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与一个全球化世界
2013-1-21 11:19:13 来源:译言网 我要评论()
旅游的出现至少有一千年之久了。中国古籍曾有记载,南宋时期到国都临安(今杭州,照片如上)观赏西湖的游人络绎不绝。那时的皇帝沿西湖筑长堤、建亭榭、修石桥,以此吸引游人来此观赏美景。人们去西湖就是为了欣赏景色,而这正是旅游的定义。
虽然旅游在中国的南宋时期已经出现,甚至可以上溯到更早的西方古罗马时期,但是这种行为毕竟少见,而且也只在少数地区存在。但在现在,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城镇,一个月内总会看到几个游客的。就全球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了一个万亿美元的产业,它不断促进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往来,而我们却一直低估了这种交流所造成的影响。“全球化”这个词包含内容甚广,而能够更容易地了解和体验异国的文化就是其中之一。这种体验一部分可以从电影和网站得来——因为可以通过它们看到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但更多的则越来越多地来自于旅行中的亲眼目睹。旅行不再是富人的奢侈享受,它已经成了中产阶级力所能及的事了。
这种转变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在那之前,要旅行到遥远的地方、接触到截然不同的文化,是需要花大代价的。你需要联络人、介绍信、旅行指南,还要有挑夫搬运行李,要有人帮忙转移钱财,而且旅行费用不菲。参观一个部落都需要提前仔细筹划,而且还要这方面的专家提供支持。只要离开城市出行都算是一次“远征”,而远征可不是轻易能完成的。但是,经过这所有的筹划准备,最终你会进入到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那里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与你的家乡极少相似。很少有人能负担得起这些,但是对于能够成行的人却非常值得。在那时能做到的都是传教士、人类学家和探险家们。
时光飞逝,到现如今,几乎人人都能去到天涯海角。毫不夸张地说,不需要做事前准备,也不需要花太多钱,我就可以在三天之内到达地球上最偏远的那些地方。在24小时之内我就能从我的卧室跑到这世界上95%的地方去,坐在别人的草屋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花销也就是两个星期的工资收入。但是,虽然走进任何一种文化(甚至是部落生活)都已变得无比容易,而这些文化很多地方却和你的家乡别无二致。文化的差异已大大缩小。那里的年轻人听着一样的音乐、看着一样的电影、在学校上着一样的课、用着一样的数码设备,就算是各个国家最偏远的村落都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半同半不同(semi-different)的世界只能属于NGO(非政府组织)工作者、旅行者,是《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著名旅行指南)推荐餐馆的《煎饼王国》(Pancake Kingdom,著名旅行指南)。
但是,在上世纪60和70年代的短短二十年中,人人都能花很少的钱去到任何地方,并且所到之处还没有全球化的痕迹。那时候没有地图,没有旅行指南书,没有餐馆,没有自动取款机,没有旅行论坛,甚至连酒店也没有,但在那时惊喜却无处不在。我就在那个时代旅行,深入异域文化,体味其巨大差异,而且我也没花多少钱。像我这种几乎身无分文的人也可以靠着搭乘卡车、吉普车或是坐着独木舟到达阿富汗、马里或者印尼古代岛屿的古老村落里,体验一种截然不同的异域文化。我常常连下一座城市或村庄会是什么样都不知道。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只花上几美元就完成了星际航行。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在地球上已经几乎找不到一处全球化未影响到的地方了。从商场里卖的东西、大家穿的衣服、约定俗成的标志、交通、建筑等等都可以看出全球化的影子,就连这旅游本身也全球化了。你可以读到这世界上任意一家酒店、旅馆甚至家庭旅社的点评,可以查到任何一个城市的“最佳”景点、小吃等等,包括地图和网友的评论。在出发之前,你就可以事先把旅行目的地的情况详细研究清楚,然后到时候只去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坏消息是我们越来越难在这世界上找到“截然不同”的地方了(虽然多少还有些这样的地方,我就喜欢寻找这些地方),而好消息是你无需花费太多就可以很容易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的地方还保留着足够的“不同”,使得每次旅行都还是值得的。旅行这剂药虽然药效减弱,但依然可以解除烦闷、治愈伤痛、兴奋神经,所以我依然去不同的地方去寻找这些地方的不同,而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去是更容易了,但是你需要更仔细地选择你的目的地。
不过,我们再也回不到那个全球化之前的世界了。我为此感到高兴,那些曾经与世隔绝的人们也会感到高兴。在过去,村庄里来个外国人都会给双方造成巨大冲击,而如今是不可能再回到那个时代的了。现在每个村庄都会经常迎来游客。有了游客,就像有了电一样。这种旅行的交流每年以百万计增长,潜移默化中发挥着作用,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无声地架起沟通的桥梁,最后也许能像电力和交通一样显现出无穷威力。
虽然旅游在中国的南宋时期已经出现,甚至可以上溯到更早的西方古罗马时期,但是这种行为毕竟少见,而且也只在少数地区存在。但在现在,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城镇,一个月内总会看到几个游客的。就全球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了一个万亿美元的产业,它不断促进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往来,而我们却一直低估了这种交流所造成的影响。“全球化”这个词包含内容甚广,而能够更容易地了解和体验异国的文化就是其中之一。这种体验一部分可以从电影和网站得来——因为可以通过它们看到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但更多的则越来越多地来自于旅行中的亲眼目睹。旅行不再是富人的奢侈享受,它已经成了中产阶级力所能及的事了。
这种转变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在那之前,要旅行到遥远的地方、接触到截然不同的文化,是需要花大代价的。你需要联络人、介绍信、旅行指南,还要有挑夫搬运行李,要有人帮忙转移钱财,而且旅行费用不菲。参观一个部落都需要提前仔细筹划,而且还要这方面的专家提供支持。只要离开城市出行都算是一次“远征”,而远征可不是轻易能完成的。但是,经过这所有的筹划准备,最终你会进入到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那里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与你的家乡极少相似。很少有人能负担得起这些,但是对于能够成行的人却非常值得。在那时能做到的都是传教士、人类学家和探险家们。
时光飞逝,到现如今,几乎人人都能去到天涯海角。毫不夸张地说,不需要做事前准备,也不需要花太多钱,我就可以在三天之内到达地球上最偏远的那些地方。在24小时之内我就能从我的卧室跑到这世界上95%的地方去,坐在别人的草屋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花销也就是两个星期的工资收入。但是,虽然走进任何一种文化(甚至是部落生活)都已变得无比容易,而这些文化很多地方却和你的家乡别无二致。文化的差异已大大缩小。那里的年轻人听着一样的音乐、看着一样的电影、在学校上着一样的课、用着一样的数码设备,就算是各个国家最偏远的村落都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半同半不同(semi-different)的世界只能属于NGO(非政府组织)工作者、旅行者,是《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著名旅行指南)推荐餐馆的《煎饼王国》(Pancake Kingdom,著名旅行指南)。
但是,在上世纪60和70年代的短短二十年中,人人都能花很少的钱去到任何地方,并且所到之处还没有全球化的痕迹。那时候没有地图,没有旅行指南书,没有餐馆,没有自动取款机,没有旅行论坛,甚至连酒店也没有,但在那时惊喜却无处不在。我就在那个时代旅行,深入异域文化,体味其巨大差异,而且我也没花多少钱。像我这种几乎身无分文的人也可以靠着搭乘卡车、吉普车或是坐着独木舟到达阿富汗、马里或者印尼古代岛屿的古老村落里,体验一种截然不同的异域文化。我常常连下一座城市或村庄会是什么样都不知道。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只花上几美元就完成了星际航行。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在地球上已经几乎找不到一处全球化未影响到的地方了。从商场里卖的东西、大家穿的衣服、约定俗成的标志、交通、建筑等等都可以看出全球化的影子,就连这旅游本身也全球化了。你可以读到这世界上任意一家酒店、旅馆甚至家庭旅社的点评,可以查到任何一个城市的“最佳”景点、小吃等等,包括地图和网友的评论。在出发之前,你就可以事先把旅行目的地的情况详细研究清楚,然后到时候只去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坏消息是我们越来越难在这世界上找到“截然不同”的地方了(虽然多少还有些这样的地方,我就喜欢寻找这些地方),而好消息是你无需花费太多就可以很容易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的地方还保留着足够的“不同”,使得每次旅行都还是值得的。旅行这剂药虽然药效减弱,但依然可以解除烦闷、治愈伤痛、兴奋神经,所以我依然去不同的地方去寻找这些地方的不同,而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去是更容易了,但是你需要更仔细地选择你的目的地。
不过,我们再也回不到那个全球化之前的世界了。我为此感到高兴,那些曾经与世隔绝的人们也会感到高兴。在过去,村庄里来个外国人都会给双方造成巨大冲击,而如今是不可能再回到那个时代的了。现在每个村庄都会经常迎来游客。有了游客,就像有了电一样。这种旅行的交流每年以百万计增长,潜移默化中发挥着作用,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无声地架起沟通的桥梁,最后也许能像电力和交通一样显现出无穷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