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难觅,质数的孤独
2013-7-5 10:35:37 来源:南桥的博客 我要评论()
华裔数学家张益唐投稿于《数学年刊》证明存在无穷多个孪生素数,其间相差小于或等于7000万。这种学术期刊审稿的周期有时候长达一两年,但是张的论文一个月就通过,且被评审者大加赞扬。据说张益唐的研究,价值超过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此论文在美国数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居然都在Facebook上传了起来,可见即便在普通人中,影响也颇深远。
不过在普通人中间流传,是因张教授生涯的特殊性。数学界惊叹他的研究,原因之一是张平日名不见经传,从普渡博士毕业后,找学术工作都难,据说送过中餐外卖,在汽车旅馆打过短工,甚至在卖快餐的赛百味(Subway)做过事。相关报道中称,张所使用的证明方法,很多顶尖专家都用过,但是没有坚持下去,而张则持之以恒,终成正果。
美国人一向热衷于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的奋斗故事。这么一个普通学者的巨大发现,自然让人拍案惊奇。只不过我越来越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尤其是在高尖端的科技领域。张是北大数学系顶尖的毕业生,曾获北京大学校长、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推荐,被普渡大学全奖录取,在普渡读了七年博士,据其导师介绍,他是所有时间都在想数学的人。他的成功,并非是一美国传奇,而更多地是靠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老式中国故事,其更多的内涵是辛勤耕耘、契而不舍。
数学爱好者(Numberphile)的Youtube频道里,诺丁汉大学物理老师安东尼奥·帕蒂拉(Antonio Padilla)兴奋地解释了张的发现。为了给一些对于数学一无所知的观众(包括我自己)解释孪生质数,他举了个有趣的例子:假如在质数的王国里质数只能找邻近的质数结婚,那3、5这种质数找对象都很容易。但是质数越大,对象就越难找。但是根据张的发现,质数和下一个质数的距离,应该小于或等于7000万。孤独的数字不会持续孤独下去,总有另外一个质数与之匹配。换言之,对于大龄光棍质数来说,7000万步之内,必有芳草。
对于我这个文科生来说,这样的比喻,甚至让我对生活充满希望。不管你从事的事业是何等的孤寂,茫茫人海中,总是有个知音能赏识你,你总能找到灵魂的伴侣。我们从事文学翻译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不知在学术生涯受挫时,张教授都是如何思想。或许他从来都不曾失去信念,知道那个知音,总在哪里等着他,哪怕这中间隔着7000万个对其无所知也无所谓的芸芸众生。
不过在普通人中间流传,是因张教授生涯的特殊性。数学界惊叹他的研究,原因之一是张平日名不见经传,从普渡博士毕业后,找学术工作都难,据说送过中餐外卖,在汽车旅馆打过短工,甚至在卖快餐的赛百味(Subway)做过事。相关报道中称,张所使用的证明方法,很多顶尖专家都用过,但是没有坚持下去,而张则持之以恒,终成正果。
美国人一向热衷于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的奋斗故事。这么一个普通学者的巨大发现,自然让人拍案惊奇。只不过我越来越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尤其是在高尖端的科技领域。张是北大数学系顶尖的毕业生,曾获北京大学校长、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推荐,被普渡大学全奖录取,在普渡读了七年博士,据其导师介绍,他是所有时间都在想数学的人。他的成功,并非是一美国传奇,而更多地是靠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老式中国故事,其更多的内涵是辛勤耕耘、契而不舍。
数学爱好者(Numberphile)的Youtube频道里,诺丁汉大学物理老师安东尼奥·帕蒂拉(Antonio Padilla)兴奋地解释了张的发现。为了给一些对于数学一无所知的观众(包括我自己)解释孪生质数,他举了个有趣的例子:假如在质数的王国里质数只能找邻近的质数结婚,那3、5这种质数找对象都很容易。但是质数越大,对象就越难找。但是根据张的发现,质数和下一个质数的距离,应该小于或等于7000万。孤独的数字不会持续孤独下去,总有另外一个质数与之匹配。换言之,对于大龄光棍质数来说,7000万步之内,必有芳草。
对于我这个文科生来说,这样的比喻,甚至让我对生活充满希望。不管你从事的事业是何等的孤寂,茫茫人海中,总是有个知音能赏识你,你总能找到灵魂的伴侣。我们从事文学翻译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不知在学术生涯受挫时,张教授都是如何思想。或许他从来都不曾失去信念,知道那个知音,总在哪里等着他,哪怕这中间隔着7000万个对其无所知也无所谓的芸芸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