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党中央已明确继续走改革开放路线的立场,经济改革的速度与幅度均可望扩大,在改革开放情势豁然开朗之际,我们认为,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在刚刚闭幕的人大与政协“两会”年度会议提出的减税案,应予以考虑。他认为国家应朝“小政府、大社会”方向迈进,既然国财政收入每年都大幅超过预算,就应该减税。
最近10年以来,大陆财政收入占GDP比,从15.7%快速爬升到了23%,中国各级政府以充裕的财政收入为后盾,进行公共支出,也就是李剑阁所说的“政府代替人民消费”,其后果就是因需求过强造成的工资上涨、居高不下的物价上涨,及宏观经济需求面的扭曲。
在过去的20年中,民间收入占GDP的比例,从55%下降到了40%,因此民间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也就从49%下滑到了34%。
可见大陆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是增加需求,而是要调整需求。需要的是供给面经济学,将社会资源由低效率的政府,移转到高效率的中小企及个人。
“供给面经济学”,因19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的采用而声名大噪,并造就了美国经济扩张。它最重要的贡献,是在以凯恩斯理论为主的需求面学派之外,提供政府一个政策管道,由政府扩大公共支出外,也能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供给面经济学”最主要的政策就是减税,不但以其刺激个人工作意愿,并且将资源归还民间企业,推动高效率的民间投资。
大陆的个人以及企业除了向政府纳税之外,还要负担各种上缴费用,今日中国虽没有当初美国的财政困境,货币也未大幅贬值,但是过高的税负,却与当时美国超高的累进税率一样,是通膨及工资的推手。所以,“供给面经济学”的精神以及做法,正是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纲领。
减税之后,政府不会再挖走过多的民间资源,从事过多且低效率的公共支出。个人所得税的减轻,可以缓和工资上涨的压力,纾解“成本上推”的通膨来源,更可以扩大民间消费在国民所得中的占比。大企业所得税的减轻,可以增加中国出口品的竞争力,弥补因为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出口障碍。中小企所得税的减轻,可以直接消弭民间借贷的压力,中小企更可以因此扩大生产。
企业生产的增加,不但可降低宏观需求过强所引发的“需求上拉”通膨力道,更可以藉由市场机制,调节各省产业发展不均的问题。如果在发展低的省分多降税,那么该省的产业就会多生产且多需要劳工,劳动力不外流工资上涨压力就小,这就是“供给面经济学”的好处。
李剑阁的减税倡议切中时弊,他在《减税是体制改革、结构转型和廉政建设的当务之急》提案中所揭橥的“小政府、大社会”理念,更是对中国体制改革的贡献。“小政府”的实现,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可能还很遥远,加入WTO开放国内市场,在90年代同样是不可思议的创举,却创造中国空前的繁荣10年,今天当然可以再度勇敢踏出改革大步,那就从减税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