前这种状态。
  
  那时在父亲和老师的指导下,我迅速看完了一些中外名著,知道了莎翁,雨果,托尔斯泰等世界顶尖级大文豪,也知道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喀秋莎》这些大部头。连《红楼梦》那么生涩难懂篇幅极长的线装书,我都能一字不漏地看下去。当然,仅仅只是读读而已。无数红学家毕生精力所集尚不敢说完全通透的文学巨献,又岂是一个孩子能读懂的?但至少我很早之前就已经知道有那样的一本书,是一个叫曹雪芹的老先生穷其一生留下的艺术瑰宝,也知道那本书里有一群才情斐然美丽静好的女子,成就了一阙悲金悼玉的情怀和一段镜花水月的姻缘,足矣。
  
  第一次父亲为我画下的那个圈,就在我如饥似渴的翻阅中逐渐缩小,大大小小的书,被我看了个十之八九。以至于学校每一位老师见了我都喜欢拿一些课外知识来考问,而我,大抵半数都能勉强应对过去。也正是因为我的爱看书,才顺理成章成了学校图书管理员,享有绝对的优先阅读权和闭馆权。
  
  每次当我穿过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林木和草坪,轻轻打开那间坐落于学校最深处的图书馆时,总以为略显昏暗的角角落落,有些袍袖宽大又嶙峋飘逸的影子随意坐立,只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作低声细语地交谈。这语言,完全跨越了世纪和国界,跨越了年代和等级。对于我的到来,他们只以千年的目光淡然穿越,然后依旧在幽暗处,任光线斜斜地照进来,任暗影与尘影交织。反倒是我,总觉得这样的突兀,会惊扰了那些安静清雅的魂羽,是以每次开门,总尽可能地小心。
  
  四
  
  当初图书馆之于我的神秘印象早已淡去,但它博大精深和晓古通今的胆魄以及袖吞历史襟藏文明的风雅,却令我一顾再顾,不忍舍别。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图书馆情结始终不曾改变,且逐级递增。无论学业多么繁重,时间多么紧张,风风雨雨,我都是图书馆的常客。以至于我的同学一旦找不到我,最流行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你去图书馆,她一定在!”
  
  是的,一座小小的图书馆,其实藏纳着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每一段历程。风云变幻的岁月沧桑,都能从这里找到蛛丝马迹。那么,图书馆里收藏和珍贮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些简单的字句堆砌,更是一段段或明或晦的云烟过往,是让人掩卷沉思怅然喟叹的辛酸史迹。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从远古时代到夏商周悠远的韶乐叮咚敲响,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火山灰;从雄风初具的汉武风云到悲怆逍遥的魏晋风骨,从浮世华章的盛唐遗韵到山河破败、风雨飘摇的靖康之耻;从曾经风生水起的大清帝国到一个王朝湮灭的背影,都在这安静的角落里,一幕幕交替着演绎。而我小小的跋涉,不过是跬步千里,又怎么能囊尽一部岁月的巨幅卷轴?即便我将一生都匍匐在这块土地上,亦不过是沧海一窥,只是这一瓢水,我已甘之如饴。
  
  至今,我依然无比热爱着图书馆,依然保持着捧读如神明的习惯。我喜欢走进我灵魂熟识的角落,一遍遍仰视,一遍遍浏览,一遍遍在心底呼唤着我所深爱的名字和文字。当我的指尖在泛着微黄或崭新的扉页上划过时,暗涌的思绪仿佛在跟隐逸着的他们进行一场无声的对白了。他们絮絮说着,神情激昂,怀着对某个时代的虔诚。而我,只能怀着敬畏和小心凝神谛听。只是这对白隔了千万里的距离,千百年的岁月,只有我知道,只有那些曾经悦纳过我的阅览室知道。
  
  一方安静的角落,一本赏心的书籍,还有一个沉醉不知倦的我。这个小小世界,假如可以,我愿就这样调着时光的沉香让它慢慢发酵,不问耕耘,亦不问收获,只任生命的年轮和岁月的转换一圈圈碾过,任风雨阴晴都在一张小小的书桌上留下淡如清影的斑驳。那时的我,会微微一笑,悄无声息化作那泛黄的一页,归寂于这浩如烟海的古帙旧卷,供后人细细翻阅。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