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7月8日公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向社会征求意见。新闻媒体关注民政部将在慈善全行业推行信息公开制度。
近期红十字会被“郭美美事件”缠身,虽经公安机关说明“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直接关系”,仍然未能赢得公众信任,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有无“间接关系”,以及有怎样的“间接关系”,悬想重重。
民政部此时发布“纲要”,该部特聘专家杨团回答是否与郭美美事件和红十字会危机有关时,认为“有所针对”,并肯定信息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是每个慈善组织必须遵守的原则,坦言“我们做得并不好”。今后五年,第一步要慈善组织和每一个慈善项目都公开信息,第二步要公开慈善效率和效益,并引入第三方评估。
慈善信息公开性不足,社会监督欠缺,一直是慈善信誉的大问题。近期红十字会面临巨大质疑,不过是众多有明确官方背景的慈善组织长期面临信任危机的一个例证。民间慈善组织或慈善家的行为,也因不透明引发风波,典型事例如陈光标,“暴力慈善”固然是争议点,是否如其所称捐出了13亿元也是疑点。民政部规划今后五年推进慈善信息公开和慈善活动监管,自然要受到欢迎。
今天,信息公开作为一个概念,几成公共生活的时尚,没有哪个地方、哪个组织、哪个权力部门,不是念之顺嘴,无须草稿。而实际上,不公开、迟公开、半遮半掩、故布疑云等等现象还是极为常见。
近期,中海油泄漏事故,始发于6月4日,公开在一月之后,公开时报告泄漏已基本得到控制。这使人不禁设想,中海油、国家海洋局等相关方面有没有一边控制泄漏一边控制信息,我们更不能推想假若泄漏不能控制那么信息会不会继续隐瞒。
近日,新闻又称尽管国务院反复要求中央部门在今年6月底前公开本级“三公经费”,但唯有科技部在6月30日前晒出“三公”账本,大限之后一周公开的也仅有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教育部、新华社等几家,近百家中央部门没有行动,与此同时,北京律师李劲松向若干中央部门发函要求公开“三公”经费等信息。而北京律师李劲松向若干中央部门发函要求公开“三公经费”,收到的回复中竟还有多个部门表示该数据不属于公开范畴。舆论认为“缺乏问责机制”。
从这些情况,再来看民政部推行慈善组织信息公开,能让人信心几许?国务院明确要求各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民政部没有公布,至少是截至规定日期近10天已经过去仍没有公布。民政部如此对待国务院,慈善组织难道就不能以此对待民政部?
当然,民政部是政府部门,对国务院的要求拖拉不办,似乎也只好批评督促,反正人大也不会就此质询,而慈善组织,社会组织而已,民政部可是权力在手,若硬要其公开,那是有强硬手段的。只是即便如此,一个自身就不能完成信息公开要求的权力,又何以让被它管理的社会组织心悦诚服?“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民政部绳人以信息公开,又何不对照公信息公开而律己?
与民政部情况相同的,还有诸多部门。“三公经费”公开,一例而已。权力面对社会,也有其下属。权力部门自身不去公开,又何以约束别人公开信息?而且,公开“三公经费”,也是执行政令,中央部门不执行政令,又何以要求地方和社会接受管理?从上至下,权力部门整天对社会这这那那的,请问又何不揽镜自照?
自己身上歪歪扭扭,却能把社会治理得有条有理,天下有这样的事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