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胜景茨碧湖
2010-11-29 11:05:23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云南人生性爱水,提到了水,就不能不提及洱源。洱源,顾名思义,就是洱海的源头。这里水资源极其丰富,水质清澈,风光旖旎,引四方游客流连忘返,令万国宾朋去而复来。
天高云淡,奇山秀水。一踏入洱源地界,就会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源头胜景茨碧湖,更是镶嵌在其中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
茈碧湖又名宁湖、绿玉地,湖水清澈,色碧如玉。因湖中生长着一种珍贵的水生植物——茈碧花,而得名。每年农历七八月份茈碧花开,但仅在每天太阳刚出及午后,分别开放半个小时左右,所以又称“子午莲”。
关于茈碧花当地有个传说,本主姑娘出嫁时舍不得离开父母,流下的眼泪落在湖里,溅出的水花就变为茈碧花。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写道:“过一小石桥,其西则平湖浩然,北接海子,南映山光,而西浮雉堞,有堤界其中,直西而达于城。乃遵堤西行,极似明圣苏堤,虽无六桥花柳,而四山环翠,中阜弄珠,又西子所不能及也……湖中渔舫泛泛,茸草新蒲,点琼飞翠,有不尽苍茫,无边潋滟之意,湖名‘茈碧’有以也。”
清代《云南通志》记载说:“茈碧花产浪穹县(今洱源县)宁湖中,似莲而小,叶如荷钱,茎长六七丈,气清芬,采而烹之,味美于甫(莼菜)。八月花开满湖,湖名茈碧以此。”
清代白族学者杜时熙的《茈湖杂咏》,曾这样描绘茨碧湖,“茨湖遥望水笼烟,柳色青青最可怜。争道江南好风景,夕阳阴里钓鱼船。”
茈碧湖为地震陷落型的湖泊,差不多与洱海同期形成,湖呈狭长形,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1—2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一般水深10—20米,最深处32米,平均水位海拔2056米。主要水源为风羽河与梅茨河,经龙马涧至下山口,流人洱海,是洱海的主要源流之一。湖水碧绿透明,背靠青山,年产鲜鱼百吨。
泛舟湖上,品一壶茶,是何等逍遥自在,又是何等的惬意。
相传建文帝也曾泛舟湖面,见水色浑浊,心里很不愉快。正在这时,忽然听见渔船上传来白族姑娘美妙婉转的渔歌,建文帝听这歌声清脆悦耳,随风荡漾,非常高兴,于是将手中扇柄上的碧玉白菜坠子摘下来,抛给这位白族姑娘并相邀再唱一曲,不料用力不够,坠子落入水中,只见刹那间湖水翻滚,浊水变清,色碧如玉,便形成了“谁道洱河千胜境,源头此处更澄清”的美丽茈碧湖。
漫步茨碧湖畔,感觉如此爽朗,心境如此澄明。湖周围常年竹木葱郁,群芳争妍,碧草如茵。湖水绿波涟漪,鱼跃水冒,海鸟群集,山色倒映。这里四季都不乏生机,春看梨花,夏看荷花,秋看茨碧花,冬看红梅花。
湖光山色相映,万株梨树竞秀。梨园深处,依稀可见白墙青瓦的人家,几处鸡鸣,数声犬吠,洒落在幽静的湖面,湖中行船的渔家女正朝着炊烟袅袅的村庄驶去……这便是茈碧湖畔的仙乡梨园村。
步入其间,数万株粗壮高大的梨树参天而立,村庄便掩映在梨林的荫蔽之中,村庄三面依山、一面临湖,真可谓是依山傍水,清雅之极。梨园人出门,撑一只小船下湖,就如同在自家的院里散步那般轻松。梨园人在梨树下放牧着膘肥体壮的马群,人们在梨树下乘凉、聊天、刺绣……
春日,梨花竞放,如粉妆玉砌的世界,朵朵梨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耀眼圣洁,黝黑的梨枝,恰恰衬托着雪白的花瓣。初看到如此美景,你一定会惊讶于这到底是现实还是梦境。
每年农历的7月21日至23日,周边的白族群众自发到茈碧湖上举行“龙王会”,又名“海灯会”。在此期间,如能来参加这样的白族盛会,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体验白族人“千年赶一会”的虔诚和对神灵、自然的敬畏;感受白族人“一会赶千年”的盛况,以及他们文化娱乐节目的多样,乡风的文明、社会的和谐。
每当走进茨碧湖,就会不自觉的想到状元杨升庵泛舟茈碧湖写下的诗句:“远梦似曾经此地,游子恍疑归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