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各种质量存疑的社科研究报告扎堆出炉。前天发布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也许是个例外,该报告系国家统计局的一个统计监测研究课题。因此它的靠谱程度应该比别的“某某报告”要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箩筐内,“小康报告”把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分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共六个方面加以分类阐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国家发展目标。就此发展目标,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有系统的权威阐述,受限篇幅本文不作引录。今天人们讨论和评价刚出炉的“小康报告”,需要建立起两个概念:那就是小康社会也是个动态概念,其目标定位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还有,从提出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到如今正好十年,由国家统计局出面,对小康建设进程作一个阶段性小结并公布于众是颇有必要的。
“小康报告”全文不算太长,由文字、图表、数据共同组成,试图从定性与定量两个层面,尽可能客观地阐述正好处于“上半场结束”时的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小康报告”以“图表文并茂”的形式,由国家统计局作出比由其他任何社科机构或高校研究团队作出更为合适。因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库容量、数据采集手段、数据涵盖面、数理模型构建水平、统计分析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等,在国内显然是首屈一指的。
然而,网络舆论对此的反应也无须忌讳,笔者特意查了一下,在报告的大量跟帖中,予以充分肯定的声音似乎不多,质疑和嘲讽不少。撇开其中部分“不理性”的声音,有些看法还是值得全社会加以思考和倾听的。譬如,“小康社会”首先是个社会概念,而且还是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要想相对准确地对其建设进程作客观阐述,无论从统计科学(以定量为主的统计理性)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科学(以定性为主的社会理性)的角度,都是颇有难度的一件“纠结事”。
笔者目力所及,昨天国内众纸媒就“小康报告”所刊发的评论不多。这个现象颇令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它与平日里此类报告太多太滥引起的“评论疲劳”大体无关,而于论者“无从下嘴”有关。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尽管多元社会导致了人们的多元价值判断,也尽管每个人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实际收益有多有少,但在小康社会建设的前十年中,很少有人全部是付出而没有分享到一点收益。这背后的逻辑说服力是,这十年,尽管社会发展进步伴生了层出不穷的问题和纠结,人与人之间实际分享的“小康成果”也差别很大,但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却是毋庸置疑的。国内和国际社会的主流舆论对此均予以了客观肯定。
笔者阅读“小康报告”形成的一个基本看法是,小康报告写在纸上,幸福追求装在心里。对写在纸上的小康成就,人们总是从个人受益的角度加以认可、部分认可甚至不认可。但即便持完全不认可者,他也断不会否定装在心底的对幸福的追求和渴望。存异求同向前看,这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共同构建小康社会最大的“公约数”。
可以肯定,等到十年后,当中国宣布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它的内涵依然是“整体”而非全部的“个体”。感受来自差异,差异永远不可能抹平,旧的差异逐步消解,新的差异继续呈现,如此周而复始,社会方能生生不息,不断追求进步。
(作者: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