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下发通知,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实事求是而言,《意见》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当下我国改革的关键领域时不我待的问题,比如,铁路体制的改革问题,民间投资进入金融、基础设施等垄断领域的问题,养老金的全国统筹问题,以及收入分配改革的总体方案问题等。《意见》强调的改革攻坚的一些原则,更是令人非常期待,比如,其中特别强调:“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再比如,强调要“处理好加强顶层设计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然而,对于如此重要的文件,坊间普遍反应非常平淡,鲜有媒体对此进行深度的关注和评论,这的确值得深思和关注。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其一,一些改革长期以来止步不前,年年列为重点,年年没有任何实质性突破,民众对改革出现期望上的厌倦、失望和疲劳症。比如,对于民间投资进入垄断领域的问题,每年的口号不外乎“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但具体如何进入,何时进入,却一直没有任何切实有效的办法;其二,一些举措,依然没有脱离让民众支付成本的改革思维,改革不仅没有给民众带来利益,却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让其受损。比如,资源价格改革,以及房产税等税收方面的改革举措,名为“结构性减法”,但事实上,税收却年年暴增;其三,一些改革,既没有量化指标,也没有时间表,民众年复一年看到的,只是“继续深化”,“继续完善”,“进一步理顺”,“稳步推进”,“健全”等一些操作性不强的东西。比如,收入分配改革,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今年要出总体方案,可是到了《意见》中,却软化为“抓紧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今年能否出台,又有了悬念;其四,一些领域的改革,与真正的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驰。比如,金融改革,应该以开放的思路,而不是依然秉承由政府加强管理的思路,建立什么的金融国资委绝对是金融改革的重大倒退;其五,一些改革,缺乏民众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渠道,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关起门来少数人搞,民众缺乏对抗利益集团的途径,改革要么成了作秀,要么成了既得利益者之间划分利益的游戏,挫伤了民众对改革的热忱和积极性,比如成品油的价格改革问题,越改越保护石油企业的利益;其六,一些改革的方案,却由被改革者负责制定,比如,铁路体制改革方案,由铁道部负责,邮政体制改革,由工信部负责。而很显然,用刀子割自己的肉,难度是很大的。
的确,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难度越来越大,每走一步都很难,民众对改革的期望值和改革本身的进展有较大的落差。总之一句话,每年都听到要改革,然而,每年都停留在“深化”、“加快”、“研究”、“促进”、“完善”、“强化”、“抓紧”等没有任何硬约束的字眼上,这是极为可怕的。改革的民意基础越来越薄弱,改革的共识已经在逐渐破裂,这无疑是30多年来改革遇到的最大挑战。尽管今年2月份“小平南方谈话”二十周年之际,《人民日报》也罕见发出了“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的呼吁,用异乎寻常的语调警告:“纵观世界一些大党大国的衰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补补的机巧,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最终因改革停滞而走入死胡同。”但是,如果“改革”二字只停留在表面,只停留在“前戏”阶段,不动真格,“改革”事实上就已经不复存在。
笔者承认,今天的改革已不同于30多年前,无论是改革的共识和路径,以及改革的难度都超乎想象。比如,就改革的共识而言,30年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人心思变,人心思改,改革对任何一个团体、任何一个阶层而言,都是“帕累托改进”,但在今天,渐进式改革本身的天然弊端导致利益群体的分化,经济领域的深层改革更多指向改革的既得利益者,在缺乏一个整体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协调及谈判机制的情况下,既得利益集团成为改革的阻力,而真正希望改革者却鲜有任何参与改革的机会,缺乏改革的话语权和参与权。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承认改革的难度在增加,然而,如果藉此借口就不推动,就在改革上无所事事,则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会断送了改革。
对于今天中国的改革而言,如何改,怎么改,其实是第二位的问题,关键是有没有责任和魄力,以开放的理念和姿态,打破目前改革的僵局,重新凝聚改革的共识,形成二次改革的基本理念,这才是最重要的。改革的关键是要有魄力去真正推动,去动真格,如果改革只限于“前戏”,任何机构,任何设计都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