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博客频道 >> 焦点博文 >> 正文
记忆中的春节
2011-1-26 11:28:04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过了腊月十五日,春节的脚伐以倒计时在人们的心里已越来越近了。尽管返乡过年的人群熙熙攘攘,但人们总觉得现在的春节不如过去热闹了。对于我们这些打算在公司过年的员工们,虽然公司已开始重点筹备春节期间的各种活动:年终红包的发放,春节期间的抽奖,团年饭的举办等等。但仔细地想一想,那些已在外地度过的十多个春节,在我的印象中仍旧是模糊的,总是比不上自己在家乡度过的一个又一个的春节。
  
  这可能是生活在城市里,总有一种漂泊之感的缘故。再者,可能是城市居民,对过春节较之农村有些淡漠。原因可能是: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春节的企盼降低了,现在已很少有人为着改善生活而盼望过年的。
  
  物质生活的改善是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好事,虽然生活的改善使人们减少了对春节的企盼,但物质生活的改善使得我们有条件把春节过得更加丰富多彩,关键是我们要在这方面自觉地想些办法、下些功夫,让春节重新热闹起来、欢乐起来。
  
  应当把好的传统恢复起来,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贴年画、贴福字、挂灯笼、放炮竹、蒸年糕、包饺子、吃团圆饭、熬年守岁、祭祖、拜年等等。这些习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生活方式,不但内容丰富,形式也饶有趣味。现在许多人对春节的传统内容不大重视,把许多习俗淡忘了,把许多讲究忽略了,马马虎虎,懒懒散散,春节也就过得没滋没味。仔细地想一想,我们所忽略和马虎的,恰恰是应当重视的东西。其实,按照传统的习俗,一家人高高兴兴、忙忙碌碌地操办春节,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和乐趣。
  
  记得小时候过年,家家贴对联,放鞭炮,张灯结彩,热热闹闹,真正是“欢欢喜喜过大年”。
  
  那年月,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那种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等到春节来临并在此期间度过的欢乐情景总是令人充满幸福之感。
  
  小时候过年令我难忘的是与鞭炮有着深刻的记忆。农村的男孩子几乎个个都喜欢放鞭炮,按照农村的习俗,除夕吃团年饭时和正月初一的清晨,家家户户是一定要放一串鞭炮的。那时,我家里虽然穷,但是父亲在购置年货时,其它物品可以限制,旧年除夕与新春正月初一要燃放的那两挂鞭炮是不能省下来的。
  
  那时的鞭炮,我们称之为“土鞭”。就是每一个鞭炮的两头装有凝结的黄土粉末,中间一截是黑黑的火药。不像此后发展成的响声大,爆炸时光强的“电光鞭炮”。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放鞭炮。由于家境的原因,父亲没有给我自娱自乐的零散鞭炮。没有办法,等到吃完了团年饭,我约上邻居的小伙伴们,挨家挨户地“打扫战场”,在燃放过鞭炮的地方寻找着未曾炸开过的鞭炮。有一次,当别人刚放完鞭炮,烟雾还未散去,我和小伙伴就欢快地开始捡着。我发现有一个小指粗的小炮竹,就捡了起来,捏在手心里,继续寻找未响的鞭炮,过了十多秒钟,只听见“啪”的一声,就感觉到手指发痛、发麻,我吓得一看手指,它已被黄土粉末染得黄黄的。原来,是药引线并未熄灭,在燃着的一头,因有一载是灌有黄土的,加上刚好药引线有一段的药末少,燃得慢,难以发现。幸好是“土鞭”,威力不大,如果是后来更新的“电光鞭炮”那后果一定会严重得多。这事给了我很大的教训。从此,我再也没有去随便捡这样的鞭炮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渐渐地进入了青年时代。高中刚毕业,我在父母的安排下,逢年过节,要带上酒、肉等礼物去看望岳父、岳母大人。这时的春节期间我是以姑爷的身份度过的,令人难忘。从正月初二至正月初四或初五,在岳父母家里,被视为最珍贵的客人。每天进餐时,都是坐着上席,旁边再安排一名同辈的亲人相陪。这几天,每餐桌席上摆放的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大餐,席间充满着浓浓的喜庆气氛。
  
  更值得怀念的则是在此期间,与未婚妻还有左邻右舍的人们坐在一起看电视的情景。那时,只有刚结婚的新人们才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春节期间,未婚妻的哥嫂去了娘家拜年,岳父母安排我住宿在他们的房间里。夜晚,我和未婚妻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谈论着对电视节目中的一些见解。我与她之间的感情就是从这段美好的时光里交流并找到了共同语言的。
  
  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过得温馨而浪漫。在除夕那天的上午,我成了一个大忙人。因为乡村教师身份的缘故,同堂亲属的每一户家庭,都会拿着几张大红纸交给我一个任务:写几幅春联。除了自家门前是自拟的对联之外,其他的我都是照抄一本早已准备好的《对联荟萃》书籍上的。否则,即使绞尽脑汁,也难以应付完成任务。
  
  除夕之夜,父母亲围着火堆在守岁。我与妻子是不会错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精彩节目的。由于对音乐的爱好,特别喜欢春晚中的歌曲节目。“今宵今宵多美好,爆竹声声笑;欢乐欢乐飞四海,神州乐陶陶……”一曲《万紫千红》,让我熟悉了屠洪刚、杭天棋的名字。“男孩子秀发弯成波浪型,女孩子新衣变成万花筒,大街上叫卖着南腔北调,田原里传来梨杖吱扭声……”一首《边塞风》,让我知道了以西部歌曲风格著称的歌手范琳琳。还有张明敏、李玲玉、宋祖英、徐小凤等不同演唱风格的著名歌手也让我喜欢。正月初一这一天,我和妻子打开双盒带双喇叭的录音机,在新房里播放着流行音乐。当时学唱并自行合唱录音的一首罗大佑的歌曲《爱人同志》一直萦回在我们的心间:
  
  每一次闭上了眼就想到了你,
  
  你像一句美丽的口号挥不去.
  
  在这批判斗争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要学习保护自己.
  
  让我相信你的忠贞,
  
  爱人同志.
  
  也许我不是爱情的好样板,
  
  怎么分也分不清左右还向前看.
  
  是个未知力量的牵引,
  
  使你我迷失或者是找到自己.
  
  让我拥抱你的身躯,
  
  爱人同志.
  
  ……
  
  结婚五年后,两个小孩渐渐长大。我们与父母分了家,住进了自己的新居。从这一年开始,怎样让春节过得热热闹闹,我也学着父母自己准备着操办了。
  
  虽然当时生活并不富裕,平时的日子在开支上是精打细算,但是一年辛苦到头,在置办年货时,人们总是会出手大方。农村人过春节的准备工作,只要进入了腊月,就开始行动起来了。诸如,像熬米糖、刮苕皮、打糍粑等这些自制(其制作方式,我在去年春节期间写有一篇拙文《过年》中有介绍)的特产,是要一个时间过程的。还有腌制腊鱼、腊肉等,看见了每家每户门前在冬日的阳光中晾晒着的这些年货,那种喜迎春节的气氛,是浓浓的。
  
  那时由于村集体经济不景气,作为一名农村教师的我,工资总是会被拖欠。腊月十五以后,当地政府总要为此事绞尽脑汁,尽量兑现所欠一部分工资,让我们这些清贫的教师们过上一个快乐之年。
  
  我们村子里有一口占地一百多亩大的鱼塘。从腊月十五开始,只要不是下雨下雪的日子,这里每天都会聚集本村与外村的人们来此选购过年用的鱼。当然了,我们的一部分工资的兑现方式,就是按价格换成了相应数量的鱼。至于其它春节用品,即使手中没有钱,但因有了教师身份,信誉度在当地还是比较高的:在集市上的摊点小店里都可以先拿货,春节过后开学报名时,再结帐。因此,看着自家门前或抵扣工资或赊帐购回的那一挂挂、一串串腌制的年货,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是高兴得合不拢嘴。此时的他们可比我小时候幸福得多,对鞭炮再也不是一种奢望,因为我早已为他们准备好了春节期间自娱自乐要燃放的烟花与冲天炮,既安全又更有喜庆的气氛。
  
  当绚丽的烟花,照亮了除夕的夜空;当此起彼伏响彻了新春早晨的鞭炮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当人们相见,相互问候祝福新年好的时候。那种喜庆、融洽、热闹的幸福滋味,是溢满于怀。
  
  今年的春节临近,想到再次将在异地度过这个春节,那些过往留下深刻记忆的春节自然会想起。那种对春节的企盼,幸福的体验过程,还有深深的祝福,在兔年新春即将到来之际,献给我在家中的亲人们和在异地生活中给我生活与心灵上关怀过的所有朋友们:
  
  新春愉快!
  
  万事如意!
  
  幸福安康!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