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死亡·纯爷们
2012-2-4 10:06:47 来源:当作如是观 我要评论()
观看斗牛的人可以分成两大类,借用心理学的术语,一类人认同于动物,即把自己放在牛的位置上;另一类人则认同于人,与斗牛士声气相投。所以主张动物权利者,应该前往西班牙巴斯克的小城毕尔巴鄂,据导游欧内斯特?海明威介绍,毕尔巴鄂的人们热爱公牛,讨厌斗牛士。“要是在毕尔巴鄂人们喜欢上了一个斗牛士,他们就买一头比一头大的公牛让他斗,斗得他最后闯祸为止,不是坏了名声就是送了命。这时候那些毕尔巴鄂的好事者就会说:‘瞧——一个个都是一样的货色,都是胆小鬼,都是冒牌货。给他们几头大一点的公牛,他们就原形毕露了。要是你想看看大公牛到底有多大,脑袋上的牛角有多粗,牛怎么样将脑袋伸过围栏,让你觉得牛好像要扑到你怀里,看台上的观众有多野蛮,那些斗牛士怎样让牛吓得死过去,一句话,要看个究竟,那你就得到毕尔巴鄂去。”
尽职尽责的导游海明威还介绍了公牛的爱情。他专门写过一个短篇叫《忠贞的公牛》,说公牛作为一种动物是一夫多妻的,但偶尔也会碰上一夫一妻的。有一头用于配种的好公牛忠贞地爱上了一头母牛,对其它母牛不理不睬,于是被恼火的主人送上斗牛场,英勇战死。对这个听来伤心的故事,海明威开解说:“所有的故事,要深入到一定程度,都以死为结局,要是谁不把这一点向你说明,他便不是一个讲真实故事的人。特别是关于一夫一妻制的所有故事都以死告终……如果两人你爱我、我爱你,那么他们是不会有幸福的结局的。”你要查一查这导游的履历,才知道他对此感触颇深,他不仅在《永别了,武器》中把忠贞的女主人公写死了,自己更是乱爱无数,还结了四次婚。
归根结底,海明威自己是绝对以“人”为中心的,尽管他宠爱过许多猫、四只狗、两匹马,但是他猎杀过的狮子、羚羊、野牛、大鱼远远超出。在《非洲的青山》里,他曾直白地写道:“我不在乎杀死任何东西,任何动物,只要杀得干净利落,反正它们早晚都得死。”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海明威对西班牙的乡愁,这个国家热爱斗牛,因为这个国家的人们对死亡感兴趣,他们不讳言死亡、不装作死亡并不存在,他们稍微花一点钱就能在午后看到死、看到避免了死、看到不肯接受死、看到愿意去死、看到死的诸般面孔。海明威本人从青年时代开始,在西班牙观看了三百多场斗牛,目睹过几千头公牛被杀,写了两部关于斗牛的专著,自带干粮跟着斗牛士巡回全西班牙。在他看来,斗牛“是一门绝无仅有的艺术家身处生命危险的艺术,是一门表演的出色程度完全有赖于斗牛士自尊的艺术。”想起不相干的女诗人普拉斯的一句诗:“死,是一门艺术,我要使之分外精彩”。在这个意义上,海明威最后用猎枪轰飞自己天灵盖的死法,真是爷们儿。据说,听到这一噩耗时,他的朋友、斗牛士胡安?贝尔蒙德只说了三个字:“干得好!”
附:
老太太说:“你知道,我对你越了解,就越加不喜欢你。”
海明威答:“了解一位作家始终是一个错误。”
读来莞尔。
吃到美味的蛋,不满足,总还惦记着生这个蛋的鸡,看到鸡在窝里的真相,又大大失望——这大略是热心读者的普遍遭遇吧。记得某个夏天,我通读了能够找到的所有有关海明威的资料,最后整明白了一件事:他之所以表现得比纯爷们儿还要纯,是因为矫枉过正,是因为在童年时期,他的母亲喜欢给他作比较女性的装扮。因此上,战争,狩猎、钓鱼,斗牛,酗酒,飞车,皆是为了证明他自己的“男性气质”而已。怪道他笔下的男主人公们阳刚得过火,却又活动在细腻的忧伤的整体氛围之中。老实说,自从崇拜变成了怜悯,我对他也就没了兴趣。
这本《死在午后》是繁琐的“斗牛手册”,最是那些荡出去的闲话好看,比如著名的“冰山风格”,比如对福克纳的明褒暗贬,还有对战场的描写,对青年时代旅行西班牙的记忆,都不错。时而蹦出来的胡说八道也很提神,比如这句:“不能把一个严肃作家跟一个板着面孔的作家混淆起来。一个严肃作家可能会是一只秃鹰或一只兀鹰,甚至是一只鹦鹉,但是一个板着面孔的作家始终是一只可恶的猫头鹰。”
杰弗里·迈耶斯的《海明威传》里,说海明威东非之行共捕获三头狮子,一头水牛,二十七头别的动物。动物保护主义者,可以吐吐口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