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英为何是“超级”的
2015-10-23 9:54:31 来源:凤凰评论 我要评论()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踏上访英之旅前,两国已经热气腾腾,为这次非同寻常的国事访问营造超级友好氛围。这种热浪正辐射到欧洲及北美,成为议论纷纷的热门话题。
在美国仍然“制约”、“挑衅”中国的时候,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却走上与中国合作共赢的新路。英国不仅不设障碍,还竭力要把中英交流的路拓宽。如同中国驻英大使所形容的,习近平访英是“超级国事访问”。
国家主席单独专访一个国家,可见中英关系的非同寻常。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单独一国访问只有韩国和蒙古国,每次都取得非同一般的外交成果,调整新形势下的战略布局。
英国方面,几乎为习近平到访“倾城出动”。英国王室各成员,从头到尾全程出动,老中青三代皆上;英国各界人士,包括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反对党领袖、商界人士、大学教授、足球运动员,皆穿插在习近平的行程中;英国也把国家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对习近平敞开: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首相的官方乡间别墅契克斯、议会大厦、帝国理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著名的曼联足球俱乐部,甚至是包括核电站在内的关键基础设施。中国领导人在英国议会的首次演讲,也将载入历史。
对这个“超级国事访问”,国际上也有疑虑。价值数十亿英镑的中国对英投资,往往被人们提及,好像英国是用豪华的接待形式来换取经济实惠,为高铁和核电项目注入资金。中国国内一些不明就里的人跟着咋呼,说中国要面子英国要里子。但从西方舆论的反应看,都在抱怨中国“赚”大了,对英国的回报只是几个承诺,有的甚至把英国的兴师动众视为对中国的一次史无前例的“叩头”。
只从实惠角度看问题是过于简单化了,之所以把习近平访英视为“超级国事访问”,最关键的因素是,英国是第一个走出西方对华思维定势的国家,从根本上重新校准自己的大国关系。西方对华思维定势的核心,是把经贸和人权挂钩,把经济模式与政治制度相联系,用左右平衡右手。在过去三年,中英在会见达赖、香港学生运动、东海南海争端、网络黑客、美国重返亚洲等方面,英国都选择放弃公开对抗中国的政策,力图在能合作的领域展开合作,抛开文化和政治偏见,营造出“合作共赢”的新境界。
而中英关系得到最大提振的是,英国不顾美国的反对,带头申请加入亚投行,为其它西方国家加入该行铺平了道路。中英关系得以巩固的另外一个实例是,中国计划在伦敦发行人民币债券,建立人民币境外清算中心。英国在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时,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开西方门户,互利互惠的故事让其他西方国家羡慕嫉妒恨。
当中国力主改变“中国制造”形象,把高科技产业的“双翼”——高铁和核电站,往国外市场推广,英国是唯一接纳两个项目的国家。在技术和投资审核严格的英国市场,能接纳“中国智造”,无疑是给中国颁发的质量奖状,公信力将大增。不难想象,高铁和核电站将在广阔的“一带一路”区域延展。
习近平很少点赞其他国家,国际政治的复杂让所有国家的首脑出言谨慎,讲究措辞。但对英国,习近平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还是禁不住对英国“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友好的人民、优美的环境”加以点赞,赞扬英国是对华最开放的西方国家,“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中英将在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开展合作,共同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
可以这么说,中英关系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范式,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抛开偏见、合作共赢提供了样板。习近平的访英之旅,将为西方国家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提供鲜活的经验,并从中英关系上观察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与传统帝国的崛起之道有何本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