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了,回归大军又要上路了。去年1月15日,看媒体报道及所配图片,有感,写下《诉衷情 一票难求》:售票窗前队如龙,一票阻归程。新春企盼相逢,唯恐不成行。 票难求,人久等,望星空。头晕眼花,脚麻腿疼,满脸愁容!
一年过去了,看媒体介绍,状况似乎无大改变,不同的是今年实名制购票了,但到底效果如何,我还不太清楚,但从网友博文介绍看,似乎并未完全地、彻底地杜绝“黄牛党”的问题。买票依然难,倒票的还在倒。
家在北京,又在北京工作,所以没有机会亲身体验春节回家的艰难,但从往日乘火车的体会来看,可想而知。
十几年前的夏天,姥姥去世 ,我陪母亲回老家。走得急,俺爹托人买了票。那次,我才知道从北京站坐车也有没座的时候(那时,觉得乘飞机还是很昂贵的,一般家庭极少选择乘飞机出行)。没座,我和娘在过道上上坐了下来。过了几站,过道的人越来越多,已经开始站着的人了。半夜,娘要上厕所,我在原地看着所带物品。一会儿,只听有人吵架,居然有俺娘的声音。我起身急步从人群中穿绕过去。原来,一男的堵住厕所门口不让俺母亲进去。我问原因,方知:男的觉得自己花同样的票钱,却连一个座位都没有,甚至连坐地下的地方都没有,一路都站着,心中越想越火,见俺娘要去卫生间,便将怨气撒到俺娘身上。我听后也是一肚子怒火,与之理论,此时,一旁本呆呆看着的人,也实在看不下去了,帮我们理论:我们这些有的也是从北京站首先车上来的,也是没坐。更何况中途上车的人呢?那人本只是一股邪火,见众人来灭,就骂了几句铁路方面的话,闪在一边了。
和老婆结婚那年,我们二人从南京去黄山。好像只有一趟夜里的火车,中途南京停站,没座。站上,等车的人很多。我怕老婆挤车困难,就提前告诉她:车来,我往前挤,你盯着我身上的包走,别挤丢了。车来,人们像战场上冲锋的战士一样,杀向列车。我只跟老婆说了一句话:“跟紧了!”便冲着最近的一个车门冲了过去。人,真多!车门前瞬间就拥了一堆的人。正面挤,极为困难,我就贴着车厢向门口挤。自己奋力向前,后面的人玩命前拥,我借力使力,手很快触到门把手。手握把手,我顿时有无穷的力量,一较劲,我就上了车了。站在第二个踏板上,我并没有上去,身向后坐,回头寻找老婆,不见。急得我高声叫喊,没想到,老婆就在我身后,顺势也上了车。
在上车人员中,我们算是快的。在我正找空座时,老婆眼快、脚快,已经占了两个空座,并呼喊我。我走过去,还未放下包,一人就上前对我们说:“这座是我的!你们要坐,就掏钱买!”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我边说可以,边放下包。正待掏钱时,我问那人:“把票拿来!”那人愣了一下,说:“票?没有!”紧接着又说:“你们不买,就卖给别人坐了?”我立刻说:“不行!”然后坚决地说:“就坐这了,没票不给钱!”正待说,忽听有人喊:“警察来了!”只见那人“噌”地一声,身子极为轻巧地从车窗一跃而下。后来,我才知道,这人是专门在这里占座卖钱,坑那些刚上来还不清楚真相的人们的。
出行难,不只在春节期间,平常也一样的难,只是春节更难罢了。对于出行难,我们似乎太过地责怪铁道部门了。当然,铁道部门不是没有责任,车辆运行的安排不合理,铁路的相关建设跟不上等,与乘车难有着必然的联系。尤其是借春节人们回家团员这个习俗时,乘机涨钱,实在是无德。
但国人太多,相关部分对那些想回家过年的人们没有一个统筹的、合理的安排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很多,并且外来务工的人员是有单位的,不是盲流!有的单位外来务工人员可能成百上千。这些要怎样才能更好、更快、更省钱地平安、快乐地回家,政府的相关部门如果有一个事前的了解、安排,这回家难的难事是否就会好解决了一些呢?
没有对回家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统筹安排,肯定就会出现并加重票难买,家难回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