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3日,温家宝在广西、福建等地调研时表示,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中央已经统一思想,要解决民营资本进入金融的问题,根本来讲还是要打破垄断。他指出,温州的试点,有些成功的,要在全国推广,有些立即可以在全国进行。
正当各界对银行暴利说争议纷纷、对温州金融改革试点诸多揣测之时,温家宝在公开场合的表态明确表达了中央的决心,而如此高调的表态亦意味着打破银行业垄断局面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去年底有专家表示银行业比烟酒石油更暴利后,一场关于银行是否暴利的大讨论随即展开。其实评价一个行业是否暴利的衡量标准应为资本利润率而非利润总额,即它利用已有的资本在一年内能赚多少钱,具体到银行业来讲应以核心资本收益率为标准。有媒体以五大行中利润最高的工行去年盈利水平已超过全球最大市值的苹果公司,来证明银行业暴利,随即被反驳这样的比较不科学,一是行业相差太远无可比性,二是苹果的资本利润率大大高于工行。这样的比较的确不科学,但最不科学之处并非以上两点,而是苹果是依靠技术及创意赚钱,工行却是依靠自身的垄断地位赚钱。正如这场讨论一般,重点从不该是银行赚多少才算暴利,而是银行通过什么方式获得“暴利”,而这样的方式给社会带来了什么伤害。
银行依靠什么赚钱温总理已简略言明:“我说我们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为什么呢?就是少数几大家银行处于垄断地位。”我国银行业实际处于四大银行寡头垄断的状态,其中更不乏行政垄断的身影,而其余几个银行实质上亦是官办或半官办。银行有高达80%的利润来源于国家以管制利率而形成的存贷利差,而固定的存款利率调整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处于偏低的状态,等于让广大储户对银行进行了补贴,行政权力在对银行的利润进行庇护的同时却无形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况且,在牌照管制的情况下,实际垄断优势令消费者在银行面前极端弱势,话语权几近全无,而银行则可挟垄断优势协同定价及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最受人诟病的则是银行的“乱收费”现象及霸王做法。银行的收费服务定价调价最多只是通知从来无需咨询,而停办存折等业务存废亦从来轮不到消费者插嘴。去年五大行的手续费收入同比增幅均超过30%,增幅最大的农行更高达49.04%。消费者在金融市场中因垄断造成的极端弱势而权益受损,这正是民众对银行的怨气所在。
受伤的不止广大消费者,更有对整体经济影响极大的民营经济。短缺的金融机构与占比较大的民营经济难以匹配,除却大型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更是奇缺,村镇银行至今不过10余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更是面临很多制度上的障碍。贷款需求远超贷款供给,造成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银行自然倾向于选择更加安全的项目,因此巨额的低成本资金流向有政府背景的大企业、大项目,而对GDP贡献超过70%的中小企从银行获得的正式贷款却不足20%,且通常均为一年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基本不会获得长期贷款或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无法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的中小企惟有转向民间借贷,可以说,是银行垄断下的金融资源配置失当催生了民间借贷市场,而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的民间借贷市场因缺乏监管而隐含着较高风险,吴英案与温州老板跑路潮根源均在于此。
银行垄断不打破,中小企的融资难问题则无法解决,中小企缺乏资金来源则民营经济的活力始终受抑,占大比重的民营经济不振则中国经济亦难发展。打破银行业垄断,为提振实业之始。如今民间借贷危机已现,正好可以此为契机开放金融市场、打破银行业垄断。
上周公布的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方案,正是打破银行业垄断的第一步,而温总理表示温州试点的成功经验需在全国推行,更显示了中央进行全国性金融改革的决心。从试点方案的十二项主要任务来看,除了民间融资的阳光化,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要真正打破垄断,有决心只是前提,温州试点也只是开端,还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首先,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均为规模小而成本高,对应项目的风险系数亦决定了利率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平,放开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为其根本要求。其次,方案的细则与相关法规急需修订,保障试点方案的执行,以免变为纸上谈兵;如符合什么条件的小贷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现时并无法规,若不及时完善则易形成过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而引发权力寻租,从而影响市场发展。最后,只有银行并不能解决中小企融资难问题,应发展企业债等直接融资市场,形成多层次的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