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缘
2010-9-16 13:11:25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又到了蝉鸣的季节,使我想起了童年与蝉结下的不解之缘。您也许会说,蝉嘛,不过一昆虫罢了,与昆虫能有什么故事呢?说出来您也许认为不值一提,可对我来说,记忆深处的东西是再也忘不掉的。
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怎么称呼蝉这东西,只知道我们这的叫法很特别。当蝉的幼虫在土下生活七年之久、准备爬出来蜕变的时候,拇指大小的蝉的幼虫给我们孩子带来许多许多。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一些“财富”,甚至还开发了我们的“智力”,更关键的给我们带来美味。孩子们都喜欢这季节性的美味,没办法,谁让咱们做孩子时都是纯“野生”的呢!
蝉的幼虫在我们这里叫做“姐溜”,还有个叫法叫“姐溜龟”。这家伙的习性我们都掌握的很清楚,盛夏的黄昏后,“姐溜”们就做好了出洞上树蜕变的准备,在土下先用前面的两个“钳子”挖通很小的能观察外面的小洞,等天完全黑了才钻出家门,然后快速的寻找附近的树或是很高的植物爬上去。“姐溜”们得在一夜之间完成退壳、亮翅、学会飞翔,时间对于“姐溜”们来说是生存的关键。您别看那东西只有拇指大小,有的能爬三十米的高度,并同时完成蜕变。
天没完全黑下来之前孩子们就出动了,端着瓷盆、二盆、碗盆到家前院后、路边树行去找,叫做抠“姐溜”。看到“姐溜”们挖的小洞了,就把盆往洞口一卡,有的“笨”“姐溜”误以为天黑了,乖乖的爬了出来,成了盆中之物。有不算太笨的就是不出来,洞浅把手指头放进去,它会抓着手指头不放被“钓”了出来。洞深的,就得像非洲大猩猩钓蚂蚁吃一样,用棍子了。“聪明”的“姐溜”也不少,任凭你想尽办法它就是稳坐洞中,坚决不出来。还有更狡猾的,到半夜了才出来,成了“漏网之蝉”。
天黑了,叫做摸“姐溜”。那时候穷啊,连手电筒这样的“家用电器”都没有,不过这难不倒我们。没有马灯我们自己制作“孔明”灯。先去公社或大队卫生所找来废弃的盐水瓶,然后找块四方的小木板,四角穿四根铁丝。盐水瓶底部绕几圈棉线,浇上煤油烧,只要你掌握好火候,那瓶底就会很整齐的掉下来。把煤油灯放在小木板上点起,在把没底的盐水瓶扣上去,拎起铁丝,不怕风大,照样照明。
每到这个季节,自制的“孔明灯”成了特殊的风景线,一盏盏橘黄色小亮点在黑黝黝的村子周围不停的移动,“姐溜”们成了人们改善伙食打牙祭的牺牲品,半年康菜半年粮的社员们谁都不肯放过这廉价的不花钱的美味。被“生擒活捉”的“姐溜”们清洗干净后,被放在放满盐卤沙缸里挣扎,两天后才被用少量的油煎熟,供它的“晚辈”们大快朵颐。蝉先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我想“姐溜”们应该是我们的“前辈”吧!
我记得我们家是那时候人口最多的家庭,厨房一角一排四只沙缸呢!每只缸里的“瓮中之蝉”少说也在十斤以上,一斤一百只“姐溜”计算,您算算,我们要吃掉多少条生命?
白天,听着到处蝉鸣的啩燥声才知道“被捕”的“姐溜”不过是冰山一角,那大树小树、丝瓜架、葡萄架、豇豆架只要是高出地面的植物到处是“姐溜”退的壳。这可是我们孩子们的宝贝,医药公司收购价一块四毛钱一斤呢!后来长大了长见识了才知道这东西叫蝉蜕,能入药。一帮孩子背着篓子到处捡蝉蜕,一天块儿八毛的不成问题。比一个社员劳动一天的工分还值钱呢!五十岁以上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在那乱七八糟的年代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公分不过几分钱,有的家庭一年干下来还得“透支”,倒欠生产队的。
蝉的一生不过短短的个把月时间,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果腹、“开膘”,甚至人情来往、穿衣、家用都带来不小的方便和帮助。更有甚者,我们村上的几个读书孩子一年的开销,都寄托在蝉鸣的季节,“姐溜”们成了我们的定期“银行”,我们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