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博客频道 >> 焦点博文 >> 正文
小桥
2009-8-6 10:32:35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江南的小桥,是一张永远画不倦的的水墨画,横躺在诗意里,醉卧在美景中。文章文采飞扬,一种江南小桥古老的味道油然而生,有一种离世脱俗的味道,仿佛是一个梦坚强的生长在我的生命里。

  前日与同事开车经过苏通大桥,虽然已经从电视报道里对这座桥有了很多的了解,等到真正凌驾其上时心中还是不免感慨现代人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不过要说到诗意却也只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样一句豪迈的诗句相佐应,过桥后安静下来,竟慢慢回味起了小时候走过的那些小桥。

  我记忆里的小桥应是烟雨江南一道道凄美的风景,几根瘦骨伶仃的原木算是桥柱,再加几块宽窄不一的木板或是一些青石铺成高低不平的桥面,临水兀立,孤寂的卧躺在水乡阡陌纵横的水线上。小时候家乡的桥很多是这样且是没有护栏的,上学的路上也是无论如何绕不开这样的桥,尽管大人们总是再三的关照自己的孩子要走在桥中央,过桥时千万不要朝河里张望,但几个大胆调皮的男孩子总是要比着谁的胆子大贴着桥沿走,时不时的还要瞅一眼河里然后故作惊喜的叫道,“你们看,河里有一条好大的鲫鱼啊!”惹得胆小的小细娘们也惊颤颤的靠到桥沿看。想想那时的河水真是可以一清见底的,河底软泥上的青荇在水的柔波里招摇着,我的童年也一如穿行其间的鱼儿逍遥自在。还记得外婆家边上有一条铁索桥,上面铺着木板,人走上去晃来晃去,小孩子们总是煞是开心的在上面嬉戏玩闹,但是桥跟头那个已是步履蹒跚的老阿婆看着这座桥却开始无比惆怅起来。想来年轻时她刚嫁到这家人家时一定是健步如飞的穿行其间的,只是岁月给她了不可名状的愁绪。

  等到自己长大后,小桥的样子渐渐从书本的唐诗宋词里鲜活起来,它们横躺在诗意里,醉卧在美景中,小桥似乎多了一种情思,一种机缘,一种含蓄,一种泰然处事的豁达。但真的只有等到自己漂泊异乡的时候才体会到那个落拓书生在夜泊枫桥边后夜半听姑苏城外钟声时的思乡之情;才能感应到灞桥头折柳送别好友,吟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句时的王摩诘发于内心的真情实意。而此刻的我每每一个人从汽车或者火车上下来,踏上异乡的土地,举目四望,心戚戚然样子时,总会想起千百年来无数的商旅行客为了生存常常在万籁俱静的凌晨踏着冷月寒霜赶路,跋涉于险山恶水间,跨过一座座乡野间的小桥,一步步向着自己目的地靠近时的艰辛。写到这突然天马行空的揣测开圣人孔夫子大半辈子凄惶的奔走于六国间的情形,那日他驻足于一座小桥头,看到逝水滚滚与岿然不动的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时,突发惊人感慨,“逝者如斯夫!”是啊,人生如逝水,回不得头,只有那桥可以安详的躺在那里,那座小桥到底在圣人的心中是什么,生命在桥头的顿悟中拔节生长成参天大树。

  “骑驴过小桥,轻叹梅花瘦,”我想我是学不来板桥先生捻熟的出世入世之道了。或许自己心中的那座桥至多只是马致远秋思小令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无限惆怅与惘然。

  欸乃一声山水绿,江南的小桥许多的时候也是灵动鲜活、闲适温暖的,是一张永远画不倦的的水墨画最炫的一笔,小渔船悠悠然漂泊在江南的河汊水巷里,河里的流水舟楫,渔歌号子,水草菱藕,岸边的草垛农舍、菜畦稻田,不知名的野花香飘四野,再加上一座一座的形态迥异的小桥渐次靠来,仿佛在一幅有声有色有味的画里行进着,这种感觉一直在我脑海里,那情景想来却正是小时候和父亲摇着那叶小舟去外婆家的路上所看到的。

  对于小桥我有一种骨子里的迷恋,那种沧桑,那种负重,随着时间的推移都纠结起一种别样情结,仿佛是一个梦坚强的生长在我的生命里。怀念一段感情有时在小桥上最好,“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只是不知站在桥头的我是否装点过别人的梦。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