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小火炉
2010-9-30 15:45:02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冬日的夜幕渐渐地垂下,月亮从苍穹里探出苍白的面容。坐在火炉旁翻开诗集,偶然看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心中不禁一动,顿时产生一种淡淡的惆怅,思绪随淡蓝色炉火,又飞回从前……
我八岁那年,奶奶患上痨病。初冬,父亲背上斧头,扛上镢头,带上绳索到水沟边伐木桩,运回家,劈开晒干。深冬,奶奶咳嗽厉害,父亲动手制火炉,买不起无烟煤,木材代替,烟火熏烤得睁不开眼,呛得不敢说话,两只小手揉红双眼,那熟透地瓜的浓香,使我忘记了烟火,一股香甜,久留舌本。
记不清哪一年了,父亲托人买来一个煤球炉。小炉子,也许和白居易所描写的那个红泥小火炉没有什么两样。我却没有任何白居易式的雅兴。无烟煤碎得没法烧,奶奶拖着病体,掺水、土和炭泥,摊薄饼、团煤球,孱弱的双手捧着上下窜动的蓝色火苗。望着那蓝色火苗,我简直感受到了童年时做游戏似的快乐。
月光斜挂天空,月光薄如蝉翼,银光四射。孩童们三五成群,玩腻了各种游戏。火炉旁,我缠住奶奶讲《三侠五义》、《二十四孝》、《棒打芦花》、《西游记》……历史传奇故事,性情耿直的奶奶,疼爱孩子。尤其是最疼爱我,我是她的长孙,是她的骄傲,她的最爱,是一种生命的延续。火炉上,羊汤的香味儿,飘散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我受不了诱惑,馋得直流口水。羊汤是用来滋补奶奶身体的,没有我的份。她却坚持分给我喝,暖和身体。于是,我又乖乖地坐在火炉旁,听奶奶唠叨农家话题,感受她暖意映衬下的面容。真的,我愿意这样懒散地坐着,她慈爱的目光和喜悦的容颜使我感到充实、丰盈。想象着,奶奶的存在是超凡的,脱俗的,她主宰着我的心灵,而我却有点孤傲,且只知道火炉的温暖,乐居在她爱的怀抱中。奶奶说我是她纯净的快乐和安慰,这种心灵的吻合永远表现着爱的伟大。任时光一点一点地流走,只为了,只为了在奶奶身旁的那缕温情……
一年冬天,奶奶赴瑶池去了。那时,我正在镇中学读书,接到音讯后,急急忙忙地回家,推开门一看,眼前一片空白,火炉旁,是泪流不止的父亲,泣不成声的母亲,我心中一阵酸楚,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
三十几年过去了,火炉更替无数。小火炉的具体形状早已沉入遗忘之中,但我心胸的火苗,从没熄灭。有一次,一位朋友用炭火煮茶招待我,那火苗,使我想起了当年的火苗,同样的蓝色,同样的透明,同样的温暖,同样的炽热,只是比起当年那只小火炉里的火苗,实在不够生动,不够温暖。
但是我仍夸张地欣赏它,赞美它,而且一点也不虚伪。
往事拭去其上的蒙尘,我似乎又看到童年那一片淡蓝色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