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今年中国两会,可以总结出三大看点,从中既可以看到这届政府面临的问题,也可以管窥中国今后的施政方针等。
看点一:稳增长 变结构
稳增长,变结构,主要是对应中国面临的经济上的挑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
国际经济的动态反应在中国,则体现出国内经济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比如说在去年、前年全球经济面临危机的时候,中国打出出手最快、出手最重的救市政策,但到今年,这些政策的副作用已经显现。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从国内看,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一些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关联,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如何从“外贸、投资拉动型”转变为全民性的“内需拉动型”,实现真正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中国政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看点二:抓住房 促民生
从中国房产市场现状看,一方面,一部分人拥有多套房产空置或坐收渔利;另一方面,很多生活贫困的人没钱买房,难以安居。中国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去年谈到中国房地产问题时表示,中国经济今明两年最大的风险就是房地产泡沫破灭。
在这次人大和两会上,代表们讨论和审议了政府解决住房问题的新政策。3月7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全国政协委员杨超等就“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表示,从去年2月份以来,国家出台了各种各样的限购令,这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是“退烧药”,保障房的制度建设才是解决房地产目前问题的“解毒剂”。李稻葵认为,今年房地产总体上讲一定会有价格的回落,这是房地产“退烧”的一个过程。
可见,中国目前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以保障房平抑人们对市场投机房的需求,有利于减“泡沫”,促民生。
看点三:倡人权 保和谐
这次两会,中国在人权问题上进一步向国际共通标准靠拢。历经16年,中国刑事司法领域的重要法律——刑事诉讼法面临第二次“大修”。3月8日,刑诉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此次提交大会审议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在总则中首次明确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
“这是宪法有规定以来,我国部门法第一次有了人权规定。” 多次参与刑诉法草案修订工作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光中说:“规定这几个字,不仅有宣示性,也有指导性意义,意味着在惩罚犯罪的同时,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今年的刑诉法修订发出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强音,面对讯问可以保持沉默。而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条款是宣示性的,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设置了严格的证据收集程序,又规定了证人出庭作证的一些制度,这都将对遏制刑讯逼供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两会,还有许多看点,如对养老金双轨制的质疑与抨击、对于中国汽车发展业的建议、对健康保险事业的讨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等,不一而足。以上三大看点,颇有纲领性的内涵,对于了解中国的发展方针与方向,具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