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2010-12-28 11:01:42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我爱读书,书给予我知识和智慧,也给予了我力量和勇气,让我感悟生活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我一直坚信,读书不仅开拓自己的视野,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自己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自己通过读书,能陶冶性情,德润人心沿着书籍构成的阶梯,学做人,学做事,争取不断超越自我,走向卓越。
我一直把书籍当作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看见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爱不释手。近日读了《孝在我心中》,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这本书是在引导我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他人。也让我们注重自己行为的养成,培育自己高尚的品德,让我们懂得,在家庭尽孝心,在邻里间献关心,在社会铸爱心,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我坚信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书中收录的文章,都是发生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长跪父母病榻恳求献肾的孝女;有冲击奥运冠军时刻牵挂双亲的孝子;有虽然家境贫困,但都长年收养孤寡老人的普通农家妇女;有坚持不懈地用自己的歌声去唤醒处于植物人状态父亲的小女孩;有为挽救严重烧伤的父亲而不惜舍弃美丽的豆蔻年华的靓丽少女;有知恩图报用感恩的心全身心服侍重病伯父的两兄弟;有“以德报怨”的坚韧妇女……一篇篇,一行行,一句句,一字字,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些故事,当自己用心去体会,会得到心灵的洗礼。
这又让我想起了毕淑敏的文字《孝心无价》: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我喜欢她文字下的那份虔诚,那份坦荡。古人说:“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薄资财,重父母,才是大孝之人!懂得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的苦衷是孝顺父母的开始。只有理解父母,处处为父母着想,才会用感激、感恩回报父母,才能成为一个有孝心、有责任感的人。忙工作,忙事业,忙赚钱,是当今年轻人的生活逐流,当提醒他们很久没有顾及家中父母时,“忠孝两难全”就成了最好的解脱理由。而毕淑敏《孝心无价》的描述以及《孝在我心中》奥运冠军陆永的故事,告诉我们,忠孝并不互相排斥,而是能够兼顾的。数年如一日,刻苦拼搏,为国争光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忠;不管怎么忙,心中时刻惦记和体谅父母,这就是孝!
这时脑海浮现的是古训:“百善孝为先。”为什么中国人认为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的呢?自古以来,人们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孝就是关心尊敬父母,体贴扶助长辈。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孝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承担,是一种责任;孝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对父母长辈的感恩,是家庭的和睦、社会和谐的生态体现。一个有孝心的人,他是心地善良的,是懂得礼让,同时也是勤勉的,因此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这也是当代社会一个有道德的人所赢必备的思想品质!我相信,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拥有一颗孝心,孝能给人力量,给人勇气,更能让亲人得到欣慰,得到幸福。只要有爱,有责任,就能战胜困难,才能拥有快乐,又有美好的生活!
我们要知道,无论你是伶牙俐齿抑或笨嘴拙舌,从我们口中说出的第一个词一定不是妈妈就是爸爸,当时的我们必定不知道这两个词语的分量,但这丝毫不妨碍它们在年轻的父母心中掀起阵阵涟漪。知道吗,无论母亲有多唠叨,无论父亲有多严厉,他们没少数落自己,没少批评自己,没少教训自己,甚至就在今天还“敲打”过自己,可我们始终是他们人生最骄傲的杰作。随着自己的长大,有没有发现父母也正在慢慢变老?有没有发现你说晚上不回去吃饭,电话里的那声落寞?有没有发现他们其实慢慢希望得到你的体贴?其实,我们孝敬父母的永远没有父母给予我们自己的多!不管你长多大,在父母眼里你总是孩子,我们是否能真正用心体会了父母的爱呢?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丰登;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生命之始,是父母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呵呵。所以,我们要知道感激回报父母,当为难之时,更要想着父母,竭尽全力关心和保护他们,就想小时候他们保护我们那样。
我们时常会被“孝”的文字而感动: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读着这样的故事,总能让我们的心灵震撼着。都说“宁吃开心粥,不吃皱眉肉”,老人们到了晚年,并不要求锦衣玉食,只希望晚辈真心实意地孝顺他们,让他们开开心心,不孤独寂寞。其实,孝是宽容,宽容老人总也舍不得扔掉的“垃圾破烂”,宽容老人的唠叨,宽容老人的口水和鼻涕;孝是报答,是母亲节的一束康乃馨,是父亲生日时的一瓶好酒,是久病床前的送汤喂药;孝是耐心,耐心听取老人的话,耐心向老人解释做工作,耐心说服老人;孝是善意的欺骗,百余元的衣服不妨告诉老人只花了几十元;孝是常回家看看,拿不拿东西是次要,陪老人说话才重要。在来得及的时候,在“应当”时候,我们都能用真诚的微笑,特有的细心、真心和孝心做到的。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去关心他们的起居,为他们排忧解难吧。
其实,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古人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传承孝德文化,践行孝敬美德,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和谐完美!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奉献爱心,让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孝德文化得到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