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BBC拍的3集迷你系列剧《黑镜子》,有点小想法。我觉得这3个故事说的是一件事,那就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人类多年进化得来的常识就快要全面失灵了,赶紧与时俱进,更新一下自己脑袋里的软件吧。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信息的传播方式。人类历史上,信息的传播从来就不是自由的。过去是家长和酋长控制着信息的传播,再后来是学者和国王,即使发展到所谓的“民主”社会,信息也不是自由传播的,必须经过编辑和记者的选择和过滤。直到人类进入了Facebook和Youtube的时代,信息才真正具备了自由传播的条件。这个改变和人类的觉悟,或者政治体制的改进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IT技术人员的功劳。是他们彻底改变了信息发布和复制的模式,尽可能地减少了传播过程中的节点,这样一来,信息就完全按照Meme的传播规律来进行了。不知道Meme的可以去网上搜搜,简单来说,在Meme的世界里,一条信息传播的广度和该信息的所谓“好坏”或者“价值”没有直接关系,唯一起决定性因素的就是信息的“可传播度”,所以越是耸人听闻的消息传播得越广,民粹主义思想代替了共产主义思想,在Meme的世界里大放光芒。
其实我们曾经面临过类似的问题。比如,当一个社会从专制到民主过渡的时候,其人民必然经历一次信息革命所带来的冲击。这方面一个被说了很多回的案例就是色情信息的泛滥对人类性行为模式的影响。还有一个隐形的案例就是对负面信息的解读,过去报纸上看不到负面信息,所以当国人面对互联网上汹涌而来的负面信息时,很容易觉得这个社会在变坏。
还有,微博的出现也改变了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我们的大脑习惯于把任何直接针对自己的反对意见当真,尤其是这样的反对意见“貌似”被公开了之后,我们的本能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很没面子,立刻要去回击对方。可其实仔细想想你就会知道,微博上那些ID,尤其是没有经过认证的ID背后,很可能都是一些你在日常生活中永远碰不到,碰到了也会完全没有共同语言的异类,微博用一种特殊方式把他们拉进了你的私人生活,如果你心理上没有准备好,必然会感到纠结。
所以我的建议是:忘记那些骂人的ID,把他们当做一块块浮云,这对你的人生没任何影响,Trust Me。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信息的消费方式。其实如果你把这个故事里的自行车换成“普通工作”,把那个Merits换成“钞票”,把那个电视秀换成“挣钱多的工作”,你会发现这样的故事天天在身边上演着,而你也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我老是听见有人抱怨信息社会让人们忽视了真实的世界,影响了人际关系,让现代人成为宅男(女),远离大自然等等等等。这样的抱怨常见于老一辈对下一代,老师对学生,60后对90后,抱怨的对象不外乎是互联网、游戏机和饭局上的微博泛滥等等。其实这样的抱怨在电视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就有了,看电视长大的这代人忘记了自己当初是怎么过来的。
这里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所谓“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差别。我们似乎总认为虚拟的要比真实的低一个档次,一个刚刚打通关的孩子的高兴劲往往会被家长认为低于登山到顶峰时的幸福程度,因为前者是虚拟世界,低人一等。这个看法在某些前提下是对的,比如登山让人身体健康,活的更久等等。但从本质上讲,快乐是发生在人脑子里的一种生化反应,两种快乐是没有高低之分的,信息时代让人们更容易获得快乐,这就是老一代们看不惯的原因所在吧。其实,当初唱片和电视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同样让快乐的获取变得容易了许多,并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艺术的看法。
还有一个问题很有意思,那就是信息时代让朋友之间的关系变好了还是变坏了?罗大佑唱到: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只因大家见面越来越少。不知道他写这句歌词的时候台湾的朋友们是因为能打电话而不再见面,还是因为工作太忙。如果只是前者,那我觉得还好嘛。
第三个故事讲的是信息的利用方式。这集的故事有点过于科幻,我敢说我这辈子是不会看到这种事情有成真的那一天。但我在上一篇博客(谁敢欺负咱俩?)里写过,这样的思路其实已经有了,而且已经在一些领域获得了实际应用。
其实,这个故事的简化版也已经在生活中上演了。某某爆出奸情,肯定会有很多人去翻他/她的微博,试图寻找蛛丝马迹。这样的事情以前也有,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变得如此容易。所以过去的案例只发生在大案要案上,而现在则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所以,写微博的时候你要做好准备,你写下的每一句话,留下的每一句留言都可以在未来的某天成为呈堂公证,被人翻出来炒作,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